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重點推介了嘉峪關國際港務區空港物流園、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等重點招商項目,推廣宣傳了10條戶外精品旅游線路,以及最新旅游優惠獎勵政策。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嘉峪關市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世界文化遺產、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嘉峪關而得名。
嘉峪關市是伴隨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酒泉鋼鐵集團公司而興起的一座現代化工業旅游城市。1965年建市,總面積29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萬人,城市化率93.4%。近年來,相繼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社會管理創新典型培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和全國文明城市等殊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9.6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2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1元。
嘉峪關市是西北重要的工業旅游重鎮,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文化歷史悠久、區位獨特、工業旅游基礎完善、資源富集、機遇疊加、發展潛力巨大,是干事創業、投資興業的一方沃土。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嘉峪關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真招商、招真商”和“招商有功、招商有責、招商有序、招商有方”工作要求,制定落實了一系列創新性強、推動力大、實效性好的重大舉措,招商引資提質增量,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筑巢引鳳”打造投資沃土
素有“天下第一雄關”“邊陲鎖鑰”之稱的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重鎮,也是內地通往新疆和連接中亞、西亞地區的中轉重鎮和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地處甘、新、青、蒙四省區接合部,境內鐵路、航空、公路運輸四通八達。嘉峪關火車站擁有河西走廊最大的鐵路樞紐編組站,嘉峪關南站是蘭新高鐵的重要站點,每天通往蘭州、張掖、天水、西寧、烏魯木齊、西安等地的高鐵達到45列;嘉峪關機場是4E級國際備降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成都、蘭州等13個城市的16條航線;國道G30高速公路縱貫全境。嘉峪關市目前已形成了現代立體交通樞紐體系。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六大能源網”跨境而過,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電網輸出路徑便利,具有承接產業轉移、聚集生產要素的良好條件。
嘉峪關市是西北地區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境內及周邊地區大中企業聚集,技術力量雄厚。經過近60年的建設發展,目前已成為西北最大的鋼鐵工業生產基地,具備千萬噸優質鋼鐵、百萬千瓦級光伏發電、百萬噸電解鋁及鋁制品生產加工能力,形成了以冶金工業為主體,新能源、裝備制造、電力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釀造為骨干的現代工業體系。酒鋼集團公司排名全國企業500強第189位。嘉峪關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占地面積268平方公里,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低碳試點園區”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長城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邊塞文化在嘉峪關交相輝映。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嘉峪關文物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魏晉墓群、號稱“西部八達嶺”的懸壁長城等文物古跡,以及國家4A級景區——東湖生態旅游景區和紫軒葡萄酒莊園、討賴河大峽谷、新城草湖國家級濕地公園、嘉峪關大劇院、城市博物館、西部明珠氣象塔、中華孔雀苑等自然和人文景觀。周邊有敦煌莫高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年來又引進了深圳華強集團等大型文化企業,嘉峪關關城與方特歡樂世界構成了“一古一今、一舊一新、一靜一動”兩大旅游主體,百億元文化產業園區初具規模。、、嘉峪關市旅游人數及旅游收入分別達到702萬人次、857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45億元、57億元、70億元,雄關大地正在上演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和快速發展的喜人畫面。
