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溪鎮招商網訊:汀溪鎮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北與泉州市安溪縣毗鄰,東北同南公路聯通南安市,是進出廈門特區的北大門。轄區面積155.85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人口20403人,是廈門市典型的山區鎮、老區鎮。
汀溪氣候宜人、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屬南亞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8.7%,水資源豐富。汀溪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山脈縱橫,丘陵起伏,轄區內有海拔1175米的廈門市最高峰云頂峰,有三處珍貴的溫泉資源,有高山出平湖的汀溪水庫,有宋代行銷日本的珠光瓷古窯址,朱熹遺跡文山石刻,明代抗倭古堡,畬族八卦古樓等重要歷史遺存。
改革開放以來,汀溪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步,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扶貧攻艱工作進展順利,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汀溪鎮主要以農業和旅游業為主要產業,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37億元,財政總收入3850萬元,全年前來旅游、消費的人數為15萬人,由此產生的稅收超過500萬元。
2005年,汀溪鎮以生態型旅游產業和生態觀光農業的定位,被國家發改委定為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2009年9月份,又被廈門市確定為唯一的“新城鎮建設試點鎮”。2010年2月又被列為全省二十一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今日,汀溪鎮正以開闊的視野、昂揚的斗志,全力打造著廈門重要的生態型休閑旅游基地。目前,一個規劃總面積2.66平方公里的生態型休閑度假新城鎮綜合建設項目已經啟動,根據項目規劃中的“優一退二進三”的經濟發展導向和“一心兩翼一片”的旅游規劃格局,汀溪鎮以“錯位發展”的思路,正在進行以打造生態型的一、三產業為主導的“結構型跨越式發展”歷史進程。目前,鎮區這 “一心”規劃,經過招商選資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一家五星級酒店已投入運營,另一家五星級酒店已部分試營業;另外,由市區兩級政府總投資1200萬元的兩個鄉村旅游試點已于09年6月底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汀溪鎮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建設已初具規模,有選擇的招商選資和爭取政府項目投資成效明顯,溫泉休閑旅游和鄉村旅游相互映射促進,全鎮整體旅游規模和集聚效應不斷形成,旅游新城鎮建設不斷推進。
伴隨著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迅速推進,汀溪將按照以人為本的精神,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以廈門“北郊”、廈門“后花園”的概念全力打造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為廈門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的海山一、二、三產業和諧整體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汀溪鎮位于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北與泉州市安溪縣毗鄰,東北同南公路聯通南安市,是進出廈門特區的北大門。轄區面積155.85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人口20403人,是廈門市典型的山區鎮、老區鎮。
汀溪氣候宜人、山川秀美、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屬南亞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帶,全鎮森林覆蓋率達68.7%,水資源豐富。汀溪境內旅游資源豐富,山脈縱橫,丘陵起伏,轄區內有海拔1175米的廈門市最高峰云頂峰,有三處珍貴的溫泉資源,有高山出平湖的汀溪水庫,有宋代行銷日本的珠光瓷古窯址,朱熹遺跡文山石刻,明代抗倭古堡,畬族八卦古樓等重要歷史遺存。
改革開放以來,汀溪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進步,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扶貧攻艱工作進展順利,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汀溪鎮主要以農業和旅游業為主要產業,200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5.37億元,財政總收入3850萬元,全年前來旅游、消費的人數為15萬人,由此產生的稅收超過500萬元。
2005年,汀溪鎮以生態型旅游產業和生態觀光農業的定位,被國家發改委定為全國首批小城鎮建設試點單位。2009年9月份,又被廈門市確定為唯一的“新城鎮建設試點鎮”。2010年2月又被列為全省二十一個綜合改革試點鎮之一。今日,汀溪鎮正以開闊的視野、昂揚的斗志,全力打造著廈門重要的生態型休閑旅游基地。目前,一個規劃總面積2.66平方公里的生態型休閑度假新城鎮綜合建設項目已經啟動,根據項目規劃中的“優一退二進三”的經濟發展導向和“一心兩翼一片”的旅游規劃格局,汀溪鎮以“錯位發展”的思路,正在進行以打造生態型的一、三產業為主導的“結構型跨越式發展”歷史進程。目前,鎮區這 “一心”規劃,經過招商選資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一家五星級酒店已投入運營,另一家五星級酒店已部分試營業;另外,由市區兩級政府總投資1200萬元的兩個鄉村旅游試點已于09年6月底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汀溪鎮的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建設已初具規模,有選擇的招商選資和爭取政府項目投資成效明顯,溫泉休閑旅游和鄉村旅游相互映射促進,全鎮整體旅游規模和集聚效應不斷形成,旅游新城鎮建設不斷推進。
伴隨著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迅速推進,汀溪將按照以人為本的精神,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發揮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以廈門“北郊”、廈門“后花園”的概念全力打造人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為廈門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的海山一、二、三產業和諧整體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