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商業計劃書
(三)單位的主要業務
公司是一家從事中藥材和農產品種植、加工、生產與銷售的公司。
(四)研究和開發情況
公司現有員工120人,其中主任藥師、副主任藥師、藥師、農藝師等專業技術人員20人,另有外聘教授、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人。已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QS認證及有機產品認證。
公司生產基地位于大埔縣西河鎮上黃砂村,面積5000多畝,投資1.5億元,建設以南藥為主的集藥材種植、科研實驗培訓、生態農業、觀光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生態旅游產業園,該產業園已列入大埔縣2013年重點建設項目;匾苑N植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等藥材的模式進行規劃建設。公司建有現代化的生產廠房,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配備現代化的生產、檢測設施與設備,生產、質控、儲存功能齊全。
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通過產學研結合,加大科技投入,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高科技含量、綠色環保型的生態中藥材種植業發展。公司以自身的技術力量為基礎,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嘉應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南藥產品公共質量控制服務平臺,在基地內合建中藥材產學研基地及進行全面的技術開發與合作。
(五)市場情況
中藥材需求量逐年上升用途一再擴展。除藥用外,還廣泛用于保健品、食品行業、工業等,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
(六)發展前景與規劃
公司堅持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的宗旨,產學研結合,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高科技含量、綠色環保型的生態農產品、中藥材種植業發展。
公司計劃在3-5年時間內,充分發揮企業優勢和各大院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力量,將企業做強做大,同時帶動當地農戶的創收和發展。目前在進行或即將進行的項目主要有:1、與國內知名的制藥企業合作,建立專業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大力發展綠色中藥材種植業。
2、與大中院校和各研究院合作,成立研發中心,提高產品深加工能力,如采用先進工藝開展紫杉醇、丹桂精油、菊花精油、橘子精油、山茶甙等提取工作,進一步提升企業優勢和競爭力。
3、充分利用現有含硒資源,大力推動含硒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為企業和社會創造效益。如含硒油茶制劑、含硒菊花代用茶等產品。
(七)合作意向、資金需求及使用計劃
1、技術支持。企業與院校合作,對在公司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或者在項目申報、產品研發過程中提供技術支持。如成立技術合作部、外聘專家、或者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對我公司的產品進行監制等模式。
2、雙方合作。將我公司的基地建設成嘉應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產學研基地”。
3、深度合作。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同成立研發中心,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實現資本與技術有效結合。
4、計劃投資項目總額:10億元。主要用于中藥材種源基地、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加工廠房、配套設施及科研服務體系建設等。
(八)2012年財務狀況
2012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515.2萬元,資產總額2642.7萬元,凈資產1853萬元,固定資產1430萬元,負債789.7萬元,資產負債率30%,利潤403.8萬元。
二、基地建設方案
(一)建設規模及招商項目內容:
基地建設總面積10萬畝,主要種植品種為黃山貢菊和毛冬青、金銀花和丹桂。
招商項目內容:包括:1、種源基地建設
①建立藥材種質資源圃
以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四種南方重要中藥材為重點,通過對其栽培種、野生種及野生近緣種的種植資源調查,收集、篩選、遺傳背景分析,生物學特征、生態環境因子、化學成分的觀察分析,篩選和確定兩種評價技能指標,建立優良品種的評價體系,在此基礎上分別選育1-2個優良品種,建立1500畝模擬物種自然雜居環境、藥材質量可控的規范仿物種植示范基地,為地道藥材道地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論數據。
②建立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良種繁育基地
建成占地2000畝的良種繁育基地,為黃山貢菊、毛冬青等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提供大量的優質種子。
2、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設施建設
公司按照中藥材GA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建立4000畝的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種植中藥材示范基地;擴建10000平方米藥材粗加工場。
3、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推廣基地建設
采用“公司+示范基地+農戶+科技”的模式,按照GAP要求,在全縣14個項目鄉鎮建設9.25萬畝的規范化種植推廣基地,由農戶自己經營,公司給予提供良種、技術指導培訓、市場銷售的支持。使其向產業化方向逐步邁進,為以該二種中藥為原料的新藥研發提供優質原料保障。以進一步提高藥材的產量和質量,培育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產品。
4、科研服務體系建設
