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地域,夏、商屬豫州雒西地。西周屬周南地,為召伯聽訟之所。春秋歸晉,亦曾為毛國地。戰國為韓宜陽邑。韓景侯由宜陽遷都陽翟之后,在宜陽建縣。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滅東周(今鞏縣孝義鎮西)設三川郡,其轄境大致為靈寶以東,中牟以西,黃河以南及北汝河上游地區,宜陽屬之。
西漢承秦制仍設郡、縣兩級。漢王二年(前205)改三川郡為河南郡,隸屬不變。漢武帝為加強對郡國的控制,分全國為13州,其中京師地方稱司隸校尉州,宜陽屬之。元鼎四年(前113),割河南、南陽二郡西境,置弘農郡,郡治靈寶,轄11個縣,宜陽屬之。
東漢實行州、郡、縣三級,宜陽屬司隸校尉州弘農郡。
三國時,宜陽在魏國境,仍屬弘農郡。
東晉十六國時,分裂割據,政權更迭頻繁,宜陽歷屬漢,前趙、后趙及后秦等。
南北朝仍以州、郡、縣相稱,南朝宋,宜陽仍屬弘農郡。北朝魏,宜陽屬河南郡(齊、梁、陳時期,宜陽屬北朝)。北魏孝昌初(525),置宜陽郡,轄宜陽、新安(今澠池境)、東亭(今嵩縣境)三縣。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魏分東、西,宜陽縣歸屬無常。東魏,置金門郡,兼置陽州。天平四年(537),廢金門郡,置宜陽郡,轄宜陽、南澠池、金門三縣。另設甘棠縣,屬新安郡。西魏文帝時(535~551),陽州下轄宜陽郡,郡治洛寧,又于今洛寧境分置北宜陽縣,治黃盧城,屬宜陽郡。廢帝二年(553),改北宜陽縣為熊耳縣,隋義寧二年(618)改為永寧縣。北周明帝(559~560)曾于一合塢置宜陽縣。旋廢,置熊州,屬宜陽郡,繼又更熊州為昌洛縣。
隋代開皇初,廢宜陽郡為縣,歸屬河南郡。開皇十八年(598),將宜陽縣改為洛水縣,仁壽四年(604),改甘棠為壽安(今河下一帶),并于大業元年(605)初,廢洛水、熊州入宜陽縣。又于大業四年(608)增設興泰縣(今趙保,隋末廢)。義寧元年(617),移壽安于九曲。宜陽、壽安、興泰三縣(均為宜陽境)同屬河南郡(興泰曾一度屬襄城郡)。義寧二年(618)復置宜陽郡,領宜陽、澠池、永寧三縣,并改宜陽郡為熊州。
2000年,宜陽縣轄5個鎮、14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50356人,各鄉鎮人口: 城關鎮 44313 、豐李鎮 66956 、柳泉鎮 55276 、韓城鎮 42093、 白楊鎮 41134 、城關鄉 33117 、尋村鄉 54501 、石陵鄉 21439 、鹽鎮鄉 41307 、高村鄉 21520、 西石村鄉 25148、 三鄉鎮 32178 、張塢鄉 33638、 穆冊鄉 3989 、上觀鄉 6278 、蓮莊鄉 28603 、趙保鄉 29754、 董王莊鄉 28286 、樊村鄉 24645 、宜洛煤礦虛擬鎮 9615 、洛陽氮肥廠虛擬鎮 6566
2005年,宜陽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西石村鄉,其行政區域劃歸高村鄉管轄,高村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石陵鄉,其行政區域劃歸鹽鎮鄉管轄,鹽鎮鄉政府駐地不變。截至
截至2011年9月30日,宜陽縣轄7個鎮、10個鄉:城關鎮、豐李鎮、柳泉鎮、白楊鎮、韓城鎮、香鹿山鎮、錦屏鎮;鹽鎮鄉、蓮莊鄉、趙堡鄉、董王莊鄉、樊村鄉、高村鄉、三鄉鎮、張塢鄉、穆冊鄉、上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