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是否正常,內循環發展能否順利,主要看中老年人愿不愿意花錢。”
根據央行發布的《2021年一季度金融數據統計報告》,我國住戶存款余額達到了100.12萬億元。按照此前AgeClub研究咨詢團隊的調研結果,銀行業中老年客戶的存款金額占比超過70%。
“真正有錢的是中老年人。”9月10日,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在《中國經營報》觸角人生保障小課堂系列直播課中表示,未來,養老相關產業要著眼老年人需求。但與此同時,所謂“養老產業”絕非“讓大家都到養老院、ICU里面躺著”,“‘996’工作制絕對會把大家拖入老齡化風險的陷阱里”。
“996”、孝文化:老齡產業桎梏
近些年,養老話題總能引發熱議,從養老金空賬的說法,到延遲退休的論調,再到以房養老的猜測。具體到個人,需要儲備多少養老金才能安心養老?
黨俊武的答案是,如果患病,尤其是失能,花銷無法計量,甚至可以說永遠不夠;如果身體健康,就不需要花太多錢。
“現在總在談‘大健康是未來新的產業’,將來會有多少產值。”在黨俊武看來,大健康產業是新賽道,但“絕不是讓大家老了之后都到ICU、養老院里面躺著”。相反,真正的健康產業是“如何讓人在年輕時就保持好的身體,然后持續到老”。
為此,黨俊武指出,“996”工作制不但違法,更會把中國拖入老齡化風險的陷阱。“我國正處于爬坡階段,但我們的現代化不能走歐美、日本的老路子。”換句話說,我們不能用身體換錢,然后再用財富去換健康。
除“996”工作制以外,另一個不利于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在于我國的孝文化。黨俊武提及,以日本為例,日本老年人希望能多存一些錢,等自己老了,拿這筆錢讓子女好好孝敬自己,“也就是把自己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這便是日本“低欲望社會”的成因之一。
黨俊武坦言,中國亦然。“大家算一筆賬,如果讓父母節省開支,該享受的不享受,結果導致患各種疾病,用于疾病的花銷會比他們省下來的更多。”為此,黨俊武提倡,應該在老齡社會條件下重新思考新孝道,鼓勵父母花錢,“如果他們在保持身體健康和長壽的同時還留有結余,也是好事”。
“對于整個民族而言,年輕一代需要在精神上斷奶,靠自己獲得幸福,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惦記老年父母的錢上。”黨俊武表示。
跳出狹隘,把握老齡社會機遇
毋庸置疑,人口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系統性的。但在黨俊武看來,與其糾結影響,不如著眼機遇。
“目前,三大產業的供給基本上都是按照年輕社會的理念來設計的,但現在的問題是,老年人口數量在增長,他們的需求沒有被看到。”黨俊武坦言,這是商家的失敗,是商業理念的問題。
如何把握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發展機遇?
首先是農業。在黨俊武看來,過去,農業發展靠資本、技術、土地相結合,以追求產量為主。未來,既要考慮產量,更要考慮安全,“這也是習總書記提到的‘新生態革命’理念”。
此外,黨俊武還認為,鄉村振興戰略也是一個機會。“現在投身養老產業的人總把目光局限于養老床位,養老服務,這是非常狹隘的。”要想跳脫出狹隘圈,應該從農村尋找新機遇,“壽命經濟,長壽經濟也是紅利”。
其次是制造業。在黨俊武看來,打造品牌是關鍵。以保健品為例,中低端保健品基本為國內品牌,高端保健品市場被國外品牌占據。“中醫在全球范圍振興之后,國外的中醫保健品都賣得很好,有國內消費者甚至專程去日本買。但事實上,日本產品的配方還是我們(中國)的。”
與此同時,黨俊武還建議,制造業應該厘清中老年人的真實需求。“現在的經濟不是供給經濟,是需求經濟。只要找到需求,供給不是問題,產業也就能發展起來。”為此,制造業應該洞悉老齡社會下老年人的需求,包括需求特點、需求結構、需求清單。
老齡社會就是金融社會
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后,媒體界、學界一直在探討“第三支柱”話題。討論的焦點集中在,多層次養老制度下,政府、社會和個人分別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黨俊武看來,中國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引自西方,是年輕社會的產物,應該根據整個社會保障體系里涉及到的風險點進行調整。風險點包括貧困風險、疾病風險、失能風險,前兩者分別對應社保體系中的養老保障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
此外,針對養老焦慮問題,黨俊武認為,一方面,宏觀經濟發展、社會政策調整應該考慮如何讓大家提高收入,另一方面,有了收入之后,如何通過現代金融手段保值增值。
“目前,金融界一直沒有解決保值增值問題。我國住戶存款余額已經破了百萬億元,放在銀行的錢跑不過通脹。”在黨俊武看來,一方面,金融界應該想辦法,另一個方面,個人也應該學些理財經驗,比如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信托、基金等等。
“老齡社會就是金融社會,不懂金融沒辦法在老齡社會里面很好地生存,也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長壽生活。”黨俊武最后說到,他所謂的“金融”不是華爾街的金融,不是金融街的金融,而是大眾的金融,“普惠金融是今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