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原始的工業是捕魚業,後來慢慢轉變成爆竹業。到了7、80年代則以制衣業為主。現在澳門是以旅游博彩業為主,澳門主要有制衣、毛紡、玩具、電子、彩瓷、皮革、家具、手袋、鞋帽、飲料、印刷、電器、電力、食品、建材等工業行業。澳門的主要產業有金融業,服務業,旅游業,地產業等
一、出口加工業
澳門現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本世 紀七十年代,在香港經濟起飛的帶動下,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
利用低地價、低工資以及歐美國家給予的較充裕的成衣、針織 品配額和對澳門產品實行特惠稅,大量吸納香港資金來澳設廠, 制衣、針織、手袋、玩具、電子制品等行業迅速發展起來。到 八十年代中期,工業達到鼎盛,有工廠2700余間,工人8萬,產 值占全澳總產值的37%,成為澳門經濟的第一大產業,不僅為 三分之一的澳門勞動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而且是外匯收入的 主要來源。
工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其中制衣、毛紡毛織占總產值的70%。工廠的規模也較小,多數是不足百人的小廠,500人以上的工廠只有幾家,所以澳門的加工企業大多經營靈活,產品更新方便。但是澳門加工業對外依賴性很大,資金和技術主要來自香港,原料需全部進口,工人中相當部分是從內地輸入的勞工,產品90%以上出口,目前澳門的工業產品已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0%以上銷住美國和歐共體國家。進入本世紀九十年代,由于鄰近的珠江三角洲及東南亞一 些國家出口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澳門工業受到很大的挑戰,生產成本低廉的優勢逐漸喪失,競爭力下降,發展明顯放慢,增 長幅度由八十年代的兩位數降為一位數,許多工廠或者部分生產工序轉移到成本更低的鄰近地區。面對新形勢,澳門的一些 轉移,一方面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另一方面積極改進經營管理,引進新科技,降低 成本,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目前,澳門工業雖然進入轉型調整階段,遇到的困難不少,但發展前景仍然光明。二、博彩旅游業“銀牌高署市門東,百萬居然一擲中。”澳門是聞名的賭城,有“東方蒙的卡羅”之稱。澳門的賭業由來已久,清朝時已具規模。1872年,港英當局嚴格禁賭,清朝政府也在廣東禁 賭,賭徒流聚澳門,澳門賭業得以興旺。1937年,澳門開設專 營賭場,其稅收成為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1961年,葡澳政府頒布法令,將博彩業合法化。1962年澳門旅游娛樂有 限公司取得博彩業的專營權并經營至今。
澳門的博彩業主要有幸運博彩、跑狗、跑馬、白鴿票(彩票) 。博彩業的收入十分可觀,目前僅幸運博彩的年收入已超過17 0億澳門元。澳門的賭場與美國的拉斯韋加斯、大西洋城相比, 其建筑、設施和繁華程度都遠為遜色,但來澳賭徒所下的賭注 卻大得驚人,常常是少數人在幾張賭臺上的豪賭帶給賭場的收 入占賭場總收入的近半數。博彩稅是澳門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 來源,近年比重已達50%。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加上直接間 接為賭業服務的人員,約為1—2萬人。連同這些人的家屬,估 計直接靠賭業生活的人,約占全澳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賭場 職工的收入很高。主要靠賭客的賞錢。根據澳門基本法的規定, 1999年后,澳門“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 年不變”,“澳門特別行政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自行制定旅游 娛樂業的政策”,澳門的博彩業繼續存在和經營。 除了賭博,澳門的娛樂業也很興旺,歌舞廳、酒吧,以及 半公開的色情場所,如夜總會和名目繁多的浴室等在澳門的許多街巷中都可以找到。博彩、娛樂、中西文化的交匯,吸引了大量外來游客到澳 門。1996年達815萬,為澳門人口的20倍,旅客消費270億澳門 元。大量旅客的到來,帶動了澳門的酒店業、餐飲業、旅客運 輸業、珠寶金飾業和商業的興旺。目前,澳門各方面都看好旅 游業,認為它是澳門最有發展前途的產業,并積極采取措施推 動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金融服務業 澳門金融機構主要是銀行和保險公司。澳門最早的銀行是 1902年開業的葡資大西洋銀行。目前,澳門共有23家銀行和19 家保險公司,此外還有2家財務公司,1家郵政儲蓄機構和7家貨 幣找換店。銀行從業人員3700多人。
澳門沒有中央銀行,現由澳門貨幣暨匯兌監理署代行中央銀行職能,并由其授權大西洋銀行行使澳門發鈔代理職能及代二行政府庫房職能。進入后過渡時期,根據中葡聯合聲明的有關規定,并考慮到澳門金融體制的穩定和實現平穩過渡的重要性,經中葡聯合聯絡小組談判商定,自1995年10月16日起的15年內, 由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與澳門大西洋銀行共同發鈔,各自發鈔的額度均為50%。合約期滿后,可根據聯合聲明的精神修約、續 約或簽訂新的合約。 澳門不實行外匯管制,資金進出自由,銀行既可經營本幣 業務,又可經營外幣業務,還可經營離岸業務。澳門銀行資本 國際化程度較高,有14家銀行的總行設在澳門以外,包括匯豐、 中銀等世界知名銀行。 澳門金融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香港。澳門銀行利 率隨香港升降調整,流通中的貨幣和銀行貸款大部分是港幣。 八十年代末以來,港幣占全澳貨幣供應量比重的50%左右,貸 款占銀行貸款比重的60%左右。澳門銀行的黃金、外匯、股票、 基金投資等業務大部分通過香港市場操作,銀行境外資產也多 集中在香港。澳門目前尚無證券期貨市場。 澳門的19家保險公司中,4家是人壽保險公司,15家是非人 壽保險公司。中資及合資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90%。 四、建筑地產業 澳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土地資源變得越 來越珍貴。 澳門土地按用途分為農業、貨倉、商業、住宅、工業和其 它6大類;按性質分為政府用地和私人用地兩大類,其中政府用 地包括政府租借地、政府租售地、政府公共土地、臨時性使用 式占用地等,私人用地包括業權已明確的土地和業權未明確的 沙紙契土地兩種。 本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大量新移民進入澳門,目前對房屋 的需求十分殷切,六十年代中期,“分層出售”的樓房買賣和 銀行提供“分期付款”供樓等方式先后出現,為房地產的發展 創造了條件。七十年代末,由于制造業的興起,居民就業情況 理想,置業安居愿望強烈,同時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數以萬計 的內地新移民到澳門定居,使澳門人口急劇增長,樓價也急速 上漲。澳門建筑地產業進入第一個高峰期。 八十年代后期,中葡通過談判順利解決了澳門問題,澳門 前景明朗,經濟發展,多項大型建設得到落實,市場資金充裕, 分期付款供樓成為一種潮流,建筑地產業再創高峰。作為澳門 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建筑地產業在經濟結構中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澳門將找到一個適合本地優勢與特點的經濟運行模式,以 新的姿態走進新的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