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譙區位于蘇皖兩省交界處,東南隔江與南京50公里之遙,西距省會合肥在百公里之內,是作為安徽省東向發展戰略的橋頭堡,且腹地廣闊承載力強。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聯絡浦口區的前沿地帶。以風景秀麗的瑯琊山系為分界線,緊緊環抱皖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滁州市,處在沿海向內地的過渡區域,是開發皖江、呼應“長三角”、聯絡大西部的前沿地帶,是城鄉互融的重要地區,是投資興業的理想場所。南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春、漢時期境屬九郡,南朝置南譙州,隋朝以后,境屬滁州。民國六年,滁州改為滁縣。1982年,撤銷滁縣設立縣級滁州。1993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縣級滁州市,成立省轄地級滁州市,南譙成為滁州市兩個轄區之一。全區現轄8鎮、2個辦事處,109個行政村,區域總面積1271平方公里,總人口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0%。
南譙地處江淮丘陵地帶,地域分為丘陵區、山崗區和圩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古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說。本地區年均氣溫15.2℃,年均降雨量為1043毫米,相對溫度均在75%以上。大部分地帶屬于北亞 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季風明顯,雨熱同步,適宜多種作物生長,位于中國四大名菊之首的滁菊即產于此。
南譙盛產稻、麥、棉、油、菜、席藺草、茶葉、板栗、水果、水產品、畜禽等,是國家確定的“產糧大縣”、“商品糧基地縣”、“黃淮海農業綜合開發區”,礦產資源豐富,在已探明的近三十種礦藏中,絹云母、麥飯石、陶土等品位、儲量居全國前位。南譙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資源豐富。有中國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有國家森林公園皇甫山,有溝通南北的古關隘清流關,均為避暑度假、觀光旅游的好去處。
南譙區地處江淮之間,土壤肥沃,稻香魚肥,自古為“魚米之鄉”,風景秀美,古跡眾多,人文薈萃,民風淳樸,是投資者置家興業的理想福地。區內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發達,京滬鐵路干線,312、104國道縱貫全區,區鄉公路全部油路化,水路通過清流河、滁河直達長江。水電供應充足,電力使用華東電網,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區內有兩座大型水庫,水質優良,自來水和滁城供水并網。通訊便捷,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無線尋呼網絡遍布全區,服務高效優質。
南譙區承東啟西是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發展的過渡區域,與南京浦口接壤,地處滬寧杭工業區邊緣,周邊大中城市密布,500公里范圍內輻射消費人口超過2億人.京滬鐵路貫穿境內沙河、城郊、南譙辦等5個鄉鎮,104、312國道、合寧高速、在建蚌寧高速公路溝通內外,即將開工建設滁寧快速通道經南譙區烏衣鎮、經長江三橋,過江到達南京新街口只需40分鐘。規劃建設中的京滬高速鐵路在本區境內設有客貨站;滁河、清流河直通長江,均設有港口、碼頭,距全國最大的內河港南京新生圩50公里;距南京祿口機場僅50公里,距合肥駱崗機場100公里左右。
