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跨境理財通頒布試點細則后,互聯互通又迎來新的重磅消息!
9月15日,央行與香港特區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發布聯合公告,宣布債券“南向通”將于2021年9月24日正式上線。
“南向通”是指內地機構投資者通過內地與香港基礎服務機構連接,投資于香港債券市場的機制安排,“南向通”將為內地機構投資者提供進入香港債券市場的便捷、安全的投資渠道。2017年7月,債券“北向通”已經開通,允許海外投資者在無需開立境內托管賬戶的情況下即可投資中國在岸債券市場。
同日,央行還發布了《關于開展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南向合作的通知》(“通知”),規定“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南向通”跨境資金凈流出額上限不超過年度總額度和每日額度。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開展債券通“南向通”以實現債券市場全面雙向聯通,將推動兩地金融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的新里程碑。
QDII和RQDII均可參與
根據通知,符合央行要求的境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南向通” 參與境外債券的發行認購,并投資境外發行并在香港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所有券種。香港金管局副總裁劉應彬介紹指,新開通的金融基礎設施連接模式在初期會先開通人民幣及港幣債券,稍后逐步擴展至其他幣種。
交易對手暫定為香港金管局指定的做市商,劉應彬表示,將在數日內公布指定做市商名單,待“南向通”運作順暢后,還會逐漸加入更多做市商。
可以通過“南向通”參與境外債券投資的境內投資者暫定為央行2020年度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的41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不含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與農村金融機構),根據香港金管局,這41家中外資機構包括匯豐、渣打、花旗、中行、工行、建行、招行等。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和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也可通過“南向通”開展境外債券投資。
央行表示,“南向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與香港合作的又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內地機構投資者擁有更多的投資渠道,有利于穩步推動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有利于支持香港提升競爭優勢,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參照“北向通”的安排,“南向通”在起步階段先開通現券交易。在投資所使用的幣種上,境內投資者可選擇使用人民幣或外匯參與“南向通”,但相關資金只可用于債券投資。“南向通”通過在交易、托管、結算、匯兌等各個環節的設計,實現資金閉環管理,并通過交易托管數據報告等方式,強化穿透式監管與監測。
央行強調,境內投資者不得通過“南向通”非法套匯。使用人民幣投資外幣債券的境內投資者,可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辦理外匯資金兌換和外匯風險對沖業務,投資的債券到期或賣出后境內投資者不再繼續投資的,相關資金應匯回境內并兌換回人民幣。
“‘南向通’的推出是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一個新里程碑。”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相信“南向通”將進一步推動內地金融市場雙向開放,促進香港債券市場蓬勃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目前,“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境內投資者可以自主選擇通過境內債券登記結算機構或境內托管清算銀行托管其債券資產。
外資持債規模達3.8萬億
2017年7月,根據中央部署,央行與香港金管局先行推出了債券“北向通”,在QFII、RQFII和銀行間債券市場直接投資(CIBM Direct)之外,為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在岸債券市場交易提供更為便捷的新渠道。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北向通”開通至今四年多,運作一直平穩有序,獲得國際投資者廣泛認可,通過香港投資內地債券。既為內地金融市場引進大量資金,也為香港金融機構帶來更大機遇。過去4年間,“北向通”累計吸引超過2700個境外投資者參與,“北向通”的成功經驗,為開展“南向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中國金融開放深化,過去幾年,全球三大主流國際指數——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旗艦指數和富時羅世界國債指數相繼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中,中國在岸債市對海外資金的吸引力也不斷增強。
“北向通”開通前,境外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約為8500億元。截至目前,這一規模已經達到3.8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40%,同期內日均成交額從15億元增加到約260億元,增加超過17倍。其中,“北向通”的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約1.1萬億元,四年來累計成交量為12.3萬億元。全球前100大資產管理機構中,已有78家機構參與進來。
推動香港債市發展
相比股票市場,香港的債券市場一直被認為發展相對緩慢,不過根據國際資本市場協會(ICMA)的研究報告,以債券發行的安排與執行活動為指標,香港是亞洲區安排國際債券發行最具規模的中心,占2020年亞洲國際債券發行額的34% (按安排量計為1,960億美元)。在安排首次債券發行方面,也明顯領先于其他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占亞洲市場的75% (180億美元),高于新加坡(9%)及英國(5%)。
余偉文認為,“債券通”將有助吸引更多境外及內地投資者以及發債人來港進行債券業務,為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系統)發展成為亞洲區的國際中央證券托管機構提供契機。
“南向通”的宣布,對香港債券市場來說,也直接意味著新增流動性,將有助推進香港的一級和二級債券市場發展。
“離岸債券對尋求多元化投資組合的內地投資者具有相當吸引力,預計隨著市場不斷發展,會吸引更多全球各地的債券發行人在香港發債。”匯豐資本市場業務大中華區業務主管陳紹宗透露,匯豐正全速準備“南向通”的服務開通。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開通債券通“南向通”將會擴大互聯互通計劃下的產品類別,一方面為合資格的境內投資者提供有效渠道作多元化資產配置,也為香港金融業帶來龐大機遇。南向交易的開通將進一步突顯香港連系內地資金及國際市場各類產品的獨特功能,不僅能提升香港作為發債平臺的吸引力以及提升在港發行的債券的流動性,更能進一步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最后附上投資者關心
的問題和央行的官方回應:
一、“北向通”上線已有四年,運行情況如何?
