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港江南工業園區管委會在自治區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貴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市委“六靠”工作思路為工作指導,抓住產業轉移機遇,充分發揮園區優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創建承接平臺,整頓機關作風,增強行政效能,優化投資環境,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園區經濟和貴港市工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園區2007年完成工作情況。
經濟增長邁上新臺階。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04414萬元,工業增加值54523萬元,稅收6845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79.97%、71.08%和81.85%;園區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的12%和10%還多,園區經濟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勁的發展態勢。
項目建設呈現新景象。新入園開工項目8個,合同投資總額52057萬元,分別完成了自治區下達年度任務的133.33%和115.68%;其中已竣工投產項目2個,超億元以上項目2個;入園項目全年實際投資50412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順利完成自治區各項任務指標。今年共投入資金14548萬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自治區扶持資金1800萬元,當地市財政配套4074萬元,業主自籌資金8674萬元。共平整土地1800畝,鋪設排水管道8600米,建成供電線路5800米,修建道路4863米,建成標準廠房7.13萬平方米(在建和已簽訂協議建設標準廠房面積達到了119萬平方米),提前和超額完成自治區和貴港市下達園區的各項任務指標。
二、園區2007年工作的兩大亮點。
(一)以加快建設標準廠房為突破口,促進園區各項工作穩步推進。
園區目前在建和已簽訂協議建設的標準廠房面積達到了119萬平方米,突破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要建設100萬平方米的奮斗目標,為貴港市更好更快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創造了有利條件和創建了堅實的平臺。
今年1月16日,陸兵主席在全區園區建設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推進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要引導民營企業投資工業廠房建設,推進‘工業地產’,進行‘筑巢引鳳’和‘二次招商’”。今年4月份全區產業轉移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要加快工業標準廠房的建設,更好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為更好地貫徹會議精神,落實市委“六靠”工作思路,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標準廠房的建設要力爭突破100萬平方米的奮斗目標,園區管委會把建設標準廠房作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平臺和促進工業園區經濟的突破口和重點來抓,利用貴港市勞動力密集和資源優勢,大力建設標準廠房,“筑巢引鳳”,提高土地集約用地,增強產業轉移的承載能力,使標準廠房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今年以來,園區先后優先安排了標準廠房建設用地755畝,興建標準廠房項目6個,面積達119萬平方米,投資總額9.6億元,超額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標準廠房建設要達到100萬平方米的奮斗目標。其中建設面積超過30平方米的有兩家,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有三家,使貴港市的標準廠房建設規模名列廣西各工業園區的前茅。
為了加快推進標準廠房建設,園區管委會采取多渠道融資辦法,廣泛借助社會資本的力量,發動本地工商界知名人士、民營企業家投資建設標準廠房。市工商聯會長吳小龍就牽頭組織七家房地產企業聯合投資建設1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貴港星輝物業公司、廣西天驕物業投資有限公司、廣西華怡投資有限公司、廣西緣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廣西安達物業建設有限公司等五家興建標準廠房項目也都是由企業投資的。同時,為了減少投資商的投資風險,營造親商、安商的氛圍,市領導和工業園區的領導親自外出招商引資,幫助企業尋找標準廠房租賃客戶;鼓勵企業多渠道、多方位地到東部地區尋找合作伙伴,以確保標準廠房建設的風險降到最低。目前天驕公司所投資的標準廠房已和國內服裝知名品牌的廠商達成了租賃的意向性合同。標準廠房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投資企業的投資初始成本,吸引了眾多東部密集型企業轉移到貴港市落戶。如年生產出口皮鞋800萬雙的貴寶鞋業(臺商企業)租用星輝物業剛建成的廠房,今年3月份簽約,4月份投產,前后僅一個多月的時間。玖興電子公司(臺商企業)今年6月份簽約,8月底就投入了試生產,也只用了一個月多的時間。很多意向租用標準廠房的商家正在等待廠房的建成,標準廠房的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建設好標準廠房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也是園區認真貫徹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重要精神的重大舉措。
(二)盤活和整合土地資源,強強聯手,把園區做大作強。