滁州位于安徽省東部,東距六朝古都南京48公里,西去省會合肥130公里,因其與城西南的瑯琊山諸峰相連,城山一體,蔚然而深秀,是安徽省五大風景區之一。瑯琊山古稱摩陀嶺,相傳西晉時瑯琊王司馬佩率兵伐吳駐蹕于此,故后人改名為“瑯琊山”。 瑯琊山山不甚高,但清幽秀美,四季皆景。山中溝壑幽深,林木蔥郁,花草遍野,鳥鳴不絕,瑯琊榆亭亭如蓋,醉翁榆全國特有,瑯琊溪、玻璃沼、曲水流觴溪流淙淙;讓泉、濯纓泉、紫薇泉等山泉泉泉甘冽,歸云洞、雪鴻洞、重熙洞、桃源洞等巖洞洞洞神奇。更有唐建瑯琊寺、宋建醉翁亭和豐樂亭等古建筑群,以及唐、宋以來摩崖碑刻幾百處,其中唐代吳道子繪《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和宋代蘇東坡書《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碑刻,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古人稱之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的“皖東八名勝境”,蔚然深秀的瑯琊山歷來享有“蓬萊之后無別山”之美譽。
瑯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淵源久遠。據史書記載,瑯琊名勝,自唐刺史李幼卿始開于大歷年間。他在南山“鑿石引泉,釃其流以為溪”,名為瑯琊溪。在溪岸“建上下坊,作禪堂、琴臺”。繼李幼卿之后,唐、宋著名文士如韋應物、獨孤及、李紳、李德裕、歐陽修、辛棄疾等,相繼出守滁州,修筑城池樓館,開發山川名勝,傳下眾多名篇佳句。尤其是宋代歐陽修謫知滁州期間,修建了醉翁亭、豐樂亭,寫下了《醉翁亭記》、《豐樂亭記》等膾炙人口的名篇,“滁之山水得歐公之文而愈光”。文以山麗,山以文傳,瑯琊山聲名日隆,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紛紛前來探幽訪古,題詩刻石,王安石、曾鞏、宋濂、文征明、李夢陽、王世貞等著名詩人、文學家也都在此留下了足跡,唐、宋以來的摩崖、碑刻約有數百處之多。歷代書法名家書寫的《醉翁亭記》“真、草、隸、篆”碑刻與山中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瑯琊山的美妙,在于她悠然于喧囂之外;瑯琊山的雅致,在于她融合自然山水與建筑為一體的深幽意境,令人意趣盎然,流連忘返。
醉翁亭位于瑯琊山半山腰的瑯琊古道旁,是上瑯琊寺的必經之地。據《瑯琊山志》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感懷時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為他建亭飲酒賦詩,歐陽修自號“醉翁”,并以此名亭,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醉翁亭因此而聞名遐邇,被譽為“天下第一亭”。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間也”,把歐陽修寄情山水,安民樂豐的內心世界揮發得淋漓盡致。亭內有聯對此亦作了點評:“飲既不多緣何能醉,年猶未邁奚自稱翁”。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歷遭變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正如醉翁亭中一副對聯所言:“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亭臺小巧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現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山的亭園卻內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流,環境十分優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安詳。亭旁有一巨石,上刻圓底篆體“醉翁亭”三字。離亭不遠,有泉水從地下溢出,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后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醉翁亭北有二賢堂,初建于北宋紹圣二年(公元1095年),系當地人士為紀念滁州前后兩任太守王禹偁和歐陽修所建。原堂已毀,現堂為建國后重建。堂內有二聯,一曰:“謫往黃岡執周易焚香默坐豈消遣乎,貶來滁上辟豐山酌酒述文非獨樂也”,二曰:“醒來欲少胸無累,醉后心閑夢亦清 ”對兩任太守皆因關心國事而貶謫滁州憤憤不平,又為兩位太守詩文教化與民同樂深表欽敬。