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縣“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桂林市荔浦縣地處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南面。位于北緯24°18'-24°46',東經110°06'-110°41'之間。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周高中低,縣西北接架橋嶺山脈,東面連大瑤山余脈。居柳州、桂林、梧州三地市之間,321、323兩條國道交匯縣城,是桂東北公路交通樞紐。縣城距桂林市區100公里,柳州市區140公里,全縣總面積1758.62平方公里,轄十鎮三鄉,人口36.6萬,居住著壯、漢、苗、瑤等15個民族。1986年、1994年兩次榮獲“全國計生工作先進集體”榮譽。1994年獲“廣西農村經濟十強縣”稱號,1998年被評為“全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縣”、“全國廣播電視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修仁鎮橫水村被評為“全區文明村”。目前正申報全國文明村。
荔浦屬亞 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均降雨量為1424毫米,無霜期316天,年平均氣溫19.6℃。境內小河流密布,水資源充足,水能蘊藏量達94827干瓦,可開發量達53270千瓦,可發電量24332萬千瓦小時,水電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廣闊的前景。
荔浦礦產資源豐富,有銅、鋁、錳、鐵、煤、鋁土、泥炭、大理石、重晶石等10多種,是廣西重要的重晶石礦區。
荔浦縣農業發達,有耕地32萬多畝,林地140萬畝,牧(草)地14萬畝,人均有糧400多公斤。是國家外貿出口夏橙基地,廣西瘦肉型肉豬基地、烤煙生產基地、馬蹄生產基地、蔬菜生產基地、荔浦芋生產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還有大宗的傳統名優土特產:荔浦芋、馬蹄(荸薺)、夏橙、沙田柚、苧麻等。久負盛名的“皇室貢品”--荔浦芋,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荔浦縣的工業初具規模,199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6.5億元。主要工業:食品生產、木材加工、造紙、印刷、卷煙、制鞋、包裝、醫藥、化工、建材、農機修造、飼料加工等,其中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木衣架是我縣主要出口創匯產品之一。工業有20多個門類,250多種工業產品,其中42種產品獲省優以上稱號。食品工業已成為荔浦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之一,其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6.2%,產品暢銷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享有“南國食品城”的美稱。荔浦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已成為鄉鎮財政的主要來源,全縣私營企業288家,從業人員達3.9萬人。目前,全縣已有中外合資、獨資企業42家,引進外資1300萬美元,有35家企業已建成投產。
近幾年來,荔浦縣加大交通、能源、通訊、市政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投資環境有較大改善。投資2000多萬元的縣城三條出境公路和荔浦大橋擴寬改建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資4800萬元的荔浦至陽朔二級公路已建成通車;計劃投資3.2億元,全長43.5公里的鹿平公路荔浦段二級水泥公路正在建設中。全縣實現了鄉鄉鎮鎮通柏油公路,縣鄉開通了程控電話、BP機和移動電話,開通了至桂林、柳州、梧州的光纜系統工程,荔浦縣成為廣西通訊最先進、最方便的縣之一;投資1000多萬元,日產3萬噸飲用水的縣第二自來水廠己建成供水;縣城舊城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主要街道硬化率達98%。縣城新開發8個商住小區,已完善了道路、供電、供水、排水、通訊、環保、綠化等配套建設。投資8000多萬元的以溫泉山在、民航度假山莊、荔浦賓館、東方賓館、中銀賓館為代表的一批多功能的高檔賓館已投入使用;新興的“朝陽產業”工程旅游業蓬勃發展,全縣初步構成了“七星伴月”的旅游框架。豐魚巖旅游度假區己晉升為省級旅游度假區,并被國家旅游局列為中國旅游地。1998年,全縣接待游客61.4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9萬人次,旅游收入5593萬元。投資2000多萬元,長5.1公里、寬5O米的商業新街一期工程已經竣工。
1997年完成了柳州至荔浦22萬伏高壓輸電線路變電中心的建設。投資1.3億元的廣西重點工程--荔浦長灘電站大壩主體工程已砌至28米高程。改革開放以來,荔浦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努力改善投資環境,筑巢引鳳,使經濟得到穩步、健康發展。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現價,下同)25.5億元,比十一屆三中全會前的1978年增長8.92倍,年平均增長12.16%;農民人均純收入2943元,比1978年增長36.7倍,年均增長19.9%。“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面對時代的挑戰,荔浦將面向新世紀,努力實現改革與發展的新跨越。一是強化農業基礎,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二是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制和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三是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促發展;四是加快以旅游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的發展;五是狠抓財源建設,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六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為實現改革與發展新突破創造良好環境。
東方風來滿眼春。在改革的春潮中,荔浦縣各族人民正以勤奮求實,拼搏奮進的姿態,濃墨重彩地描繪著荔州大地錦繡前程。荔浦在崛起,荔浦在騰飛,明天,這顆鑲嵌在桂東北大地的明珠,必將更加燦爛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