投資環境是一個地方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越來越成為區域競爭的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在當前招商引資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創優發展環境更具特殊意義。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嘉峪關市全面實行“首問責任制”,熱情接待投資商,按規定能辦的馬上辦,不能辦理的一次告知情況,需要協調其他單位的主動對接,明確告知辦理結果;全面實行“承諾制”,對企業投資項目行政審批事項全部歸并整合,將環評、能評等技術審查類審批事項改為企業自主實施承諾事項,所有審批事項在法定時限內再壓縮;全面實行“零收費”,對凡在嘉峪關市注冊的企業,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除資源補償費、損壞賠償費、懲罰性收費和涉及中央財政分成的收費項目外,對于企業合法投資、建設、經營等各環節產生的其余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按“零收費”政策執行;全面實行“代辦制”,對涉及企業項目審批、基礎配套等事項,項目引進單位和落地單位協商,指定專人負責、點對點、一對一全程代辦,從項目對接洽談、落地建設到投產提供“一條龍”高效精準服務。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深入實施,嘉峪關市政策優勢、環境優勢和發展優勢更加突顯,經濟社會發展已駛入了新的快車道。嘉峪關市先后制定出臺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30條”、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意見、全域旅游發展扶持獎勵辦法、實體經濟獎勵辦法等眾多優厚政策,形成與國家和省上扶持政策的疊加效應,從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等不同層面全力支持來嘉企業發展,積極為廣大客商營造誠信文明的投資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和諧寬松的創業環境、安全高效的金融環境。今天的嘉峪關,更具投資價值,更具競爭優勢,正在成為投資洼地、開放高地和發展寶地。
“好戲連臺”招商引資提質增量
嘉峪關市堅持高標準規劃招商項目,圍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和十大生態產業體系建設要求,強化對招商項目的科學謀劃、論證和評估,著力把基礎工作做精做深、做細做實,增強項目的可行性和吸引力。緊緊圍繞推動鋼鋁精深加工、裝備制造、建筑材料、食品釀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謀劃和引進建設一批具有“補鏈”“強鏈”“延鏈”功能的項目,積極培育發展優勢產業鏈。充分挖掘文化旅游業發展潛力,圍繞發展全域旅游,謀劃和引進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推動文化、旅游、體育、休閑、養生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圍繞發展通道物流、商貿服務、科技研發、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謀劃和引進建設一批重點項目,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精準對接“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政策研究,論證儲備項目,開展前期調研對接,為推進務實合作奠定基礎。
嘉峪關市緊盯經濟發達、大企業比較集中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重點區域,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宣傳推介和對接洽談活動。緊盯“三個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央企以及與嘉峪關市支柱產業有對接性的大企業、大集團,登門拜訪,密切聯系,力爭引進一些產業關聯度強的配套產業,著力推進招商引資精準化、高效化。積極組織參加津洽會、西洽會、深圳文博會等省內外重要經貿活動,突出“一會一主題”,主動“走出去”宣傳展示嘉峪關市投資環境、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邀請國內外客商與嘉峪關市企業、項目單位廣泛接觸,加大項目洽談力度,努力推進務實合作,提高節會招商成效。
嘉峪關市通過采取小分隊招商、產業鏈招商、節會招商、以商招商、組團招商等多種招商方式,“招大商、引強企”目標不斷取得新突破。今年3月份,嘉峪關市委書記李忠科、市長丁巨勝帶隊赴北京、西安等地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招商考察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實現了今年首次重大招商活動的開門紅。隨后,嘉峪關市又組團參加了西洽會、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博會、中國綠公司年會,宣傳推介了嘉峪關市的投資環境、優勢產業和招商項目,對接簽約了一批重點項目。與此同時,嘉峪關市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工作的特點和規律,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引進建設了一批符合環保要求、稅源好、成長性好的項目,產業結構日趨合理,項目結構不斷優化。
今年1月至6月,嘉峪關市實施招商引資項目44項,到位資金37.44億元,同比增長26.83%。新簽約項目9項,投資總額133.45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7項,占簽約項目總數的77.8%;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3項,占簽約項目總數的33.3%。
在推進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嘉峪關市堅持項目招引與項目落地兩手抓,對蘭洽會簽約項目,逐一建立臺賬,強化跟蹤管理,推動落地實施。今年1月至6月,第24屆蘭洽會簽約6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建成3項、正在建設3項;到位資金7億元,資金到位率18.25%。第23屆蘭洽會簽約項目19項,開工實施17項,其中建成3項、正在建設14項,開工率達到89.47%;到位資金49.56億元,資金到位率達到44.71%。
“嘉賓云集”絲路明珠閃耀蘭洽會
盛夏的金城蘭州,草木蔥蘢、瓜果飄香、賓客云集。7月4日,在第25屆蘭洽會嘉峪關市、酒鋼集團公司重點項目簽約及招商旅游推介會上,嘉峪關市粵通旅游開發項目、25萬噸鋁棒項目、特種玻璃深加工項目、羊毛絨制品深加工項目、《全息絲路花雨》項目、6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高溫煤焦油綜合利用項目、12萬噸廢舊金屬破碎項目、筑垃圾綜合處理及內外墻保溫板加工項目、汪潤源旅游綜合體項目等13個項目成功簽約,簽約總金額29.95億元。涉及工業轉型升級、文化旅游、資源回收利用、農業開發、商貿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