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位于豫西南河南油田腹地,豫、鄂、兩省交界,南陽盆地東南邊緣,總面積2512平方公里,129.7萬人口,203畝耕地,轄13鎮7鄉505個行政村。東鄰桐柏、泌陽,西接新野、南陽,北與社旗毗連,南同湖北棗陽接壤,東西長74.3公里,南北寬63公里,東部、東南部、東北部為丘陵地,西部、中部為唐河沖積平原。縣城西距南陽市54公里,東北距省會鄭州市273公里。
唐河,地處北緯32°21′—32°55′,東經112°28′—112°16′,屬北亞 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秦淮氣候分界線,兼南北之優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要河流唐河境內長136公里,支流有比河、泌陽河、桐河、三夾河、蓼陽河等,年平均氣溫15.3℃,年平均降水量904毫米,全年無霜期231天。
唐河,資源豐富。蘊藏著石油、石英、鉛、錳、銅鎳、堿等20余種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總儲量達160多億噸,210多種中藥材更是聞名遐爾。桐蛋、香腸丸等明清時代的宮廷貢品,暢銷全國。
唐河縣歷史悠久,境內有多處仰韶、屈家嶺文化遺存。城郊寨茨崗和湖陽影坑新石器時期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表明,唐河一帶具有黃河流域仰韶文化與江漢平原屈家嶺文化互相融合的明顯特征。唐河縣夏、商時代為《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申、謝、唐、蓼國地。秦置湖陽縣,屬南陽郡。西漢、東漢和三國時為湖陽縣(邑),屬南陽郡。晉為棘陽縣地,屬義陽郡。南北朝時北魏于縣境置鐘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后歷為州治、縣治。隋朝境內為上馬、湖陽2縣,屬春陵郡。唐為泌陽縣,先后屬唐州、泌州。五代十國時,縣屬泌州。宋代屬唐州。金沿宋制。元代廢湖陽縣入泌陽縣仍屬唐州。明清降唐州為唐縣,屬南陽府。民國13年改作為唐河縣,屬汝陽道,后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7—1948年境內設唐河(北)、唐南、唐西3縣。1949年3月"三唐"合并為唐河縣,屬河南省南陽行政區。
唐河縣是古代京都長安、洛陽通向江漢平原的隘道要沖,物阜民豐,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周赧王十四年(前301年),齊、韓、魏三家聯軍在今唐河大敗楚軍。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劉邦率兵攻湖陽,據南陽,入武關,進軍咸陽。新莽地皇年間,劉秀起兵新野,攻占湖陽。唐代黃巢起義軍與官兵鏖戰唐州,威逼京都。南宋名將岳飛及其部將王貴、張憲、董先多次在唐州大敗金兵。紹定六年(1233年),宋將孟珙屯田唐州,以拒金兵。明清流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賀龍率領的紅二軍團、****率領的紅四方面軍、程子華率領的紅25軍轉戰于唐河。1939年"新唐事變"發生后,唐河軍民數度與日軍展開浴血戰斗。1940年5月9日,國民革命軍173師師長鐘毅戰死于蒼臺北丁灣的唐河河灘上。1945年10月,****率領的新四軍五師、王樹聲率領的河南軍區部隊、****率領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共6萬余人進入桐柏山,組成中原軍區,司令部駐湖陽南新店村。1947年11月,陳(賡)謝(富治)兵團解放唐河縣城。1948年中共桐柏區委關于支前、土改等重要會議分別在昝崗召開。
唐河這塊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一代代的杰出人物。漢光武帝劉秀的大將馬武、光祿大夫樊宏皆生于湖陽。唐河歷史上的文韜武略還有曲端、李堅、曹應琦等。近代和現代更是人才輩出,燦苦群星,諸如革命烈士張星江、周邦彩,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文學家馮沅君、詩人李季、考古學家徐旭生、園藝學家郭須靜、植物生態學家曲仲湘、飛機機械師鐘越、醫學家楊慈云以及著名教授馮宗璞等。
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政治、軍事地位,形成了全縣眾多的文物勝跡。唐河縣城內的泗洲塔、文筆峰和文廟大成殿、桐河鄉的棘陽關遺址、上屯鄉的馬武城遺址、湖陽鎮的公主墓、白馬堰、源潭鎮的山陜會館以及80年代在唐河城東修建的張星江烈士陵園等,展示了唐河的文化風貌和勞動人民的創造精神。
唐河,基礎設施日臻完善。312國道和240、335省道在縣城交匯,寧西鐵路和正在興建的信南高速公路橫貫全境,南陽機場近在咫尺,形成了北亙嵩洛,南接荊襄,東通寧滬,西接秦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9座總容量為16萬KTV的變電站,為唐河各業的發展提供著不竭的動力。36芯西安至合肥的國家一級長途干線光纜穿境而過,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13.9萬六的通信光纜、日益完善的光纖網絡,505個行政村村通寬帶,構成了現代化的通訊信息平臺。縣城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街道寬暢,綠樹成蔭。這里,教育昌盛、市場繁榮、自來水、液化氣、休閑娛樂、星級賓館、疾病防治等社會化服務網絡設施配套齊全,一個集園林化、現代化的中等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在國道、省道沿線上形成了一批功能互補、設施齊全、特色鮮明的小城鎮群體。
唐河,農業資源豐富,生態農業正逐漸調整著種植、養殖的生產結構。中國農科院全國首家綜合示范縣駐足唐河,呈現出科研機構與生產單位互惠互利的雙贏良好態勢。37個科研研所和大專院校的343項科研成果在唐河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小麥、大豆、玉米等糧經作物已使唐河成為豫西南最大的糧倉,也使唐河榮獲了“全國糧食百強縣”的稱號;以黃牛為主的畜牧業、梔子、小辣椒、優質煙等特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優質肉類年產量達12.5萬噸,居全省第一;梔子、鮮桃等綠色食品初顯規模,產量質量名列全省前茅;農業標準化生產比例不斷提高,榮獲“河南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縣”榮譽稱號“唐梔子”、“唐半夏”獲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認證。工業經濟通過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初步改變了短腿的局面。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迅猛,以采礦冶煉、電子產品、面粉加工、棉紡加工、畜產品加工、明膠生產等為主的工業體系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