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廬陵(江西吉安市)人,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和政治家。他出身貧寒,資性敏悟,勤奮苦學。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曾任諫官,又任翰林學土、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要職,因參與范仲淹的“慶歷革新”而遭貶,當過滁州太守。在文學上歐陽修以韓愈為宗,力掃晚唐五代文學的奢靡之風,提掖了王安石、蘇軾等一大批精英。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北宋就占了六家。且除歐陽修本人以外,其余五家都出自歐門。歐陽修不僅成就非凡,而且人品高尚,早令我輩景仰不已。
醉翁亭西側有寶宋齋,建于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是明人為保護蘇軾手書《醉翁亭記》而建。齋內有兩塊石碑,正反兩面鐫刻著蘇東坡所書《醉翁亭記》全文,《醉翁亭記》初刻于慶歷八年,因其字小刻淺難以久傳,又于元祐六年(1091年)由歐陽修門生、北宋大詩人蘇東坡改書大字重刻,文章與書法相當益彰,后人稱為“歐文蘇字,珠聯璧合”,視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與瑯琊寺中吳道子所畫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同為難得的古代文化瑰寶。
寶宋齋南面是一個面積較大的庭院,院內有意在亭、古梅亭、影香亭、怡亭等亭臺建筑。泉水從墻外流入,曲折蜿蜒,如回腸九轉。傳說當年歐陽修常在這里與友人共飲,曾仿晉人作“曲水流觴”,為后世引為趣談。后人在“九曲流觴“處建意在亭,并仿歐陽修戲水飲酒作樂,亭似蘇州園林建筑,十分古雅。古梅亭在醉翁亭院的北面,因亭前有一株古梅而得名,又稱賞梅亭。相傳此梅系歐陽修所手植,世稱“歐梅”。原梅早已枯死,此株為明人所補植。古梅高7米,離地面六七十厘米便開始分成四枝。四枝干粗70多厘米,蒼顏多瘢。雖經幾百年風霜雨雪,仍然枝茁葉茂,清香不絕。這株古梅品種稀有,花期不搶臘梅之先,也不與春梅爭艷,獨伴杏花開放,故名曰“杏梅”。古梅北有古梅亭,南面有影香亭,建于一方池上,原名見梅亭,后來有人在壁上題了“寒流疏影”、“翠積清香”兩塊碑刻,遂改為今名。春天,“野芳發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蔭”;秋天,天高云淡,“風霜高潔”;冬季賞溪中石景“水落石出”,四季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
豐樂亭建于瑯琊山風景名勝區豐山東北麓的幽谷中,是豐山風景最佳之處。距滁州城約1公里。這里面對峰巒峽谷,傍倚澗水潺流,古木參天,山花遍地,風景十分佳麗。關于豐樂亭的興建,歐陽修在《與韓忠獻王書》中告訴友人:“偶得一泉于(滁)州城之西南豐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愛其山勢回換,構小亭于泉側。”而民間傳說卻略有不同:據說歐陽修在家中宴客,遣仆去醉翁亭前釀泉取水沏茶。不意仆在歸途中跌倒,水盡流失,遂就近在豐山取來泉水。可是歐陽修一嘗便知不是釀泉之水,仆從只好以實相告。歐陽修當即偕客去豐山,見這里不但泉好,風景也美,于是在此疏泉筑池,辟地建亭。泉名“豐樂泉”,亭名“豐樂亭”,取“歲物豐成”、“與民同樂”之意,歐陽修為此還寫下了《醉翁亭記》的姐妹篇——《豐樂亭記》,還以《豐樂亭游春》一詩記載與民同樂之盛況:“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游人不知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后來蘇東坡又把《豐樂亭記》全文書刻于亭中石碑上,供人閱讀和欣賞,一樣地留下了“歐文蘇字,珠聯璧合的稀世瑰寶。
豐樂亭亭前有山門,亭后有廳堂,還有九賢祠(又名危樓,內供與滁州有關的九位賢人畫像)、保豐堂等,四周筑以圍墻。豐樂亭內有蘇東坡書刻的《豐樂亭記》石碑、吳道子畫的《觀自在(即觀音)菩薩》石雕像,保豐堂內有明滁州判官尹夢璧所作的《滁州十二景詩》碑刻,這些都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珍品。
