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 8 8 年5 月8 日,海淀試驗區成為國務院批準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1 0 年來,海淀試驗區經濟持續增長,累計工業總產值達5 3 2 億元,去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 2 2 億元。據統計,試驗區去年對全市工業增長貢獻率接近5 0 %,其中對國有工業貢獻率高達8 0 %。試驗區已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1 0 年來,試驗區的發展有以下特點:一是對不同性質的企業一視同仁,統一所得稅率和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二是重視技術創新,1 9 9 0 年起試驗區企業累計研究與開發投入達7 0 .5 億元,占相應技工貿總收入的6 %,大大高于傳統企業;三是主導產業突出,形成了電子信息、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及環境科學、醫藥及生命科學四大支柱產業;四是緊跟世界經展,區內已有9 2 0 多家外資企業,內外資企業的技術出口創匯額連續6 年占全市的一半以上;五是試驗區的發展對其他地區起到很大的輻射和拉動作用,區內企業與6 0 0 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和鄉鎮企業合作,向北京市和全國各地轉移技術2 5 0 0 多項。
總結發展的經驗時,試驗區負責人指出,區內高新技術企業所取得的各項創新成果是與從業人員的高知識結構分不開的。北大、清華等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都集中在這一地區,為其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保障。1 9 9 7 年,試驗區1 0 萬名職工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占6 2 .5 %,其中碩士6 6 8 6 名、博士9 7 3 名,回國留學人員6 4 7 名。從業人員中專門事研究與開發的占1 /5 以上。他們中產生出一大批懂市場的科學家和懂技術的企業家。
實踐證明,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經過市場競爭考驗的高級復合型人才已經取代了資金、能源、一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原有地位,成為不可替代的、第一位的戰略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