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區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陽市西部,座落于豫鄂兩省之間的長江開發帶與隴海蘭新開發帶的交界處,是河南省的南大門。本區處于東經113°42′36″—114°08′34″與北緯31°24′06″—32°33′00″之間。該區東部與北部與羅山縣、平橋區近鄰,南與湖北的應山、大悟縣接壤,西接湖北省隨州市。區治所在賢山腳下浉河平原區,是信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該區是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匯合處,依“三關”(平靖關、武勝關、九里關)之險,扼南北通道,為歷代軍事戰略要地。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寧西鐵路、312國道橫穿東西,在區內形成“雙十”字交通骨架,京珠高速公路和京九鐵路縱掠東側,交通框紐地位特別突出。
本區四境,東西寬45.6km,南北長64.8km。以城區為中心,北距雙井鄉12km,南距李家寨24km,西北距吳家店30km,西南距譚家河27km,西距浉河港45km(直線距離18km)。該區北距省會鄭州308km,距首都北京1003km。全區總面積1783k㎡(扣除李家寨228K㎡南灣43K㎡為1512k㎡)。2005年底,全區耕地面積總資源29445公頃,常用耕地25933公頃,水田25918公頃。1998年8月以前,浉河區(原縣級信陽市)轄前進、五星、南灣、雙井4個鄉,車站、老城、民權、五里墩、羊山5個辦事處,楚王城、湖東、金牛山3個管理區。1998年撤市設區后,浉河區轄浉河港、董家河、譚家河、游河、柳林、十三里橋、五星、南灣、雙井9個鄉,吳家店、東雙河、李家寨3個鎮,湖東、金牛山2個管理區,車站、老城、民權、五里墩4個街道辦事處。2000年10月,李家寨鎮劃雞公山管理區管轄,2003年6月,南灣鄉劃歸南灣管理區管轄,2004年5月,五星鄉、湖東、金牛山改為街道辦事處,2005年11月,雙井鄉改為街道辦事處。至2007年底,浉河區轄浉河港、譚家河、柳林、十三里橋、游河、董家河6個鄉,東雙河、吳家店2個鎮,車站、民權、老城、五里墩、五星、湖東、金牛山、雙井8個街道辦事處,64個居民委員會,157個村民委員會,2249個村民小組。
浉河區1998年8月設立,因浉河貫境而過而得名,該區西周時屬申國,故也稱“申城”。春秋屬楚,秦漢置南陽郡義陽鄉址,三國魏文帝時稱仁順城,后為義陽縣治;晉初,為義陽縣治,晉惠帝時,義陽郡縣同城;南北朝時僑置司州,又稱“申州”。領義陽、隨陽、安陸、汝南4郡20縣,為州治、義陽郡、縣治所。隋朝時改申州為義州,后定名為義陽郡,州、郡、縣同治;唐武德4年改義陽為申州,天寶元年復稱義陽郡、后又更名為申州,為州、義陽郡、縣治;五代時仍為申州、義陽縣治。宋初為義陽軍治、義陽縣治。宋太宗時改義陽為信陽,為信陽軍治、信陽縣治;元時曾為信陽府治(后降為州)、信陽縣治;明代初為州治,后降為縣治,明成化年間復為州治;清沿明制,為信陽州治、不領縣。康熙年間置分巡南汝光淅兵備道于此,光緒未改南汝光兵備道,領汝寧府、南陽府、光州直隸州,淅川直隸廳。民國2年改信陽州為信陽縣。1948年10月國民黨河南省政府遷至信陽縣城。1949年4月1日,信陽解放,分信陽縣設信陽市。7月21日,信陽市并入信陽縣,12月28日,市縣又分治,1952年6月10日,信陽市改為信陽鎮,歸信陽縣轄,1953年7月9日,信陽鎮改為省轄鎮,同年11月16日復稱信陽市。1960年8月15日,信陽縣撤銷,并歸信陽市。1961年10月5日,恢復信陽縣建制,市縣隸屬信陽地區行署。1998年8月,撤銷信陽地區和縣級信陽市、信陽縣,設立地級信陽市和縣級浉河區、平橋區。地級信陽市人民政府駐浉河區。
2007年底,全區總人口為621824人(含南灣、李家寨),其中男318336人,女303488人,農業人口36.8萬人,非農業人口25.36萬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時的56.17萬人多6萬人。2000年全區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區56萬人口共有27個民族,按人口多少為序排列,依次為漢族555300人、回族5360人、蒙古族243人、滿族199人、土家族62人、壯族57人、苗族53人、朝鮮族48人、佤族43人、彝族42人、藏族31人,拉祜族27人、侗族24人、維吾爾族16人、布依族9人、傣族8人、高山族8人、土族7人、白族6人、黎族5人、哈尼族3人、撒拉族2人、仡佬族2人,人數最少的是瑤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達斡族等僅有1人,另外,還有3名加入中國籍的外國人。