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商、周時代,豐臺地區屬古北京——薊城的郊野。秦時置薊縣,治所陰鄉城在今豐臺鎮南葆一帶。至唐建中二年(781),析薊縣西界為幽都縣。今豐臺區中部(盧溝橋鄉和花鄉鄉)當時屬幽都縣;東部(南苑鄉)屬薊縣。
遼會同元年(938),改薊縣為薊北縣,開南鄉大紅門以北屬北泰元年(1012),改幽都、薊北為宛平和析津。金貞元元年又改析津為大興。同時,在今右安門以東的南苑鄉地區屬大興縣,西部北公村以南屬良鄉縣,中間大部分屬宛平縣。明代,今右安門以東的南苑鄉屬大興縣,西部王佐鄉北部及大灰廠一帶屬房山縣,王莊——怪村以南屬良鄉縣。清末豐臺鎮以東、大紅門以北劃為城屬區。1928年6月,豐臺區東部屬南郊區,中、西部分屬宛平縣、房山縣和良鄉縣。
1950年6月,經北京市人民政府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準,撤消建制的北京市十八區(長辛店)并入第十五區。同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郊區名稱與城區銜接,原十四區(南苑)改為第十一區,十五區(豐臺)改為第十二區。1952年7月,又決定將十一區改為南苑區,十二區改為豐臺區。
1990年底,區境最西端點馬鞍山(東經116°4′)和最東端點東四道口村(東經116°28′),相距35千米;最南端點為賀照云村南界(北緯39°46′),最北端點為青塔村北新開渠(39°54′),南北最寬14千米。
西周地屬薊國,春秋戰國地屬燕。秦以后,屬薊縣。西漢置陰鄉縣,縣治在今豐臺鎮南,東漢省入前縣。遼為南京城、金為中都城的南、東南、西南郊。元初建大都城,為大都城的西南郊,大部隸屬宛平縣。明清,大部分隸屬順天府宛平縣,南苑地區隸順天府大興縣。1914年,宛平縣、大興縣隸京兆地方。1928年,撤銷京兆地方,置北平市,宛平、大興縣隸河北省。第二年,宛平縣署從城內遷至盧溝橋拱極城(稱宛平城),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宛平縣衙遷至長辛店。1948年底,豐臺、長辛店、南苑相繼解放。解放后,北京市區劃幾經調整。1952年,撤銷宛平縣,成立豐臺區、南苑區、石景山區,隸北京市。1958年,南苑區、石景山區大都并入豐臺區。1963年,石景山區從豐臺區分出成立石景山辦事處,1967年建為石景山區。豐臺區人民政府駐豐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