工業用地不足是當前工業園區發展普遍存在的一個瓶頸問題,江南工業園也不例外。由于歷史的原因,一方面是園區有相當一部分的基本農田,一方面歷史上農民星羅棋布的民營建筑,給園區的發展帶來很多困難,也使發展的空間很少。對此,園區管委會的做法是不等、不靠,主動出擊,盤活園區閑置土地,整合市轄區內國有土地,采取合作共贏,強強聯手和一園多區的策略,突破了園區原有格局,建立了多家新的分園,確保了園區做大作強和可持續發展,這對今后貴港的工業經濟的發展將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是清理和盤活園區閑置的760畝土地。原貴港鎂業公司,位于園區規劃范圍內,占地760畝,該公司1997年上馬,當年就倒閉,公司資不抵債,資產負債達到163.7%,而廠區土地隨著公司下馬后閑置長達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國資委等有關部門的配合下,園區經過深入調查研究,采取了向債權人收購公司抵押債權的辦法,將鎂業公司閑置的土地產權收歸園區,這樣既清欠了不良債權,盤活了資產,更重要的是盤活了土地資源,解決了園區項目用地的緊張局面。目前,760畝土地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張施工當中,已經初步落實了項目6個,合同投資額達5億多元。
二是與廣西農墾局合作,整合市轄區內農場土地資源,開發高新技術產業園。根據2006年市人民政府與區農墾局簽定的合作備忘錄,充分地利用農墾系統充足的土地資源,由園區與廣西農墾局和港北區政府共同合作,開發江南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產業園總體規劃占地面積5.6萬畝,分東區和西區。產業園總體規劃于8月3日通過了自治區專家組的評審。產業園一期開發5600畝,目前已經完成道路的規劃、設計、以及部分地質勘探工作。首期投資4900萬元的基礎設施工程將于2008年年初開工建設。產業園目前已落實用地指標573畝,首批擬入園項目正在進行積極的洽談中,已立項的項目和已基本落實建設用地的項目有4個,合同投資總額3億多元。
三是與市林業局和覃塘區政府合作,利用林場的土地資源和木業資源,開發林產品加工區。根據市委市政府有關指示精神,江南工業園依托市林業局覃塘林場的土地資源優勢,與市林業局和覃塘區政府合作,設立江南工業園區覃塘林產品加工集中區。加工區總體規劃用地2000多畝,一期開發900畝。目前,一期基礎設施建設已投入資金358萬元,修建道路1300米。加工區現有企業5個,兩個是今年新開工的項目。
三、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思想,增強黨的凝聚力,積極開展各種學習活動,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
在園區黨委的統一安排下,園區干部職工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種各樣的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年初,園區黨委制定了中心組學習計劃,園區領導親自帶頭學習,并且按照計劃組織干部職工開展各種各樣的學習活動。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園區工委書記蔡錦軍在多次的會議上強調要加強園區干部隊伍建設,他說,作為園區的干部,在做好工作的同時,不要放松政治理論學習,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堅強的黨性,要樹立正氣,抵制一切不良風氣的影響。園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閔貴榮每次中心組學習活動,都親自主持,對學習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一年來,園區管委會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了黨的十七大精神,學習了市委的“六靠”思路,同時結合園區實際,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了自治區關于加快東部產業轉移,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要求干部職工學習和熟悉貴港投資政策,不斷增強業務水平。針對學習,園區制作了專題學習板報兩期,開辟了學習園地。干部職工都做了學習筆記和撰寫了新的體會。通過學習,園區干部職工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精神風貌有了很大的改變。
(二)上級關懷,領導重視是園區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區黨委、區人民政府長期以來一直關心和支持園區的建設,2006年和2007年連續兩年累計給了2800萬元的專項基礎設施扶持資金,區黨委劉奇葆書記、區政府陸兵主席等自治區有關領導還多次到園區指導工作。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視園區建設,在貴港這么一個吃財政飯的地市,2006年和2007年克服各種困難先后擠出3000多萬元,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市委賴德榮書記、唐成良市長多次在各種會議上作出重要指示,即使砸鍋賣鐵,也要把園區的基礎設施搞好;分管領導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蔡錦軍、張南副市長不但對園區建設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作出多次批示,還定期召開有關會議,及時解決園區建設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工業園區工委書記蔡錦軍更是對園區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不但每周召開一次工作例會,落實任務,明確工作方向,而且親力親為,深入園區一線解決實際問題,帶領全體員工克服困難,開拓進取,確保了園區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正是在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在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園區的各項工作才得以穩步順利推進。
(三)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好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是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前提。實踐證明,園區的基礎設施是否完善是園區能不能引進項目,留住項目,加快發展的關鍵。今年,在完善一期開發區(1772畝)基礎設施的同時,根據園區發展需要,園區利用自治區扶持資金和市里的配套資金,開發了二期A區、C區和林業加工集中區,總投資約3000萬元,平整土地1000多畝,其中A區開發建設用地275畝,C區開發建設用地803畝,基礎設施的各項工程正在緊張施工當中。同時,高新技術產業園和林產品加工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也將于明年年初全線開工建設。