浉河區宗教派別主要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三大教會,其中伊斯蘭教有車站南關2個清真寺、阿訇3人,信教人數9000余人,佛教在轄區內有賢山腳下的賢隱寺、游河的鐵佛寺、東雙河的雷峰寺、中山南路準堤庵等,每寺均有一位主持,信教5000人;基督教設南關禮拜堂、紅星禮拜堂、各鄉鎮教點20個,有長老1人,信教人數3500多人。
【資源】浉河區資源豐富,是豫南著名的物華天寶之地。這里的水資源、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旅游資源等極為豐富,開發利用這些資源,可極大地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1、土地資源:該區國土面積1783平方公里。2007年末耕地總資源29427公頃,常用耕地17997公頃,山林面積約11萬公頃,宜漁水面1.1萬公頃,荒灘、荒水、荒塘面積約3000公頃。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些土地資源,可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水資源:本區水資源極為豐富,全區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109.11毫米,平均年經流量為480毫米,水資源總量為14.6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9358萬立方米,人均168.6立方米,含量極為豐富的地區在浉河、淮河平原區。
3、礦產資源:浉河區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探明的礦種31種,已開采的有8種。其中金屬礦以鐵、銅、鉛、鋅、釔等為主,非金屬礦以蛇紋石礦、膨潤土、螢石、大理石、白云巖、石墨礦、河砂等為主。
(1)雙溝磁鐵礦。位于游河鄉喬廟村,工業儲量119.17萬噸,含鐵30%左右。
(2)賜兒山鐵礦。位于雙井賜兒山,共有26個礦體,礦石含鐵品位20-66.4%,工業儲量63.3萬噸,由于其規模小,埋藏深,故工業遠景不大。
(3)金牛山鐵礦。位于區北和孝營北側,含鐵品位20-25%,最高達60.3%,以磁鐵礦為主,平均品位30.42%,工業儲量96萬噸。
(4)曾家山鉛鋅礦。位于柳林鄉東9公里,礦體有2個,主要為閃鋅礦、方鉛礦、次為黃銅礦、黃鐵礦,礦石品位鋅最高18.3%,鉛最高9.9%,鉛儲量為640噸,鋅為2292噸。
(5)萬沖釔礦。位于李家寨萬沖村犁鏵組,有2個含礦體,礦石總量6.15萬噸,其中氧化二釔123噸,氧化二鐿19噸,氧化二鈮109噸,氧化二鉭5.5噸,鋯、鉿及氧化鋯981噸。該礦為釔、鈮、鉭、鐿、鋯的綜合礦體,主要元素釔、鈮符合工業要求,雖藏量小,但交通便利、宜于群采。
(6)臥虎蛇紋石礦。位于南灣西北的游河鄉臥虎一帶,有5個礦體,主礦體2個,一長790米、寬50-175米,另一長760米,寬62米-260米,該礦氧化鎂含量超過30%,是制作化肥的上好原料,該礦50米水平以上工業儲量為4638萬噸,50米水平以下工業儲量為783萬噸。
(7)蘇家牌坊膨潤土礦。位于區南蘇家牌坊,礦體長約100米,寬5-10米,估算地質儲量為215萬噸。
(8)白云寨大理石礦。位于柳林火車站西南2.5公里的白云寨,礦體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組成,長500米,平均厚32米。礦石含氧化鈣50.87%,氧化鎂3.17%,三氧化二鐵0.26%。1969年查得工業儲量為201萬噸,遠景儲量427萬噸,適于露天開采。
(9)窯嶺水泥大理巖礦。區西南14公里的窯嶺附近。礦體總長315米,平均厚度56米。含氧化鈣23.35-40.57%,氧化鎂3.64%以下,工業儲量157.6%。
(10)郭家寺、鐵佛寺大理巖礦。南灣西北6-8公里處游河鄉境內。郭家寺為水泥大理石,層狀,厚62-102米,含氧化鈣49.7%,氧化鎂0.51%,三氧化二鐵0.83%,工業儲量為92.9萬噸。
(11)柳林白云巖。位于柳林火車站西南800米外,有3個礦體。礦物以白云石為主。工業儲量為122.7萬噸。
