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土地供給總量達到42.82萬公頃,比2009年增長34.2%,創下了歷史新高。有關人士表示:面對年初以來新的宏觀經濟形勢以及房地產市場面臨的嚴峻調控局面,土地供給增加卻成為市場的普遍預期,各地政府也相繼多次釋放增加土地供給的明確信號。
一線城市土地供給“有保有壓”
土地供給將依舊保守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部分城市土地供給量平穩,并未出現較大波動。沒有出現明顯的土地供給大幅增加的現象。以北京、深圳為例,圖1表明兩市的土地供給近年來波動不大。尤其是在住宅領域,一線城市的土地供給波動幅度更小。上海的住宅土地供應2007年至2010年分別達有1100公頃、900公頃、1065公頃、1100公頃。波動幅度正負保持在100公頃左右。因此,土地供給的保守也一直是業界認為一線房價高漲得不到遏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數據來源: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深圳市國土資源局
由于東部地區一線城市城市化程度較高,土地開發的資源稀缺性相對突出,土地開發空間事實上的確有限,城市土地供給壓力較大難以改變,這就決定了城市土地供給釋放將依舊趨向保守。同時,鑒于2010年土地供給的大幅度增加,原有土地放量還尚未消化。預計2011年這部分城市土地供給依舊呈平穩態勢,土地供應總量不會出現太大增幅。城市土地供應主要是從加大對閑置土地的清理和對中心城區地段的深度開發入手。
另外,從土地供給結構的角度來講,除了明確保證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應計劃外,為了保證土地供應量增量的相對穩定,必將會壓縮其他方向用地比例,“有保有壓”或將是該部分城市接下來土地供應采取的基本措施。因此,商品房住宅開發和工業用地或將適度減少,土地開發和供應將主要以中心城區商業地產開發用地供應為主。從年初至今的土地出讓金來看,截至今年2月份,北京的土地出讓金總額達到135.36億元,其中商業成交地塊土地出讓金達則達到89.02億元,占全額的65.76%。地產投資傾向商業地產現象明顯。
二線城市土地供給穩定增長
商品房用地繼續受保障房擠壓
二線城市近年來隨著城市開發的大規模開啟,城市化逐漸進入加速期。通過以往的數據觀察,盡管土地供應初始規模較小,然而城市土地供給量增長幅度穩定。武漢的土地供給總量從2007年的1543公頃增加到2010年的2207公頃,年平均增幅達到10.8%。重慶2008年土地供給量達到4224.85公頃,2010年達到了6449公頃。年平均增幅達17.7%,濟南2008年土地供給達到1875公頃,2010年則達到了2455.47公頃,年平均增幅達到10.3%。從土地供給結構來看,二線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比例逐漸加大。而商品房供地面積的增幅則相對并不明顯。從圖2可以看出,濟南的保障性住房用地擠壓商品房用地明顯。
在保障性住房大力提倡的當下,既要做到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需要,又要亟待滿足城市化進程中改善城市基礎設施以及產業發展帶來的工業用地等其他用地需求,未來二線城市的土地供給依舊將呈現穩步增加態勢,商品房用地將繼續受到保障房建設用地的擠壓。
三、四線城市土地供給逐漸升溫
土地供給激增信號顯現
在城市化浪潮席卷整個二線城市的時候,三四線城市也難免受到廣泛的波及,尤其是在近幾年房地產市場調控逐漸緊縮的時期,一二線地產資本提前轉向進入三四線城市布局逃避風險,在房地產行業帶動城市化的原始動力下三四線城市提前并且被動性地進入城市化加速期。三四線城市房地產投資的逐漸活躍使得土地供給開始逐步升溫。以昆明為例,2007年昆明的土地供給量為1333公頃,2010年則達到1593.3公頃。
尤其在中央加大保障新住房建設壓力面前,三四線城市在落實政策方面面臨著比一二線城市更加嚴峻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缺口。但年初嚴酷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導致大量地產避險資本由一二線城市撤出的將大量涌入三四線城市,因此三四線城市拿地沖動高漲。面對如此的供需場面,土地和資本將一拍即合。一方面避險資本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土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得到了急需的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