(四)積極、多渠道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貴港市非常重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營造全員招商的氛圍,出臺有關政策,獎勵在招商引資方面有貢獻的部門和個人。因此在這樣的環境下,園區主要采取特色招商和資源招商。一是利用市轄三區和相關部門領導出外招商引資的資源,把外商引進來。如上半年引進的8個項目中,就是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洽談或指導部署引進的,如香港福建客商投資的環洋排氣管制造項目、浙江客商投資金弘、亨利來、柳橋等羽絨深加工項目。二是利用港南區“全國羽絨之鄉”的資源優勢,與港南區合作,引進了浙江省金弘、亨利來、柳橋、廣盛等四個羽絨深加工項目,很好地解決了港南區長期以來羽絨原材料充足但效益低下的局面。
(五)強化管理,優化服務,促進和發展園區各項工作。
一是建立責任制,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進度、工程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等指標分解到組,落實到人,并與管委會簽訂責任狀,上交風險抵押金,獎罰分明,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二是結合作風效能建設活動,建立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等一系列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提高服務質量。三是加強領導,對每一個企業、項目都落實一名管委會領導全程跟蹤及時解決企業和項目建設遇到的問題。對所有投資項目的立項、注冊、環評、報建、土地使用權證等一切報批手續實行全程跟蹤和代辦服務,使投資者感受到園區良好的投資氛圍,確保已經入園的企業盡快開工建設,早日達產達效。管委會經常到園區召開相關的專題現場會,現場及時解決問題,如及時解決亨利來羽絨公司消防設施規劃問題,金弘羽絨制品公司供水不足問題,泰竹木業、富源生物柴油項目用地問題,鎂廠搬遷問題等等。真正做到“一切為企業服務、一切為園區著想”,努力營造“親商”、“安商”的良好投資軟環境。
四、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建設資金嚴重短缺。
1.二期基礎設施計劃投資3000多萬元,除自治區扶持1800萬元外,尚缺口1200多萬元。
2.與農墾局和市林業局等合作開發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林產品加工區,第一期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目前正處在籌建和啟動階段,高新技術產業園一期開發5600畝,首起道路基礎設施西三路和西六路工程預算4900萬元,啟動資金有待落實,希望政府能給予專項扶持資金。
3.標準化廠房建設規模大,進度快,但部分業主碰到了資金后續不足的困難,希望政府能給予政策上的優惠和資金補貼,減免投資者相關的稅費,同時建議成立相應的擔保公司,為園區投資者提供資金來源。
(二)園區經濟總量仍偏小,基礎設施仍有待進一步改善。園區經濟總量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排在全區工業園區中等水平,但經濟總量仍然偏小。主要原因是項目規模不大,高新產業比重不高,高附加值項目偏少,拳頭產品、產業鏈尚未真正形成等。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相對全區來說還是相對落后。園區管委會承諾完成“三通一平”,由于資金問題,實際上“一平”基本上是由業主完成的。園區的整體排污設施嚴重滯后,遠不能滿足園區發展和入園企業的需求。
(三)園區管理待進一步加強。隨著園區入住企業的不斷增多,園區開發不斷擴大,園區內治安、服務、環衛、企業統計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園區規劃范圍內,未經園區批準,亂搭亂建情況還十分嚴重,希望政府協調有關部門,加強園區的管理工作。
五、2008年主要思路。
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圍繞市委“六靠”工作思路,結合園區實際,提出園區2008年工作思路。
(一)經濟指標進一步提升。2008年園區經濟各項指標總體要比上一年增加20—30%。
(二)做好園區的科學規劃。以江南工業園區為主體,整合三區和區農墾局、市林業局資源,合作開發工業集中區,逐步形成產業集聚群,形成三區既依托江南工業園區這個母體,又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工業集中區這樣的一個“一園多區”的格局。
(三)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創建良好的投資硬環境。2008年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入資金近1億元,重點完成園區三期3600畝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高新技術產業園首期5600多畝以及林產品加工區900多畝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繼續推進二期A區、C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
(四)繼續加快標準廠房的建設力度。2008年計劃建成標準廠房60-80萬平方米。園區要為在建的項目創造寬松環境和提供優質服務,督促和幫助業主按期完成廠房的建設,做好廠房的招商租用工作,為業主解決后顧之憂。同時通過各種努力,協調有關部門,為業主籌措建設廠房后續資金創造一切有利條件,繼續引進有實力的企業投資興建高檔次高規格的標準廠房。
(五)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按照園區產業規劃布局,有針對性地引進上規模,低污染的項目,同時,重點為標準廠房引進加工貿易電子類項目。2008年目標是引進并開工項目13個以上。
(六)整頓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為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工作。繼續落實“三項”制度,提高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盡一切努力為入園企業做好各項服務和協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