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三成凈利潤增幅翻倍、56家公司營收翻倍;16家未盈利企業的營收增長近130%,凈利潤進一步減虧16.36億元……帶著科創板最新出爐的半年報,上海證券報記者走進一家家具有代表性的科創板公司,解鎖硬科技高質量發展背后的三大“成長密碼”。
成長密碼一:硬科技要“上得來”
硬科技的高成長離不開豐沃的資本“土壤”。科創板開市兩年時間,各行各業的硬核“先鋒”接踵而至,促使科創板逐漸成為融通科技、資本與實業的血脈樞紐。“試驗田”包容、多元、適宜的環境,讓硬科技得以迅速落地生根、茁壯成長。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累計有331家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募集資金總額4065.08億元,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及節能環保六大行業,形成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兩大優勢產業集群。
上市后,科創板公司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平臺,加快釋放技術、品牌、市場優勢,不斷交出新成績。2021年上半年,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040.50億元、歸母凈利潤433.1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14%和105.24%。其中,超九成公司實現營收增長,56家公司營收實現翻番,兩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超七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三成公司凈利潤增幅達到100%以上,最高增幅達到743倍。
憑借兩款新冠檢測試劑新品獲德國認證,熱景生物外貿訂單爆發式增長,促使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長超過7倍;之江生物上市之后,充分利用融資優勢,快速取得多項技術突破,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集多種創新技術于一體的全自動、高通量、高度生物安全的核酸檢測系統“青耕一號”,在全自動核酸檢測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公司還開發了新冠病毒治療性雙特異抗體藥物SYZJ001,目前正在積極準備中美雙報新藥申請。
在科創板的助力下,一批特殊的“硬科技”公司新征程精彩紛呈。截至8月底,已有1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4家紅籌企業、2家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1家發行存托憑證企業登陸科創板。2021年上半年,這些企業整體營收增幅達到56.82%。其中,16家未盈利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11.74億元,同比增長129.46%;歸母凈利潤-18.39億元,較上年同期進一步減虧16.36億元。
令人欣喜的是,在“試驗田”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未盈利的上市企業創新成果迭出。康希諾與軍科院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在國內獲準上市注冊,公司上半年取得營業收入20.61億元、歸母凈利潤9.37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艾力斯用于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國家1類新藥伏美替尼正式獲批上市銷售,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1億元,凈虧損收窄四成。
成長密碼二:募資保障“站得穩”
“硬科技”的高成長得益于資金“活水”的“灌溉”。上市后,募集資金為科創板公司持續創新研發、加快市場擴張提供有力支撐,促進公司能夠持續保持核心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30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首發募投項目合計1284個,計劃投資總額3167億元,其中有超過一半的項目具有研發性質,計劃投入募資金額占比67%,體現了科創板的“硬科技”特色。半年報顯示,301家公司已累計投入募集資金1373.28億元,占預計募投項目總額的43%。
“科創板上市為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上市一年來,我們加快了BD團隊建設和項目引進,加大了研發投入和創新藥布局,并積極國際化進程!痹窎|生物董事長王穎告訴記者,根據戰略規劃,公司計劃在成都和蘇州成立兩只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主要聚焦于生物醫藥領域,重點投向高價值的創新藥、生物藥項目。
走進泰坦科技的新基地,到處洋溢著一股新氣象。新的實驗室在不斷擴充,新的研發、銷售隊伍在日益壯大,新的客戶在陸續登門,新的市場網點在西南、華南、華北、華中漸次鋪開……泰坦科技總經理張慶向記者表示,上市后有了募資平臺,真正讓創新創業者能夠“創新無憂”。
整體來看,科創公司的募投項目,或是加碼研發端,努力實現技術突破;或是加速產能擴張,積極提高市場占有率;或是補充流動資金,為主營業務發展積蓄能量。兩年來,不少科創板公司的IPO募投項目已陸續取得重大進展,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天合光能斥資5.25億元投入“銅川光伏發電項目”,截至2020年底,該項目已經投產并產生經濟效益1.13億元;瀾起科技在津逮服務器CPU項目上投入4.2億元,2020年其平臺產品線實現銷售收入2965.01萬元,同比增長82.17%,使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安集科技的“集成電路材料基地項目”計劃投資9.41億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經完成投資7.56億元,投資進度80.33%,預計2021年底可以完工投產,并產生經濟效益。
成長密碼三:研發助力“走得遠”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科創板公司只有不斷創新研發,練就“硬本領”,才能助力公司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科創板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合計研發投入金額達到254.03億元,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4%(即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其中,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行業研發投入強度居前,微芯生物等26家公司超過30%。
中芯國際上半年研發投入超過19億元,居科創板公司規模之首。據悉,公司在研項目包括22納米低功耗工藝平臺、28納米射頻工藝平臺、嵌入式閃存平臺工藝(eFlash)等項目,用于消息電子、工業控制、物聯網等領域,相關項目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與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相對應,科創企業普遍擁有高水平的研發團隊。據了解,科創板上市公司已擁有近10萬人的科研隊伍,研發人員平均占公司員工總數的三成,中芯國際、中國通號等16家公司研發團隊規模在千人以上,其中中芯國際的研發團隊包括200多名博士。
“2020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有300多人。隨著公司上市,預計今年將接近500人!毕栌钺t療董事長何永正告訴記者。
在高強度研發投入和高水平研發團隊合力下,一個個創新碩果不斷迸發。華潤微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高性能中低壓功率MOSFET產品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器件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澤璟制藥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多納非尼片獲批上市,是我國藥企研發上市的第一個肝癌一線治療小分子靶向創新藥物;鐵建重工陸續投產國產首臺超強脫困型TBM、國產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等高質量產品,為國內外重大工程源源不斷地輸送“國之重器”。
多元包容的上市標準、有序推進的募投項目、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讓科創企業“上得來”“站得穩”“走得遠”,讓科創板日益成為我國科技力量匯聚的高地,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