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山縣城江淮北路,十多年前大拆,說是要大建;十多年后依舊殘垣斷壁,沒有人修,也沒有人管。群眾訴苦:備受艱難,苦不堪言;有關部門說:沒有辦法,沒錢。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誰來管?何況,這一拆就是十多年,這沒修也是十多年。而在羅山縣城,但見棟棟高樓林立,條條道路寬敞。何況,如今的江淮北路,依然是羅山縣的“主干道”,為啥沒人修?為啥沒人管?
群眾呼吁:僅剩千余米的江淮北路,為啥恁難修?
“江淮北路最北那一段,僅剩一千多米了,現在仍然是老樣子,照舊沒修。”
1月8日,羅山縣江淮北路附近的群眾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早就反映的那段道路的面貌依舊,懇請記者前往采訪予以監督。
早在2011年5月6日,本報就收到來自江淮北路附近姚灣村群眾的一封來信:
“我們家門前的江淮北路,從2000年就說要修,先是很快把我們路邊的房子拆了,至今已有10多年了!可是門前的路還是坑坑洼洼,慘不忍睹。我們多次向上級反映情況,都沒有得到解決!”最近,我們在網上搜索到來源于政府網2010年8月7日發布的羅山縣江淮北路改造建設項目招商信息如下。
項目背景:江淮北路北起北環路,南至縣法院,全長約1323.3米,寬40米。
建設內容:一是擬建道路1323.3米,寬40米。電力、通信、路燈、給供排水、光纜等配套設施。二是與修路的同時開發建設商住樓。
投資規模:總投資約9000萬元人民幣。
合作方式:獨資或合資。配套優惠政策:投資商可享受羅山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承辦單位:羅山縣建設局。
到這時候我們才明白,羅山縣建設局原來把江淮北路當做一種投資要轉讓給開發商!我們真的不明白,難道修一條僅剩千余米的公路,十多年的時間還不夠用嗎?我們懇請羅山縣盡快修好江淮北路!
十多年過去了,還在招商?也難怪群眾多次向上級反映并求助于黨報進行監督了。是故,記者于今年1月8日趕赴羅山縣進行采訪。
記者調查:千余米江淮北路確實難行,垃圾如山,很是“傷人”
1月8日17時許,記者從羅山縣江淮南路(原為羅山至息縣的219省道)北去,半小時后趕到羅山縣法院附近。途中經縣婦幼保健院、城關鎮政府、縣法院,這些單位都是對著雙向四車道寬闊平坦的大馬路。然而,當臨近了羅山縣老年人公寓時,一大堆五顏六色的垃圾立即映入眼簾,更有大堆大堆的建筑垃圾從寬闊平坦道路的斷頭處向北延伸,南北路段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路東的殘垣斷壁,一目了然,一位年輕的彭姓群眾告訴記者,這房子是1998年左右被拆的(見圖①)。
天黑了,記者從路的西邊北去,車輛開始扭擺,車燈也在顛簸起伏中搖曳。夜幕下的江淮北路,坎坷難行,大堆大堆的垃圾在車燈下格外礙眼。記者經過羅山縣光榮院時,再見殘垣斷壁,復睹垃圾成堆,又經道路坎坷,直到相交北環路(原為312國道)而去。
翌日(9日)上午9時許,記者從北環進入江淮北路南去,霧霾中記者發現,沿途的路雖然不寬,但還能走,硬化了的路面好像已經有些年頭。
路邊一個地方,大門緊閉,兩尊獅子蹲守大門兩邊。一打聽,這里原來是縣技術監督局,就因為道路問題而搬走。過了羅山縣工業氣體供應站后,道路坎坷嚴重,時有坑洼出現。
中午時分,記者再至羅山縣光榮院。院內干凈整潔,但大門外正對著一處殘垣斷壁,很不雅觀。光榮院里的老人們說,出門很不方便,看著也不舒服。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人說,就因為這一百多米的路(從羅山縣光榮院到羅山縣老年公寓約有150米),出門坐出租車還得多加一塊錢。
天依然灰蒙蒙的,道路附近姚灣和三里灣村的幾位群眾說,整天看著這些被拆的房子和坎坷不平的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們說,路上和路邊的垃圾很多都是從城里拉來的,縣里年年說修又年年不修,群眾很苦。雨天道路泥濘,更是難走,沒辦法,只有自己墊。有群眾告訴記者,橋北原來都沒修,前兩年法院協調了有關部門,僅往北修了200多米。他們多么希望有關部門也能為廣大群眾協調協調,早日修好這僅剩1000多米的江淮北路。
記者離開時,一位年輕人告訴記者,每當他站在寬闊平坦的江淮北路上,看著還沒修僅剩千余米的江淮北路(見圖②),心情如同這霧霾一樣,沉甸甸的,真不知道羅山縣的領導和有關部門是咋想的。真的沒錢嗎,你往行政路那邊去看看就明白了。何況,沒錢就別拆呀,起碼不該往那兒倒垃圾吧!
羅山縣住建局說,千余米江淮北路沒有修的主要原因是建設資金缺乏
14時許,記者去縣委欲采訪有關部門,縣委有關部門讓直接去找羅山縣住建局,并有人說沒錢咋修?
記者站在縣委大樓的門口,俯瞰縣委大院和遠眺馬路對面,頗顯遼闊與壯美。特別是那一望無際般的廣場,讓人十分愜意。
記者離開縣委西去,行政路兩旁仍然是大樓林立,諸多花園式單位十分壯觀。15時許到羅山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見到了辦公室的閔主任,說明情況后,閔主任答應于1月11日前給予答復,說明情況。果不其然,閔主任如約發來電子郵件《江淮北路項目建設情況簡介》。
《簡介》說,江淮路原屬羅山縣至息縣縣際道路穿越我縣城區段(簡稱羅息路),南接龍山大道,北至北外環,全長3103米。因縣城建設的發展,羅息路東移,新羅息路建成后,縣政府依據縣城總體規劃將此區段納入市政道路管理。1998年縣政府對此區段進行分期改造,項目規劃全長3103米,寬40米,雙向4車道。其中:一期江淮中路(龍山大道至北干渠橋,全長1769米)工程于1999年建成通車;二期江淮北路(北干渠橋至北外環)全長1334米,寬40米,項目建設包括道路拓寬、沿路基礎配套設施建設,計劃總投資1300萬元。2011年縣財政投資200多萬元對江淮路北干渠橋至光榮院門口區段240米的道路進行先行改造,由縣公路局振發路橋公司施工承建,當年建成交付使用。剩余區段光榮院至北外環1114米已完成施工圖設計。2012年該項目被列入羅山縣2012年招商引資項目目錄,4月16日在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發布合作建設公告,但是至今沒有合作方。沒開工的主要原因是建設資金缺乏,導致道路建設半途而廢。
目前,縣政府已將此路段納入2013年重點民生工程項目,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開工前的前期調查摸底工作和開工后的協調工作,及早籌措資金,盡快對該區段進行施工。對暫時不能施工的區段,采取一些臨時性的維護措施,并設置必要的交通標志,確保行人和行車安全。
至此,問題好像已經解決。但讓記者記憶猶新的是,附近群眾對這樣的說法并不買賬。他們說,縣里年年說修年年不修,這已經是十多個年頭了,不知道還能被忽悠到啥時候?何況,都修到僅僅剩1114米了,為啥不往北修?因為那兒沒了主要單位和有關部門?因為那兒都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有關單位可以遷走,而世代居住在這里的老百姓能往哪里搬?(文/圖 記者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