豐樂亭以北原有一條“西澗”,與豐樂亭一山之隔。唐代詩人韋應物在任滁州刺史時,曾為這里優美的山水景色所吸引,吟詠了“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的膾炙人口的詩句。之后,人們依韋氏詩意在這里建起了野渡橋、野渡庵、飛泉覽勝亭等建筑。建國以后,政府為治理水患,開發水利,在西澗上建造了攔河大壩,形成了一個山間水庫,稱為“城西湖”,使許多景點沉沒湖底,但出現了另一種自然景象,四周青山環抱,中間碧水漣漪,山明水秀,魚躍鳥飛,風光無限,生機盎然。
亭子本是一種有頂無墻的建筑物,自古以來,凡有些名氣的亭子多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素有四大名亭之稱的醉翁亭、滄浪亭、陶然亭和愛晚亭,無一不具有其獨特的文化蘊涵。
亭以人名。陶然亭、愛晚亭建于清代,亭名分別出自白居易“與君一醉一陶然”和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詩句。愛晚亭還以毛澤東早年讀書處聞名當代。而最具歷史文化盛名的醉翁亭、滄浪亭則以宋代文學大家歐陽修、蘇舜欽之名傳譽千載。
醉翁亭、滄浪亭同建于慶歷六年,分別位于當時的淮南滁州和吳中蘇州。兩亭雖隔江相望,遙距數百里,卻緊密聯系著歐、蘇二位文學巨擘的不朽友誼,并進而成為后人景仰和神往的勝跡。人們都知道,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在他的身邊,蘇舜欽以卓越的文才、詩才成為這場運動的急先鋒和中堅。蘇舜欽還是歐陽修一生中最推崇的二位詩人之一(另一位是梅堯臣)。
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失敗后,歐、蘇同受牽連。歐陽修被以莫須有的“張甥案”貶知滁州;蘇舜欽則被所謂“奏邸之獄”所陷,放廢為民,流寓蘇州。歐公居滁,是政治上的挫折,但他能坦然面對,怡然樂觀,為政之余,陶醉于“環滁皆山”的秀美景色,常偕僚屬留連于瑯琊山中,與州民同樂而成為歷史佳話。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歐公的學術文章和道德人品,特于山中建亭為他的游山助興。歐公以“醉翁”作為亭名,并由此創作出了千古名文《醉翁亭記》。當時他正值中年,“我時四十猶強力,自號醉翁聊戲客”,“四十猶未老,醉翁偶題篇”,從中可見他心境之一斑。而報國無門的蘇舜欽,索寞一人躑躅蘇州,他常出城閑游。一天,他在郡學東側看到一片三面環水的空闊廢地,此處草木蓊郁,有雜花修竹環繞,尚存園囿遺意。經訪舊老,知是前人池館,便毅然購下,重置水石,理水疊石,建樓閣亭臺,以咀嚼自己的寂寞。他以《楚辭》“漁父”篇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句命名為滄浪亭,寓意自己與世浮沉,幽閑獨放的懷抱。
歐、蘇兩人政治上的不幸卻帶來了文學上的收獲。《醉翁亭記》、《滄浪亭記》均成為文學史上璀璨的不朽篇章。《醉翁亭記》以情寫景,不僅精彩地描繪了瑯琊山中四時不同、朝暮變幻的景色,還以“樂”為文眼,抒寫出作者與賓從僚屬的游賞、吟詠、宴飲、弈射之樂,生動形象地展現出歐公仁民寬政的風范和瀟灑風神。全篇共用二十一個“也”,風格獨特,一唱三嘆,韻味無窮,歷來有絕唱之稱。蘇舜欽《滄浪亭記》卻是另一種情形:作者“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蘇舜欽善處逆境,生活恬淡自適,在虛僻、瑩凈的滄浪亭畔,他感受到脫去仕籍,并非個人的不幸。他在記文中寫道:“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詩人長于議論,這里以激切的語言,直抒胸臆,體現出他對官場生活的鄙夷。
從歐、蘇兩人的文集中,還可獲知當時他們友好的交往。蘇詩記錄歐陽修在滁州建豐樂亭并與民眾往游其間的生動情形,“構亭于其間,四面開軒墉。名之豐樂者,此意實在農。”他還用“百人擁持大車載,城市觀走風濤翻”的詩句,描寫歐陽修用三頭牛拖著二輪大車運送菱溪大石穿城而過,萬人空巷爭相觀看的趣事。歐陽修也寫了題寄滄浪亭的詩:“子美(蘇舜欽字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雖然不許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間傳。”字里行間包含著對友人的無限關懷和不盡的思念,流露出摯友真情。
