世界銀行日前公布《政府治理、投資環境與和諧社會:中國120個城市競爭力的提升》雖然有些爭議,但是總體上還是比較理性看待。有些城市如海口市的當地媒體則開始反思。
世界銀行的信息是經與國家信息中心聯手向中國120個城市共1.24萬家企業進行調查后做出的。主要是了解各城市對外資和內資企業的投資吸引力,當中8%是國企、64%為非國企、28%是外企。結果是,外資企業到中國投資首選東莞,次選是深圳,內資企業則首選北京。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地緣文化不再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愛德華·弗雷德曼(Edward Friedman)曾做了一個頗有爭議的論證,說:客觀上,中國北方文化中有官僚主義的傾向,而南方商業氣氛更濃厚些。世界銀行的報告也認為,中國各地區以東南地區投資環境最理想,包括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和廣東。內資企業希望獲得政府資本因此傾向于去北京發展,而外資企業則更多從純粹的商業角度出發當然選擇在東南部發展。這似乎與上述假設有些吻合。
但是也有很多反例。環渤海地區,包括山東、北京、天津和河北,在上述報告中仍然是外資投向第二選擇。而安徽、山西則在第三梯隊。而徽商、晉商曾在中國的歷史上吒咤風云。而在報告中,南方的海口市表現也很一般。內資企業對海口市政府效率的評價排名120個城市的倒數第二位。海南大學一位副教授就認為,娛樂和旅行支出高這個問題與海口已經形成的風氣有關,海南企業辦事形成了娛樂和辦事相結合的風氣,商業行為不規范。
因此,這種南北劃分的方法不合理。筆者的觀點是,地緣文化已經不是一個明顯的制約變量,而制度供給下形成的文化對投資影響加重。福建與江蘇相比,現在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昆山是大陸最能吸引臺資的地區。除了與上海的鄰近外,昆山給臺商最大的好處就在于昆山現在的制度供給是客戶導向型,而不是政府主導型。因此,當地所形成的文化氛圍也是以昆劇為主導的健康、勤勉的商業文化。因此,不僅是臺商還有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商人也來此投資。東莞的情況與此相似。
商業的集群將成為引資第一王牌。以東莞為例,國內產業界莫不知此地為電子集群地。全世界排名500強企業中有43家在東莞落戶,其中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有17家,如美國的通用電器、施樂、杜邦、日本的日立、富士通、NEC、佳能、理光等。電腦整機的零部件配套率可以達到95%。掃描儀、電腦磁頭、掃描儀、錄像磁頭等10多種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占有率均超過20%。筆者曾采訪過的一個工業區也是以臺灣一家龍頭電子企業作為火車頭,引來了日本、韓國、歐盟等地頂尖企業。
在這種區域內,行業內的信息可以共享,最領先的思想可以傳播,可以試驗。因此,分工如此明細的今天,產業主導產商的選址往往會影響其他配套廠商的廠址選擇。在這種情況下,輔以融資的便利渠道,通關的迅速,政府的清廉,產業集群地往往是越做越大。
筆者的觀點認為,在中國,地方政府從來不進行招商引資還是不正常的,但是老是招商引資也不正常。一個地方產業的規模和關聯度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它會完成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時候,靠市場的規律,大商人會自動加入。政府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即可。而當前有些地方則招了新商忘了舊商,一心希望招大商。在這種主導思路下,往往集群很難形成。因此,產業集群招商形成路徑還是很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