2017年7月,按照中央部署,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香港金融管理局,與各方共同努力,推出了“北向通”。
“北向通”開通前,境外投資者持有我國債券約為8500億元人民幣。截至目前,這一規模已經達到3.8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超過40%。其中,“北向通”的境外投資者持債規模約1.1萬億元人民幣,四年來累計成交量為12.3萬億元人民幣。全球前100大資產管理機構中,已有78家參與進來。
實踐證明,“北向通”運行平穩高效,已經成為境外機構入市的重要渠道,交易日趨活躍,兩地監管合作順暢,社會各方反響良好。特別是,“北向通”既注意采取多級托管等國際通行做法,切實便利境外機構“一點接入”,又充分考慮我國國情,以穿透式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安排,有效支持監管和風險防范。
二、當前推出“南向通”的主要考慮有哪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金融改革開放任務落實到位,根據國際經濟金融發展形勢變化和我國發展戰略需要,研究推進新的改革開放舉措,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
2017年,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南向通”未與“北向通”同步開通。四年來,人民銀行始終關心關注香港債券市場發展,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一直保持密切溝通,共同積極研究“南向通”可行方案。
按照中央決策部署,適時開通“南向通”,一是有利于完善我國債券市場雙向開放的制度安排,進一步拓展了國內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配置資產的空間;二是有利于鞏固香港聯接內地與世界市場的橋頭堡與樞紐地位,助力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三、“南向通”的整體運行框架是什么?
目前,內地金融機構可以自主“走出去”配置全球債券。“南向通”沒有突破內地與香港現行政策框架,主要是通過加強兩地債券市場基礎服務機構合作,為內地機構投資者“走出去”配置債券提供便捷通道。“南向通”的可投資范圍是在境外發行,并在香港市場交易流通的債券。起步階段,“南向通”先開通現券交易。
與“北向通”一樣,“南向通”也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名義持有人制度安排。內地債券登記結算機構、托管清算銀行通過在香港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的方式,為內地投資者提供債券托管結算服務。
四、現階段參與“南向通”的機構有哪些?
內地投資者暫定為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度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中的41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不含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與農村金融機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和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也可以通過“南向通”開展境外債券投資。交易對手方暫定為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定的“南向通”做市商。
為“南向通”提供債券登記、存管、托管、交易、結算、清算等基礎性服務的機構包括兩地相關金融基礎設施和托管清算銀行。其中,金融基礎設施包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銀行間市場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交易及結算有限公司、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首批境內托管清算銀行為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
五、“南向通”如何管理跨境資金流動風險?
“南向通”通過在交易、托管、結算、匯兌等各個環節的設計,實現資金閉環管理,并通過交易托管數據報告等方式,強化穿透式監管與監測。
額度管理方面,根據《通知》,“南向通”跨境資金凈流出額上限不超過年度總額度和每日額度。目前,“南向通”年度總額度為5000億元等值人民幣,每日額度為200億元等值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對“南向通”年度總額度和每日額度進行調整。
參與“南向通”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仍遵守現行管理規定,相關跨境資金凈流出額不納入“南向通”相關額度使用情況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