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于9月16日4時33分的四川瀘縣6.0級地震,目前已出現人員傷亡、房屋受損的情況。這是繼2019年長寧地震后,四川省再次發生的6.0級地震。
四川省地震局認為,此次地震為華鎣山斷裂帶的活動變化造成的,根據區域構造特征、歷史地震活動水平、地震序列特點等綜合分析,該區域近期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余震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自2008年后,我國包括地震預警在內的災害預警能力獲得持續提升,以力爭減少人員財產傷亡、損失。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原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表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抗御自然災害能力也要現代化,“災害預警能力現代化是抗御自然災害水平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應急能力現代化的必要組成部分”。
國家隊與民間力量形成合力
目前,國家對于災害預警建設的總體要求,是遵循“兩個堅持”、“三個轉變”——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9月7日,一場關注災害預警的論壇在成都舉行。參與這一論壇的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從以救災為主轉變為以防災為主,這對于相關部門、機構的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提出更高的考驗。
以地震為例,顯著的變化是:中國地震預警的速度、覆蓋人群、傳播方式都有巨大進步。
如汶川地震后,中國地震技術尚未實現預警的突破,只能依據地震波確定震中位置,也無法產生烈度速報圖,這使得當時的應急救援存在很多困難。尤其是在沒有烈度圖的情況下,救援力量無法知曉哪些地區受地震波影響更為嚴重,導致救援力量的分配沒有針對性。
而從2008年開始,我國的地震預警出現兩方面變化。第一是“國家隊”開始加速跑。地震專家陳會忠曾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 采訪時表示,在吸取了汶川地震經驗與教訓后,中國地震局做了很多努力,如不斷提高災后的地震速報采編速度、研發與優化了烈度速報圖。
因此在2013年雅安蘆山地震、康定地震、魯甸地震、九寨溝地震等破壞性地震發生后,中國地震局的地震速報速度持續提高,而此次瀘縣地震后5秒,中國預警網成功發布地震預警警報。震后6分鐘,產出儀器烈度圖。瀘州市、宜賓市、自貢市、內江市等地的學校、政府機構、重要企業等用戶震后5秒到幾十秒內通過不同終端成功接收不同預警級別的預警警報信息。
在國家隊加速跑的同時,民間力量也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其中的代表便是海歸博士王暾所帶領的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構建起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地震預警網,目前該系統已經接入電視、手機、社區廣播,覆蓋人群達到6億。
2020年,國家隊和民間力量又聯合開創了新局面:成立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表明兩股力量最終形成合力。
不過,閃淳昌也認為,當前我國的應急管理仍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是風險意識、危機意識不強,責任制并沒有完全落實。第二是監測預警、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和處置救援能力亟待提高。第三是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有待健全。第四是基層基礎工作亟待加強、全民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還比較差。第五是法律法規標準和預案還不夠完善,法治工作亟待加強。
閃淳昌參加過很多突發性的應對和調查處置工作。他提出,當前我國突發事件隱患和預警信息的及時研判和科學決策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中小尺度的氣象災害風險具有突發性、局地性、防范難、損失重的特點。如今年甘肅白銀的越野賽事件、鄭州的洪澇災害等。
他指出,主要問題是預警的及時性、準確性、有效性和覆蓋率需要提升,在新形勢下需要依靠科技進步和信息化推進監測預警現代化。
閃淳昌特別提到了廣東等省市氣象局開展的“靶向預警”,通過提升短臨預報能力,精準地對不同村鎮發布不同級別的預警服務,有效提高了預警和防御的針對性。
多災種預警需要新技術協助
一個共同的認識是,災害預警正從單一災種預警向多災種預警轉變,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空、天、地結合,靶向預警。
如一場地震,不僅可能引發房屋倒塌,也可能引發山體滑坡、影響高鐵運行等。中科院山地所科技處處長、研究員葛永剛表示,從單災種預警向多災種、災害鏈、復合災害預警轉變,就是實現從災害啟動形成預警向災害形成、演進、致災全過程的預警,從災害狀態預警到災害演變過程的轉變,實現高新技術和信息工程技術融合,實現監測預警智能化、現代化。同時推動監測預警新方法、新模型、新技術業務化運行,系統支撐監測預警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
而要實現多災種預警,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的參與必不可少。國家減災中心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主任郭桂禎表示,今年3月底依托國家減災中心成立了災害綜合風險監測預警中心,“災害的綜合風險預警,是對多災種、災害鏈和災害系統的致災、成災各要素發展變化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立體化的動態監測、風險評估分析和預警。”
郭桂禎表示,2019年應急管理部發布了關于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制度的意見,下一步要建立四級的綜合預警體系,打造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國家省市縣四級應急體系,“在國家層面,正在構建空天地現場一體化的監測體系,衛星、無人機對一些災害點位進行監測,地面有大概七萬個氣象站點。運用大數據手段,運用仿真計算、風險預測,識別什么是風險,判斷風險在哪里”。
四川被認為是國內多災種預警建設最好的試驗場之一。第一是該省災害多樣化,如地質災害隱患點數量、危險人數和危險財產數三項指標均較高,第二是開展減災防災工作較早、積累經驗較足,如2008年后誕生了國內首個覆蓋主要地震斷裂帶的地震預警網,且當地民眾在經歷數次地震后,減災防災意識也較強。
日前,汶川縣多災種預警示范項目已開始啟用,這個曾遭受地震重大創傷的縣城,成為我國首個實現多災種預警服務體系的縣。
王暾對21世紀經濟報道 表示,汶川將建立起涵蓋“天-空-地-地下”近30種數據源,覆蓋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在內的多災種預警系統,該系統與周邊市縣災害預警網實現互聯互通,并通過汶川多災種預警中心進行綜合研判,在災害發生時向民眾、應急部門、鄉鎮等傳遞預警信息。預警系統還將把災害信息同步傳送給市縣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實現災害預警和應急管理聯動,賦能應急指揮。
在上述論壇上,王暾也公開呼吁,在推動多災種預警方面,應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多點多極支撐,政府與社會力量、政府部門之間共建共享災害預警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 獲悉,目前國內相關部門正在總結日本東京奧運會的經驗教訓,為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做好準備,一個目標是在冬奧會期間要保證每10分鐘做一次天氣預報,保證冬奧會的順利召開。
閃淳昌說,目前大數據和大計算的應用成為一個趨勢,基于信息技術的賦能,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的高效協同已經成為可能。通過科技進步和信息化讓城市更智慧、更聰明、更安全。
閃淳昌認為,現代信息技術及衛星遙感技術在應急管理中廣泛應用,不斷提高災害事故風險的識別率、信息共享、遠程響應、協同救援、綜合保障能力,成為全球智慧預警的前沿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