如今,滄浪亭有一幅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遠水近山皆有情。”此聯為歐、蘇詩句的集句聯,詩意相諧,對仗工整,如出一人。這一組合正巧妙地把二位歷史名人的友誼永遠留在一個亭子中了,令人遐思,促人回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滁州市郊西北的皇甫山,因五代時期南唐在此抵御后周,留下很多傳說與遺跡而聞名遐邇。1992年,國家林業部批準皇甫山為國家森林公園,吸引眾多游人,使之名揚省內外。
皇甫山原來叫曲亭山,因南唐大將皇甫暉曾屯兵于此,稱皇甫駐軍山,后簡稱皇甫山。現在。南將軍嶺仍保存不少古代屯兵的遺跡。其主峰北將軍嶺,海拔399.3米,為皖東最高峰。峰頂上有南唐建的峰火臺遺址。這個烽火臺,猶如監視敵人的哨所,若有情況,頓時狼煙四起,火光沖天。從皇甫山往東,珠龍橋到滁州城西的清流關,每隔幾里有個大土墩,這就是烽火墩。皇甫山峰火臺燃放煙火報警后,烽火墩則一個個相繼點火,迅速把警報依次傳遞到中軍大營所在地的清流關。我們可以想象到,得到警報后,中軍主帥一聲令下,全軍將士聞風而動,披掛上陣,殺向敵人的情景。現在皇甫山主峰上。聳立一個四層塔形建筑、10余米高的望火樓,就建在昔日的烽火臺原址上。登上今天的望火樓,頓時心曠神怡,撲入眼簾的是層巒迭幛,林海茫茫,白云綠樹交相輝映,蔚為壯觀,你會感到好一派自然風光,皇甫山森林公園果然名不虛傳。難怪近年來上梅、南京等地的游客,都競相登上主峰呢!皇甫山森林公園已經計劃把現在的望火樓加高,用琉璃瓦裝飾,架設高倍望遠鏡,取名“皇甫攬勝”,游客將會更好地飽覽自然風光全景,也許還能領略到身臨古烽火臺的意境。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烽火臺的北面山坡不遠處,有一口神奇的水井,名為“將軍井”。傳說這口井是皇甫暉用鋼槍挖出的泉眼,守烽火臺的士卒用石塊砌成,井稱之為“將軍井”。井口一米左右,水層離地面不深,提上來明明凈凈、晶晶瑩瑩,夏天喝上一口,頓感全身涼爽。將軍井不僅位置高,而且水源豐富、水位始終保持在一個刻度上,久旱無雨不見井水下降,陰雨連綿不見水位上漲,令人稱奇。
名山多建寺,游人話滄桑。位于皇甫山腹地的彌陀寺,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幾經興廢,最后一次毀于日本鬼子之手,現在的建筑是1986年重建的。從“北將軍”嶺山麓往南,有一條小溪歡快地流淌著。這個漫叫“金甲懼”,因它的源頭有個金甲泉而得名的。沿溪流左岸邊的山遭而上,綠樹翠蔓,蒙絡搖綴,流水潺潺,沁人心脾,豁人胸襟。步行不一會,一座粉墻黛瓦的仿古建筑坐落在藍天白云下,掩映在綠樹霧靄中,這就是彌陀寺。放眼環顧,真是青山云外深,飛槽煙中出。鳥兒在幽深的山谷里歡躍著,婉轉的啼叫聲清脆回藹,不絕于耳。寺門外有幾棵古樹,高大挺拔,其中有一棵三四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抱過來。這些古樹的枝葉,在輕風中颯颯有聲,好像向游人介紹寺廟的古老與滄桑。寺門南邊不遠處,有眼古泉,叫彌陀泉,開掘于建寺初期的元代,為寺借用水之泉,至今完好。泉水清澈見底,晶瑩味純,煮沸飲用,超出杯口而不流。泉水豐富,取之不盡,久旱不涸。1967年,百日大旱,全林場100多人都取其泉水飲用也用不完。寺正面的南山坡上,是一行行茂盛的茶樹。相傳,宋時皇甫山彌陀寺主持悟真大師云游南方從云貴帶回茶種。種植在寺甫邊的山坡上。這里山高云低,風輕霧濃,良好的自然條件,培育出上好的佳茗。悟真當年培育的茶,用彌陀泉水沖泡,不一會暗香浮動,葉片漸漸舒展,升騰裊裊清香。喝上幾口,神清氣爽,醇香純正。上水三次,仍回味生甜,香醇悠長。明朱元璋于應天府稱帝后,品飲彌陀寺茶,別具一格,連稱好茶。當即欽定,歲貢茶葉二百斤。令人欣慰的是,當年悟真大師種植的茶樹,歷經600多年風雨與自然換代,尚存1000多株,現在皇甫山林場又在老茶樹附近,開辟新的茶園,使南譙貢茶煥發新姿。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準備在彌陀寺旁邊的溪流下方,砌壩蓄水,建“觀瀾亭”。那時游人探古訪幽后,休憩于亭中聽濤觀景,飲彌陀泉水,品南譙貢茶,真是好不快哉!
