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縣概況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次
魯山縣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東麓,沙河上游。屬平頂山市。魯山縣位于東經112度14-113度14,北緯33度34-34度00之間,在河南省中部偏西,伏牛山東麓,淮河水系的沙河上游,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北三面環山,東與黃淮平原相連,最高海拔2153.1米,最低海拔90.1米。全縣轄5鎮15鄉,558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縣境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44公里,總面積2432.32平方公里,縣城位于縣域中部偏東位置。2006年,全縣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26億元,在河南省108個縣(市)排序中由2003年的96位躍升到40位。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050元,增速連續數年居平頂山市前列。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7°C,年降水量為1000毫米,無霜期為209天。區內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體系;經濟作物主要有芝麻、花生等。土特產有魯山綢、張良姜、黑木耳、核桃、中華獼猴桃等。柞蠶絲為傳統出口產品。石人山風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旅游景點有邱公城、龍山文化及漢城池遺址、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撰文并書丹的元次山墓碑。
基礎建設
魯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2006年,開展了以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為目標的“雙城聯創”活動,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功能,加強城市道路、綠化、公共照明、環境衛生等方面建設,為人民群眾創造了寬敞、明亮、干凈、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城市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目前,已經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城市干道交通體系,擁有城市主干道4縱5橫,道路總長度30余公里,總面積90萬余平方米;建交通環島5座,總面積2萬余平方米;城區防洪排污體系完備,排水管網暢通,對南北城壕進行了治理,治理長度達1萬余米;城區綠化水平不斷提高,現有公共綠化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街頭游園6座,總面積1.6萬平方米,公共綠地2.5萬平方米,綠籬3.2萬米,面積6.5萬平方米,建大型苗圃2座,總面積30余畝,培育各類苗木10萬余株,花卉2萬余株;城市公共衛生設施逐步完善,有高標準水沖式公廁6座,移動式公廁5座,垃圾中轉站14座,垃圾箱155只;城市主次干道亮燈率100%,共計安裝照明路燈3000余盞;建大型商貿廣場9座,總面積1萬平方米,基本滿足了市民日常生活需要。
旅游:
魯山屬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縣,旅游資源豐富,景區景點眾多。旅游資源單體2378個,涉及8個主類,29個亞類,133個基本類型,占平頂山市旅游資源單體數量的56.6%,占全省旅游資源單體數量的6%,且分布相對集中,品位較高。先后投資開發了石人山、昭平湖、佛泉寺、畫眉谷、十八垛、六羊山6大景區,300多個景點,發展農家樂旅游服務區22處。旅行社3家,導游22人,講解員37人。旅游經營定點賓館、飯店17家,其中二星級賓館3家(魯山賓館、石人山天力賓館和陽光大廈大酒店)。形成了“一山一水三條線”獨具特色的旅游格局(一山指石人山景區,一水指昭平湖景區,三條線是指航空展覽館和秘洞山莊為主線的軍事文化旅游線,以佛泉寺、文殊寺和農家樂民俗旅游為主題的民俗風情旅游線,以上湯、中湯、下湯為核心的溫泉沐浴旅游線)。
目前,以石人山為龍頭的魯山旅游業已成為中原大地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旅游熱線。客源市場拓寬 到全國25個省市和地區,年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5000多萬元,旅游總收入2.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石人山景區先后被評為全省“十佳風景名勝區”、“十佳旅游好去處”和“河南最美的地方”;2002年,石人山景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昭平湖景區被國家水利部批準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魯山縣榮獲“中國老區旅游資源開發縣”的稱號;2003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4A級景區。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