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甘肅渭源縣一鄉村小學的學生結伴摸黑上學。(資料圖。記者楊登峰攝)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記者張曉松)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是政府的法定責任。然而,審計署3日發布的1185個縣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結果顯示,部分地區片面將辦學規模和學校數量作為調整的主要依據,搞簡單“撤并”或“一刀切”,苦了眾多農村娃。
上學要走5公里
審計調查的1185個縣中,2006年至2011年,有70%的縣學校平均服務半徑有所增大,其中:初中、小學的服務半徑增幅分別為26%、43%,平均達到8.34公里、4.23公里;特別是西部地區270個縣的初中、小學服務半徑增幅分別為47%、59%,平均達到14.35公里和6.09公里。
重點抽查25127個學校的1257.63萬名走讀生中,有4%的學生上學單程要徒步3公里以上,其中10.03萬名要徒步5公里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山區或丘陵地區,上學路途消耗體力大,導致學習和在校活動時間相應減少。
700多輛校車年檢不合格
學校離家遠了,如果配上校車也很方便。但安全是否有保障呢?
審計重點調查1185個縣的25127所學校中,至2011年底,有288個縣的1702所學校配置了校車,一定程度緩解了上學路程遠的困難。但是,這些學校配置的全部9639輛校車中,8%年檢不合格,5%駕證不相符,35%未配備專職管理人員,22%未配備逃生錘等安全設備。
同時,上述學校中還有41.26萬名學生自行包租社會車輛上學,由于監管難度大,這些車輛往往車況差且超載嚴重,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隨機抽查的2944輛包租車輛中有34%存在超載問題。
大量寄宿生兩人一床
學校離家遠,校車不安全,住宿條件怎么樣呢?
2011年,此次審計重點調查的學校共有553.91萬名學生提出了寄宿需求,但這些學校的宿舍僅能滿足84%的需求。
部分學校宿舍還存在空間擁擠、條件簡陋以及管理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抽查的12533所寄宿制學校中,有919個縣的4515所學校生均宿舍面積未達到國家規定的3平方米標準,涉及寄宿生185.56萬人;538個縣的1601所學校存在“大通鋪”或兩人一床等現象;878個縣的4990所學校的學生宿舍樓內未配備廁所等設施;還有8113所學校無學生宿舍管理人員或由授課教師兼任,780所學校在周邊3公里以內無醫療機構的情況下也未配備專職醫護人員。
此外,有919個縣的5655所小學還有49.41萬名一至三年級低齡學生寄宿,不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也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輟學人數增加一倍
布局調整帶來部分農村地區學生上學路途變遠,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也相應增加了。
審計走訪的7.2萬名乘車就學的走讀生年人均上學交通費支出839元,比布局調整前增加390元,其中交通費支出占其家庭年均收入10%以上的有1.25萬人;走訪的19.99萬名校內寄宿生年人均食宿費支出1658元,其中食宿費支出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0%以上的有3.36萬人;走訪的3.28萬名校外租房家長陪讀學生年人均費用支出8046元,占其家庭年均收入的36%。
受就學距離遠和負擔重影響,一些地區學生實際輟學人數上升幅度較大,重點核實的52個縣1155所學校,輟學人數由2006年的3963人上升到2011年的8352人,增加了1.1倍。
出現大批“百人班”
由于一些地區在布局調整過程中片面追求縣鎮集中辦學規模,使現有生源大量向縣鎮學校集中,造成這些學校教室等教育資源難以滿足需要。
從抽查的情況看,有1774所縣城和鄉鎮所在地學校存在擠占音樂、美術、實驗等專用教室用于其他教學問題,有2140所縣城學校的7.51萬個班學生規模超過國家規定的50人,其中654所學校的2.36萬個班為65人以上的特大班,352個班甚至超過了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