(12)河砂資源,流經區境的淮河,浉河及其支流,河砂資源儲量極為豐富,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此外,區內的紅砂土(儲量約12億噸),高嶺土(約50萬噸),浉河港、柳林—譚家河等地的花崗石,游河、柳林的石灰石、大理石、東雙河一帶的水晶石等非金屬礦有待進一步勘探開發和利用。
4、氣候資源:區內光照、熱量、降水和氣象能源極為豐富。區內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117.7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有效輻射量為57.69千卡/平方厘米。區內日照年均2172.9小時,平均日照率為49%。區內年均氣溫為15.1℃,年均≥0℃的活動積溫為5260.6℃。區內降水年均為1109.1毫米,區內年均風速2.1米/秒,最大風速24米/秒。其他氣象資源儲量頗豐。目前,區內太陽能資源,風能資源等天然能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5、動植物資源:浉河區動植物資源豐富。動物資源,已查明的野生動物有260多種。其中野生經濟動物有11科100多種,水生動物中魚類就有50多種,水生飛禽10余種,兩棲動物近10種,受國家、省重點保護的動物近20種。區內植物資源種類繁多。已查明的有維管束植物185科、746屬近2000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有29種。其中淀粉植物80余種、油料植物70多種,用材樹木300種,果類植物50余種,纖維及編織植物100多種,飲料植物10余種,蔬菜植物70余種,綠肥飼草植物30余種,花卉植物100多種,藥用植物1400多種。
6、旅游資源:區內旅游資源極為豐富。自然景觀主要有區南35公里的全國著名的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雞公山,景區面積27平方公里,周圍保護區面積68平方公里,它以奇峰異石、泉溪瀑布、云海奇觀、名勝古跡、叢林峻閣、林木花卉和氣候涼攀等自然景觀特征,吸引中外游客,山中植物種類繁多,初步查明的植物有251科915屬2260種,擁有歐美建筑流派的建筑500等幢,素有“云中公園”、“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區西7公里的河南著名的風景區之一的南灣湖,南北長50公里,東西寬20公里。水域面積81平方公里,景區總面積44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南灣湖四周為群山環抱,層巒疊嶂,湖中煙濤浩渺,碧波蕩漾。東有賢隱寺,西有五峰嶺(蜈蚣嶺)。南有龍潭飛瀑,東有渡船笛鳴。特優景點有4處,一為南湖大壩,如巨龍橫臥浉河之上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壩的正面有毛澤東同志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個大字,用白堊石砌,光彩奪目;壩的背面是碧波蕩漾的南湖,放眼望去有臨江瀕海之感。壩上建有若干涼亭、雕畫出許多神奇故事圖案,壩下公園蒼松翠柏,柳杉并茂成蔭,四季鮮花爭奇斗艷。二為水上公園,水面上之島嶼,港汊星羅棋布,周圍重山疊嶂,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湖上鳥島、大圣島、蛇島、百花園、杜鵑等千姿百態,各具情趣。三為五云三潭,即盛產中國名茶“信陽毛尖”的主產地車云山、天云山、云霧山、集云山、連云山和黑龍潭、白龍潭、滴水崖。這里不僅所產茶葉品質優良,早在唐宋時期就被茶圣陸羽,大文豪蘇東坡所稱道,而且風景秀麗,其間云霧瀑布,怪石林立,植被繁茂,極為壯觀。四為賢山古剎。南湖大壩東首筆架山延伸的賢首山東南腳下的賢隱寺,舊時為河南五大名寺之一,有1400多年的歷史,曾與南陽玄關廟、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齊名。該寺枕山面水,環境幽雅,古剎雕梁畫棟,巍峨壯麗。寺北有梁王壘古跡,東有蓮花峰,西有飄帶嶺,更有丈人石,仙人洞等景點。明代進士郭雍瓊游此后作《賢嶺松風》云:“昔賢高隱處,遺嶺擅清幽。松密煙迷望,風翻翠欲流。梵聞多寶剎,坐愛滿林秋。疑是蓬萊景,申南作勝游。”此外,該區的金牛山風景區、環湖旅游帶、千佛塔、義陽三關、何景明墓、紅色四望山等景點,顯示出該區深厚的旅游資源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