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城市的文化記憶
——對話太原市代市長耿彥波代表
在山西代表團駐地,記者見到了耿彥波代表。他瘦高,頗有幾分儒雅,深色西服,沒系領帶,一口濃重的山西口音,談起文化與城市建設,神情激動,興致盎然。“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人民的精神家園,必須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惫┎ㄕJ為這說得非常好,“進一步說,文化也是城市的靈魂,特別是進入21世紀,城市以文化來論輸贏,一個擁有文化的城市才擁有未來。可以這么說,文化是一個城市昨日的輝煌、今天的財富、明天的希望!
“您如何看待對古城建筑的保護?”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城市是文化的積累,每個時代都有對城市的獨特記憶,而且要把城市的記憶留下來。城市雕塑、繪畫藝術等本身就是人類文明成果。而實際上,上世紀以來,城市在不斷地建設,同時也在遭受破壞。它經受風吹雨淋,在不斷衰老!背D曩砼d夜寐,一線操勞,耿彥波腰椎間盤不好,他站起來,來回在房間里走,揮舞雙手說,“由于缺乏文化自覺,直到后來我們才意識到它的價值,才有了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信,有了文化保護意識。我們知道保護字畫,但缺乏對城市建筑形態的保護,這值得反思!
“我們所做的古城修復和保護,是為了留下這座城市的文化記憶。”耿彥波語調平緩。他說,文物保護和城市建設有其自身規律和特色,不能離開本土實際抽象地談,這有害無益。就古建筑來說,大都是土木結構,這與西方的石頭建筑不同,土木結構容易遭水火等自然破壞,容易腐朽,大都要不斷進行修復,這符合中國建筑的客觀實際。另外,中國傳統文化講究整體美,渾然一體的神韻美,這和西方個體的宏大審美不同,我們的修復是整體性的。
耿彥波說,自己保護建筑的思路承繼梁思成等老一輩建筑專家,遵循“四原”原則: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而且古建筑修復也是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
“您從靈石開始主政一方,此后任職榆次、太原、大同,又回到太原,從‘王家大院’到‘常家莊園’。有輿論評價說您在挖掘文化資源、樹立文化品牌方面有清晰的思路!
“我們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創造新時代文化,‘保護古城,另建新區’是基本思路。新區是現代文明,我不主張在新區搞仿古建筑,新區應該是現代化的,體現工業革命進步的結果。”耿彥波用手比劃著,“從傳統文化上能看到我們的根,看到厚重的歷史,看到城市的發展史,與現代文化產生反差,反差就會產生沖突,沖突就產生文化張力,這種張力就是城市文化的美。所以我們在城市發展中,需要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結合好,建設成一個真正意義的城市,一個歷史文化城市!
耿彥波說,城市建設不能把文化簡單地標簽化、娛樂化,甚至庸俗化,“要做的是文物保護而不是文物造假。如果我們的工作被平庸的反對聲音淹沒,問題只能越來越多,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我是一位文物保護實踐者,只是做了自己所能做的。對于客觀事實,需要實證精神,大家可以實地去看一看。”停下踱步,耿彥波神情嚴肅,“‘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們的城市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對于這些寶貝不能放棄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夢想不從現在開始做,就永遠圓不了夢!迸c記者告別時,耿彥波強調說。
本報記者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