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形似巨人腳印,嵌于福建中南,閩西東部,閩南金三角北端。古為汀、漳、泉、延四郡交接處;今為龍巖、漳州、泉州、三明四地市結合部,閩西南咽喉地帶。主要河流九龍江北溪橫切漳平中部,長147千米(境內45千米),支流有雙洋溪(曾名寧洋溪,長73千米,流域655平方千米,境內573平方千米),新橋溪(即和睦溪,長95千米,流域1028平方千米,境內645平方千米),以及拱橋溪(新安溪)、黃祠溪、瑞都溪、溪南溪(感化溪)、大深溪、下浙溪(永福溪)、赤溪、西江溪等。戴云山、玳瑁山和博平嶺三大山脈雄結于此,地勢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傾斜,呈馬鞍形。中部為橫切戴云--博平嶺山帶的九龍江河谷丘陵,其中鑲嵌著串珠狀河谷盆地。南部為博平嶺所盤踞,主峰苦筍林尖海拔1666米,為全市最高峰。地貌類型以低山為主,丘陵次之,中山不多,盆地最少。山地占全縣總面積的83.5%,其中有林地23.08萬頃,林木蓄積量1312.3萬立方米,毛竹4454.5萬根,森林覆蓋率76.8%。20公頃以上連片草場1.15萬,可利用1萬公頃。耕地占4%,共1.21萬公頃。水面占0.8%,水資源總量28.6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為全國的4.9倍,全省的2.7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27.38萬千瓦,可供開發利用13.31萬千瓦。其余11.7%為房舍、道路等。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
縣境地處亞 熱帶南緣,屬亞 熱帶季風氣候,溫熱濕潤,雨水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9℃-20.7℃,降水1450-2100毫米,無霜期251-317天,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853小時,有利于作物多熟和林木速生,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繁育。境內有維管束植物1301種,主要樹種626種。有珍稀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又名樹蕨)和水杉,還有二、三級保護植物水松、銀杏、觀光木、鵝掌楸、建柏、沉水樟、青鉤栲、天竺桂、紅豆杉、巴戟等20余種。還有建蘭、瑞香、茶花等花卉百余類1100多個品種。動物約有千余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級動物有云豹、金錢豹、蟒、白頸長尾雉等,二級的有黑熊、水獺、棘胸蛙、穿山甲、草鸮、貓頭鷹等13種。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的有30多種,近百處。其中煙煤、石墨、鐵礦石、石灰巖、大理石等以量多質優富甲一方。旅游資源豐富,有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九鵬溪景區等。漳平現境,千山競秀,萬壑爭流;林木繁茂,花果飄香;陸路縱橫,河道密布;礦產豐富,工業勃興。
漳平山青水秀,氣候宜人,雨量充沛,資源豐富,不僅是著名的林區、果區,也是著名的礦區,素有“金山銀水綠寶”之美譽。
礦產:品種多、質量好、儲量大,已探明的就有30多種,尤以石灰石、煤、鐵、花崗巖、五彩玉石和紫色陶瓷土馳名,是福建省8大重點礦產縣(市)之一,其中鐵礦踏勘量6000萬噸以上,品位達55%,是國內少有的平爐富礦;鉛鋅礦地質探明儲量1249萬噸,保有儲量1249萬噸;含煤面積254平方公里,煤炭資源量2.83億噸,目前保有儲量8605.7萬噸,適于發電的煤矸石總量約450萬噸,是福建省唯一的煙煤產地;石灰石儲量5億噸,居全省第二,僅赤水鎮嶺兜一處就達2億噸,氧化鈣含量為52%-55%,是興辦大型水泥廠的理想原料基地;各種紋理色調的花崗巖儲量達18億立方米,五彩玉石儲量1億立方米,發展石板材、建材和石雕工藝品、日用品前景廣闊;紫紅色粉砂泥巖儲量約5億噸,是生產建筑陶瓷的優質原料。
電力:至2004年底,全市電源總裝機54.2萬千瓦,其中火電(含余熱發電)裝機42.4萬千瓦,水電裝機11.8萬千瓦。九龍江北溪貫穿境內,流域遼闊,支流密布,落差明顯,水量豐富,全市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0萬千瓦,可供開發的水能蘊藏量29萬千瓦。且豐富的煤炭資源也為火電項目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林產:林業生產發達,規模顯著,現有林地面積382.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312.3萬立方米,竹林面積33萬畝,毛竹立竹量4883萬株;森林覆蓋率76.8%,居全國縣(市)前茅,是我國南方48個重點林業縣(市)之一,目前已形成速生豐產用材林、紙漿林、松脂林、毛竹、油茶等大型基地。
農業:同時,漳平土地肥沃,盛產水仙茶、花卉、食用菌、蔬菜和水果等,其中水仙茶、蘆柑、桂花柚、明筍等是富有傳統特色的地方特產,花、茶面積分別達到1.11萬畝、2.26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