以廣州中醫藥大學、嘉應學院生命科學院為技術依托,以公司為主體,建設全縣中藥材科技服務中心一處,基地技術服務中心14個。按照GAP要求,開展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包括病蟲害防治、有效成分含量動態積累、不同生理生態因子和栽培措施等條件對其質量和產量的影響以及采收、貯藏與加工技術研究等,制定中藥材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和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的標準操作規程(SOP);建立藥材的HPLC指紋圖譜,制定種源和藥材的質量標準,為項目藥材栽培的規范化和GAP認證提供技術指導,從根本上保證藥材質量的穩定、可控。
基地實行“四統一”管理,即統一選擇種子、統一栽培技術、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采收加工等,以穩定和提高藥材產量和質量。對基地大氣、土壤、水質進行定期檢測,對藥材生產全過程實施動態監督管理,確保生產中嚴格執行SOP;應用生物防治技術對藥材的病蟲害進行生物防治,在提高產量的同時降低“農殘”;種子、藥材等在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過程中進行檢驗和檢疫,確保其符合GAP要求。力爭經過五年的建設,使藥材規范化栽培示范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每年組織開展10大型技術培訓,每次500人,培訓5000人,為項目培養技術骨干,促進全縣中藥材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二)項目技術路線
1、中草藥種植品種的選定和種植技術
選定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等4種中藥材作為中草藥規范化種植基地的栽培品種,這4個中藥材品種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專家科學選育確定,極具市場發展前景,是項目實施區域內適生品種。在種植基地技術和產業化推廣中,依托廣州中醫藥大學專家組,按照規范栽培技術種植,確定種植基地,并按照要求建立種植管護檢測檔案。
2、中草藥種植基地實施技術路線
野生種植選擇→采集→馴化→基地栽培鍛煉→正交試驗→確立栽培技術→良種繁育→DNA鑒定→建立栽培示范圖→栽培技術推廣。
3、中草藥科研種植的關鍵技術和基地難點
①高含量優質種子及種苗的選用技術
藥材種子及種苗種植中易發生變異,應及時收集并隔離繁育,或通過誘導多倍體,或開展基因育種時間,獲得高含量優質種子及種苗。
②推廣種植選地
藥材質量與地道性關系密切,從全國分布區來看,有效成分含量和采取年限差別比較大,其出苗率、成活率、抗病蟲害能力等均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因此,規;N植時首先要考慮環境條件,選擇藥材適生區進行推廣。
4、中草藥科研種質的創新點
①采用種質資源研究方法,選育優良品種。應用大天普選和生物育種方法得到的高含量品質,栽培后容易出現種質資源退化,需要不斷利用種質庫進行復壯,適其形成穩定的遺傳特征。
②采用環境綜合評價法,建立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
三、項目組織及經營方式
(一)項目組織管理
根據《公司法》和生產運作特點建立法人管理結構及運營體系,形成科學規范的現代化公司制度,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同完成項目經營目標。
1、項目的組織機構及各部門職能建設過程中實行總經理負責制。下設有人力資源部、項目基建、科研部。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其主要工作職責為
1)人力資源部負責項目建設的規劃、設計和項目管理等;(2)科研部負責項目整個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方案等審定和中草藥科研及推廣工作;(3)基建部設財務部、外聯部、工程部、工程監督部、供應部五各部門,其職能分別為:財務部負責項目建設過程中財務管理;外聯部負責對外聯系協調和專家聘請;工程部負責工程施工;工程監理部負責工程施工中的監理;供應部負責施工中設備與材料等的供應。工程組織管理機構設置圖
(二)項目經營方式
1、項目生產方案
招商引資電話:1)為了保證中藥材基地建設,推行下游產品的開發,需要進行種質資源研究和基地生態評價。
(2)建立良種評價體系和方法,并進行繁育。
(3)示范基地建設。
2、項目經營措施
該項目完成時產品為中藥材或飲片,必須按照國家有關管理辦法規定的銷售渠道,面向醫院和企業開展營銷。
醫院用于門診中藥房配方及生產醫院制劑用原料。用量約占總銷量的20%-30%。
中成藥生產企業是項目產品的主要用戶,作為生產成要的原料,占藥材銷量的50-60%。
黃山貢菊非常適合做保健品、食品工業原料,因此保健品和食品、工業生產企業也是該產品的重要客戶。
中藥提取物發展迅猛,也是藥材出口創匯的良好的途徑。因此該項目基地藥材完全可以考慮以優質藥材、提取物及其他形式開展出口業務,開發國際市場。
3、其他問題的解決方案產品符合GAP或GPP要求,無污染環境的“三廢“發生。
四、項目投資項目總額及融資計劃
1、項目預計投資項目總額:10億元。公司自籌3億元,銀行貸款3億元,對外融資4億元。
2、融資計劃:擬轉讓40%股份,共同開發,合作經營。
五、財務分析建成后,預計平均每年實現銷售收入3.8億元,年經營成本2.05億元,實現利潤1.75億元。
六、風險分析
1、技術分險
該項目在種植資源、基地建設等方面基礎扎實,經驗豐富,團隊成員綜合素質較高,成果轉化能力較強,項目負責人有組織大項目運作經驗,市場意識濃厚,事實上該項目優勢非常明顯,該項目所選品種已基本確認評價指標方法,積累了試驗田種植技術參數,規模試驗技術風險較小。
2、市場風險
以有效成分為指標選育的良種,其產品質量穩定,療效確切,市場競爭風險小。
3、規避分析的主要措施
該項目主要風險來源于種植規模過大,導致藥材價格下跌爛市。規避上述分析的最好辦法就是加大下游產品的開發力度,提高市場消化能力。
七、實施進度建設期為五年。從2013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1)
(2)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完成規范種植基地推廣建設。
八、結論
本項目的選項準確,規模適度,選址方案合理工藝路線正確,技術方案先進,經濟效益上可行,前期工作準備充分項目實施的可操作性很強。立足與大埔縣山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依托大埔縣自然優勢,以黃山貢菊、毛冬青、金銀花、丹桂等4種重要中藥材為中點,為大埔縣地道藥材地性的深人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論數據同時探索下仿生種植中藥材,為其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從而帶動大埔縣農民增收,實現區域性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對推動大埔縣貧困山區中藥仿生種植產業化,提高大埔縣貧困山區人均經濟收入,促進中藥材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大埔縣走可持續的生態循環經濟發展道路,共建和諧社會,將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同時,該項目的實施,對于提高我國正處于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