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武術歷史淵源可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帶有“武健泱泱乎表海雄風”之稱。西漢勃海郡太守龔遂告示鄉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的故事,記之于《漢書》,傳之于民間,說明當時民風尚武。歷史上舊州鎮作為滄州一帶政治中心,也是武術活動的中心地帶。滄州一直缺乏一個與武術之鄉相配套的一座武術文化博物館、一處武林圣地觀光區,而“江湖武術城”恰好是這一缺憾的填充。江湖武術城內設置:
1、龔遂廳:專設一廳(館)利用雕塑、文字、圖畫等藝術形式展示滄州悠久歷史和久遠武風民俗。
2、鼎甲第:展示、介紹中國武舉制度;歷代武狀元名錄;歷代武狀元之最;滄州武狀元傳略畫像。
3、將帥閣:滄州歷代武職名錄(按照階位高低,元帥、總督、指揮使、總兵、參將、守備、游擊、千總等);滄州歷史上著名的武將(三國張郃、唐代王晙、宋代劉遇、劉廷讓、權邦彥、明代劉燾、馬昂、田樂、徐三畏、李汶、清代哈攀龍、哈國興、民國馬本齋、現代孫毅等人)
4、宗師館:滄州武術門派總數、分布、源流;以門派為單位,介紹各拳種代表人物(吳鐘、王子平、佟忠義、郭瑞祥、馬鳳圖、霍殿閣等)
5、 英俠堂:以年代為順序,介紹各時期著名俠客、鏢師(王環、丁發祥、竇爾敦、孫廷弼、大刀王五等)
6、武英室:介紹建國后為國爭光的我縣優秀武術運動員(王志海、闞文聰、崔文娟等)
7、器械坊:陳列各種武術器械:刀槍劍戟、斧鉞鉤叉等,做到盡可能全,起到科普作用。以及各種訓練器械:石鎖、梅花樁等。
8、 譜籍齋:收藏各種拳譜、劍譜及武林秘籍等(滄州武林門類、拳械技藝豐富,許多拳械套路,經過提煉、改進、創新,獨具滄州特色,著述成書者如《八極拳》、《劈掛拳》等。)以及各種相關圖書影視資料(圖書如《滄州武林志》、《滄州武林精英列傳》等;電影如《滄州絕招》、《武林志》、電視劇如《康德第一保鏢傳奇》等)。
9、龍虎擂:平時設為武術表演場所,展示八極拳、劈掛拳、八卦掌,器械有大槍、花槍、苗刀、六合雙刀、青萍劍、風魔棍等具有本地風格的功夫絕活,表演場館可設在滄縣職教中心院內武館,表演人員為滄縣職教中心“民族武術”專業學生和教練,供游客觀賞及學習。武術節期間,可爭取成為分賽場,聯合舉辦比賽項目。
10、風云莊:以還原一座大型把式房為核心的田園樣本,可設跑馬場、射箭場等參與性、互動性強的游樂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