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位于貴州中部偏西,地處烏江上游支流六中河與三岔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縣城距省城貴陽157公里、畢節144公里,總面積2868平方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縣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氣溫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時,無霜期327天,屬亞 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轄32個鄉(鎮)、561個村、28個居委會、4810個村民組;2003年末總人 口92.3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48.07%。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7.96億元,財政收入14998萬元,糧食總產量26.20萬噸,農民人均占有糧食321公斤、人均純收入1341元。
織金歷史悠久。秦屬巴郡,漢屬群舸郡,為仡佬族世居之地; 晉以后彝族入主,至唐為暉州;宋、元、明為毗那;清為平遠州;民國三年改稱織金。
織金山川秀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境內溶洞遍布,有“溶洞王國”之稱。距縣城22公里的織金洞,有“天下第一洞”之稱,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四十佳之一,獲“國家地質公園”稱號,是貴州建設西部旅游黃金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距織金洞1.5公里的恐龍谷,以其洞中有洞、橋上有橋、水上有水的奇絕景觀而被國際著名的地貌學家威廉姆斯譽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觀”,2001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家水利風景名勝區之一。距織金洞3公里的東風湖長37公里,是一個兼有三峽的壯觀和桂林的秀麗的高原平湖。距東風湖25公里的洪家渡水電站,可蓄水49億立方米,水庫面積達80多平方公里,將與恐龍谷、東風湖連成一片,成為融湖光山色、峽谷風光為一體的神奇組合。縣城古有72泉,享有“小泉城”美譽,城郊有樓亭錯落、綠樹掩映、古樹覆蓋、形似木魚的魚山和素有“東寺晚鐘”美名的東山,縣城內外的“八大景”、“八小景”令人賞心悅目。
織金人杰地靈。織金人士晚清重臣丁寶楨、礦務大臣諶湛溪、地質學家丁道衡等, 曾以各自的政治遠見、學術造詣、參政業績而蜚聲海內外。其中:
晚清名臣丁寶楨以智斬安德海、治理黃患、修復都江堰、改革鹽政等名震國內。縣境內古寺、古墓、古橋、古塔等112處,縣城內達70多處,其中,位于縣城中心的財神廟和三甲保安寺極具歷史價值,正申報“國保”。縣城為貴州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織金資源豐富。國家投資興建的洪家渡、引子渡、東風水電站是西部大開發拉開序幕的地方。儲量大、品位高的礦產有煤、磷、重晶石、鐵礦、鋁釩土等26種。其中:低硫、低灰、高發熱量、熱穩定性較好的優質無煙煤儲量129億噸,占貴州省總儲量的20%以上,可開采量104.5億噸,屬“織納煤田”的主體部分,有“西南煤海”之稱。煤炭含硫量為1.5%左右,灰份14%左右,發熱量7500大卡以上,灰溶點1250℃以上,水分5%以內,經加工、煤灰粒度為5—50mm,適宜多種化工及工業用煤,是貴州省“西電東送”電源點之一和重要煤化工基地。磷礦儲量13.48億噸,占貴州總儲量的54.4%。 大理石儲量191億立方米。重晶石儲量2000多萬噸。鋁釩土儲量967萬噸。其它各類礦產品儲量也極為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織金是“中國竹蓀之鄉”,清香型紅托竹蓀馳名中外,是全國最大的竹蓀制種基地、生產基地和貿易基地。隨著“西電東送”工程洪家渡、引子渡電站的實施,織金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全縣出境公路等級逐步提高,通鄉通村公路全面改善,油路通車里程全區第一;并入國家電網的農網改造一期工程結束,固定電話用戶2.21萬戶,移動電話用戶1.38部/百人。全縣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政通人和。
2004年,織金縣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5.02億元,完成鄉鎮工業產值10.3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5.33億元,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4.25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3.03億元,上繳稅收0.41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