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自今年2月下旬,由浦東新區環保市容局發起,浦東新區政府機關的干部換崗“當一天環衛工”,親身體驗環衛工人的疾苦,更要聽“辦公室里聽不到的聲音”,現已有177名干部報名。
體驗:
干部自愿換崗當一天環衛工
“以前看紀錄片,總覺得上海是被黃浦江上的第一聲汽笛叫醒,其實這座城市是被我們的垃圾車叫醒的。 ”在惠南鎮網格辦褚麗華記下的發車單子上,記者看到:丁明初2點出發,吳春華2點出發,奚春強2點15分出發……這些普通的清運工人拿著最低的工資待遇,做著最平凡的事——將垃圾從小區收運至中轉站。 365天全年無休,用披星戴月形容毫不為過。
在惠南生活垃圾中轉站,凌晨3點,換上了環衛工作服的顧雪峰已經準備出發去老港。和褚麗華一樣,他們都是自愿 “換崗”當一天環衛工。 “我們的工作就是把中轉站的垃圾裝上車,然后運到老港垃圾填埋廠。
“現在很多都是機械化操作,一開始我還沒覺得工作強度很大,親身體驗后感到,環衛工人的辛苦真的是難以用語言形容。 ”作為新區環保市容局林業處主任科員的顧雪峰坦言,雖然身在環保系統內,但他平日對于環衛工人的工作確實也是知之甚少。“我跟車的這一隊,從凌晨3點一直做到10點半收工,從中轉站到老港,來回就拉了3車,來回一趟路上就是1個半小時。司機剛出發就提醒我,‘你還沒吃早飯吧,要不你先吃一點,不然進了老港你就沒法吃了。’我硬撐著說沒事。果然,將垃圾運進老港感覺三天都沒胃口吃飯,這個強烈的味道一直伴隨著自己。 ”
顧雪峰表示,來回一趟路上1個半小時,其中很多時間是在老港垃圾廠排隊,哪怕是關著窗也能聞到味道。 “相比我這個外行,帶我的老師傅就顯得很淡定了,一年到頭都習慣了。據說一到夏天都不敢開門窗,不然就會有成群的蒼蠅涌進車內。 ”
“一個260升的垃圾桶,裝滿差不多是80公斤,有些下面有輪子還好些,沒有輪子靠搬靠推,真的很吃力。 ”浦東環衛系統直系領導—新區環保市容局環衛處處長韓海斌則是跟車當一天作業工。 “設計的時候覺得這個垃圾桶挺好,容量大,但真的自己去搬了還真重。尤其是我們用力不到位,又沒有技巧,光靠蠻力,搬到后來真的吃不消。 ”韓海斌告訴記者,一般而言一輛垃圾車可以裝60-70桶垃圾,而一個班次就要運上三四車,這也就是說,2名環衛工人一天要搬250次左右垃圾桶,工作強度可想而知。
期待:
傾聽真實聲音勿成“一日秀”
據了解,此項由新區環保市容局發起的“當一天環衛工人”活動,已有177名新區機關干部、工作人員報名參加了活動。其中,機關干部70人,后備干部、團支部書記107人。工作區域分陸家嘴、三林、金橋、惠南4塊,參與體驗的機關干部跟隨環衛車收拾垃圾。
“由于每天出工都較早,所以很多環衛工人長期以來吃不上早飯,也沒地方吃,都是餓著肚子工作的。 ”體驗中,還有環衛師傅道出難處:“因為每個收運點的要求不同。有的小區希望收運時間早一點,有的小區早上6時以后才開門,因為傾倒垃圾時會發出響聲,居民可能會投訴。這樣,環衛工的勞動強度和工作時間就拉長了。 ”
根據要求,參與體驗的人員要著環衛作業服裝,投身垃圾清運工作,與環衛工人同吃同勞動,每天工作6小時以上。但體驗下來,大家都覺得很值得,因為能聽到很多辦公室里聽不到的聲音。 “‘當一天環衛工人’不是‘作秀’,而是促進機關干部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契機。 ”浦東新區環保市容局黨工委副書記顧兵兵說,機關干部不僅感受到環衛工人不怕臟不怕累的敬業精神,增強了責任意識;同時,在體驗中掌握了很多過去沒有掌握的情況,深入了解了行業管理和居民需求的一線情況。待第一階段體驗活動結束后,將分門別類形成改進工作的新舉措。
據悉,下一步新區環保市容局還將深入推進“當一天環衛工人”活動,在普通市民中發出征集令,讓老百姓也參與進來。
新聞鏈接
前天下午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一名身穿藍色保潔制服的環衛女工一手拿掃帚,一手拿不銹鋼簸箕,邊走邊清掃垃圾,旁邊有個四五歲模樣的小女孩一路跟隨。
這名年輕女工姓顏,來自江蘇,來上海半年,一直在南京路步行街沿線做保潔工作。工作繁忙的小顏無暇照顧才幾個月大的孩子,于是將孩子托付給姐姐照顧,而姐姐的5歲女兒則跟著小顏由她來看管。于是,步行街上常出現這么一幅場景,外甥女幫著指點垃圾,清潔工小姨隨即將垃圾掃去。一大一小兩個身影,成了一對特別的“搭檔”。
晚報記者 王楠 龔星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