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人杰地靈,發祥歷史悠久。三代以前先后為酈部落和酈國。春秋時為楚國酈邑,系西北邊地之重鎮。戰國屬秦。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為酈縣,屬南陽郡。兩漢時期曾設侯國,轄境略小。嗣后政權
更迭,歸屬屢變。隋代易名菊潭縣。開皇三年(583)為避隋文帝父親楊忠的諱,改中鄉縣為內鄉縣,治所設在今西峽。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并菊潭縣入內鄉縣,轄境含古析,酈二縣。金代復將淅川縣合于內鄉縣。元初,遷縣治于渚陽鎮(今內鄉縣城)。時縣境有今內鄉、淅川、西峽三縣,為縣境最大的歷史時期。明成化七年(1471)析置淅川縣,內鄉縣境包括今內鄉、西峽兩縣。1932年屬河南省第六行政區,縣境有今內鄉、西峽(西坪鎮除外)兩縣和淅川縣李官橋。1948年5月屬南陽專區。翌年12月析建西峽縣和淅川縣李官橋區,同時,并入淅川縣西廟崗和東川兩區。1953年3月,復析出馬山口區和岳崗鄉4個自然村入南召、鎮平二縣。1955年再析師崗區部分村入鄧縣,同時,并入鄧縣、西峽、南召等縣一些自然村。1969年屬南陽地區。1994年7月屬南陽市。
據舊志記載,西周時建酈國,春秋為楚之酈邑,戰國歸秦,屬商鞅封地,秦設酈縣,屬南陽郡。漢沿秦制。西魏改析陽縣為中鄉縣(縣治今西峽縣城)。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 避文帝父楊忠諱改中鄉縣為內鄉縣,改酈縣為菊潭縣,同屬南陽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 年),廢菊潭入內鄉,時內鄉縣轄今內鄉、西峽兩縣境域。元初(公元1265年),縣治所由西峽口遷至渚陽鎮(今內鄉縣城)。同時,淅川、博山兩縣并入內鄉,內鄉兼有今內鄉、西峽、淅川三縣境地,為內鄉縣面積最大的時期。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復置淅川縣。清沿舊制。民國時期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8年5月4日內鄉解放,分其西境新置西峽縣。1949年元月20日,撤銷西峽縣并入內鄉,同年12月15日再建西峽縣,內鄉建置沿襲至今。
曾造就和培養了春秋政治家范蠡、明代政治家柴升、清代理學家王檢心和著名農學家、中國農科院院長陳鳳桐及全國勞動模范著名農民小麥育種專家龔文生等一批對社會發展和進步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