皇甫山區是革命老區,為抗日戰爭作過貢獻。彌陀寺北,登主峰的山遭旁,6座無名烈士墓,猶如向人們訴說皇甫山的近代史與抗日戰爭的壯烈。抗戰時期,皇甫山一帶是劉少奇、張云逸、徐海東、羅炳輝等老一輩革命家建立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據地。當年的抗日軍民依靠皇甫山的險峻多次打敗日本侵略者,依靠皇甫山的溝壑縱橫,病中的徐海東將軍與抗日官兵多次脫險。深山中的彌陀寺,作為新四軍二師的一個衛生所,救治過很多抗日英雄。1941年2月,一個風雪之夜,由于壞人告密,日本鬼子夜間化妝來憤襲,除少數醫護人員與輕傷員脫險外,40名重傷員統統被惡魔殺害,寺廟被燒為灰燼。鬼子走后,當地人民群眾,挖了6個長坑掩埋了烈士的遺體。1982年,南京軍區的一個師級干部,也是當年在這里養傷的輕傷員,來祭掃烈士墓時,指著頸脖上的傷疤,向人們介紹當時慘烈的戰斗與自已脫險經過……往事是需要緬懷的,許許多多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為這青山綠水竟折腰,令人無限崇敬。
皇甫山地處亞 熱帶,雨量較充足,森林公園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野生植物有114種,其中國家二級與三級保護的樹種達6種。山深林茂的森林公園內,還生長著13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國家級保護的動物11種,省級保護動物26種。在野生動物園中,人工飼養的動物很受游人喜愛。拖著長尾巴的孔雀,悠閑地散步,一對鴛鴦相互依偎,駝鳥昂首駢立,比鹿小的河麂活蹦亂跳,野鴨在水中嬉戲游弋……野生動物園附近還有標本室。那些栩栩如生的野生動植物標本琳瑯滿目,小靈貓、白鷺、鷹,鶴、獐……令人目不暇接。在5。3萬多畝的森林公園內,樹木參天,濃密的針、闊葉混交林部部慧蘊,蔭翳如云,成為鳥的天堂,鷺的樂園。在森林公園內棲息繁衍的鳥類有120多種。其中夏候鳥白鷺每年有好幾萬只,多的年份達到近lo萬只。“一行白鷺上青天”的圖景甚為壯觀。
皇甫山森林公園人文景觀悠久,自然風光絢麗多姿,您若有興趣走近皇甫山,一定會使你感受到:不虛此行。
新石器時期的卜家墩遺址,位于滁州市南譙區大王鎮庵前村卜家莊,現為安徽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卜家墩遺址為一臺形地,南北長65米,東西寬55米,高8.3米,文化層厚5.1米。墩東有一條已為耕地的大川,長約15公里;墩西為水塘和農田;墩北及東北為耕地;墩南為村莊。墩面自北向南微傾,與地面約成30度的夾角。墩身西北部有90度斷面,可見五至七層木等的文化積壓層。墩表面長滿了多種雜樹和野草。
1985年5月7日,大王鎮文化站第一次普查,嗣后五個月的時間里,省、地、市三級文化部門三次實地勘查,測量并繪圖,前后采集標本1000余件。其中較為完整且有文物價值的約30余件。
(一)石器5件,均為生產和狩獵工具。其中石磷2件,均完整。第一件,總體呈長方形,四面磨光,一端有刃,長10.2厘米,寬3.4厘米,厚2.3厘米;第二件,呈規則梯形,通體磨光,長6.2厘米,上底寬1.9厘米,下底寬2.9厘米,單面刃。砍砸器2件,總體均呈不規則圓形,直徑分別為7.5厘米和5.5厘米,其中一件有棱刃較利。陶紡輪1件,通體圓滑,中有圓孔,輪徑3.3厘米。
(二)骨錐1件。骨錐長10.6厘米,體光滑,一端尖利,為動物角所制成。(三)獸骨、貝殼等21件。其中有鹿角6件,獸牙4件,獸骨4件,貝殼6件,還有一件輕度鹿角化石。(四)出土較為完整的陶罐3件。陶罐分別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黑陶。陶片70余件,均為殘片。其中有鼎足、鬲足、鬲檔、罐口等,陶質有紅陶、灰陶、黑陶等。紋印有繩紋、弦文、繩紋加弦紋等。
1985年12月,原滁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10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專家對卜家墩古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工作,歷時1個月,揭露探方3個,總面積約100平方米。通過發掘,初步判斷此遺址有六至七土層,內涵有生活面、灰坑和4個墓葬,出土大量陶片。從陶質上看,有夾砂陶、泥質陶;從器形上看,有鼎、鬲、甕、豆、罐、樽等,并發現有青銅器和部分石器。考古專家根據發掘的實物等推測,此遺址上層為商周時期下層為新石器晚期。1998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卜家墩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于省、市、區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視和在當地人民群眾的精心保護下,卜家墩遺址的原貌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