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經國務院批準,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為“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三峽集團)。中國三峽集團為國有獨資企業,注冊資本金39.36億元。截至2008年12月31日,總資產達到2241億元,2008年利潤總額113億元。共有從業人員10713人,其中在崗職工人數為10327人,占從業人員的比例為96.4%。年末在崗職工中,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3050人,占29.5%;管理人員3563人,占34.5%。公司擁有院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7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技術專家2人。公司的戰略定位是以大型水電開發與運營為主的清潔能源集團,主要經營范圍是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電力生產、相關專業技術服務。
中國三峽集團全面負責三峽工程的建設與運營。三峽工程于2003年實現了二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三大目標;2005年9月左岸電站機組全部投產發電;2006年5月三峽大壩全線到達185米設計高程,水庫2006年汛后蓄水至156米高程。三峽工程竣工后,中國三峽集團將控有2500萬千瓦(含地下電站和葛洲壩電廠)的裝機容量,年發電量約1000億千瓦時。
國家授權中國三峽集團滾動開發長江上游干支流水力資源,組織建設溪洛渡、向家壩、烏東德、白鶴灘四個巨型電站。溪洛渡水電站已于2005年12月正式開工,向家壩水電站將于2006年年內正式開工,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前期勘測設計工作正在進行中。這四個電站裝機容量3850萬千瓦,年發電量1753億千瓦時。
在水電開發與運營中,中國三峽集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倡導和推行“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理念,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統一。
中國三峽集團實行總經理負責制。總經理是企業法定代表人,現任總經理為李永安。公司設立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總會計師,協助總經理工作。設有科學技術委員會、投資委員會、預算委員會三個專業委員會,作為公司技術、經濟決策咨詢機構。設有總經理工作部、資產財務部、計劃發展部、人力資源部、信息中心、科技環保部、黨群工作部、新聞宣傳中心等職能部門。設有三峽樞紐建設運行管理局、溪洛渡工程建設部、向家壩工程建設部等三個建設管理部門。在北京設有代表處。
中國三峽集團共有13個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002年9月,中國三峽集團作為主發起人,設立了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長江電力A股發行成功。11月18日,長江電力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總公司成立了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專門服務于中國三峽集團及其成員單位和三峽工程建設。總公司成立了長江三峽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中國三峽集團專業化子公司的出資人代表。專業化子公司還有:三峽國際招標有限責任公司、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長江三峽實業有限公司、長江三峽技術經濟發展有限公司、長江三峽水電工程有限公司、能達通用電氣股份合作公司、三峽高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宜昌三峽工程設備有限公司、宜昌三峽工程多能公司、中國水利投資集團公司、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2006年2月,總公司又成立了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為宣傳三峽工程和水電開發,中國三峽集團主辦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國三峽工程報》、《中國三峽建設》雜志、《中國三峽建設年鑒》等報刊和CTGPC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