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為心聲,文以載道。正如****同志曾說的,“領導干部的講話、文章不單純是文字問題,而是對事物的看法,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對改造世界的意見,不是說著順嘴就行了”。領導干部親自動手寫講話稿,對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對轉變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風,都具有積極意義。
日前,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文,提倡領導同志自己起草文件和講話稿,提倡即席講話。(1月30日《長江日報》)
領導干部親自動手寫講話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有光榮傳統的。毛澤東同志親自動手寫理論著作、寫講話稿,親自為新華社、人民日報寫社論和聲明,不少已成為傳世名篇。鄧小平同志從不要別人替他寫稿,總是他想好后講出來,別人記下來整理后他再看、再改,三卷“鄧選”就是這樣出來的,既簡短精煉又含義深遠。
而現如今,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把這個優良傳統拋到了腦后,講話習慣于“秘書代勞”、依賴于“秘書代筆”。大小會議、不同場合,只要講話,總得先由下屬提前準備、百般潤色,沒有自己的思想,缺少個性和新意。少數領導干部甚至捧起秘書代筆的講話稿在臺上昏天昏地照本宣科,以至出現“開封指導漯河工作”的鬧劇。這樣的領導講話,盡管洋洋灑灑、文字優美,但對工作的指導性、針對性就懸了,更不用說去具體落實、付諸行動了。
“秘書代筆”固然減輕了領導干部的許多負擔,但秘書等所處的位置、所站的角度、所想的思路,同領導者是有很大不同的。正如一位長期從事材料起草工作的同志在聽了一位領導自己撰寫的講話稿時所感慨的:“看來講話稿還是領導自己寫管用。像今天的領導講話,我就是再揣摩也寫不出來。哪些問題該著重強調,哪些事情該提醒注意,哪些工作該及早部署,我哪能想得這樣周全啊!”
領導干部自己不寫講話稿,而依賴于“秘書代筆”,究其原因略有四斷。其一,少數領導干部沒把“拿筆桿”當回事,認為寫講話稿只是具體的文字工作。其二,會議太多太濫,領導開會趕場子,不管熟悉不熟悉逢會必講,只好拿代筆的稿子照念。其三,“爬格子”歷來是件苦差事,少數領導干部不愿費那調查研究、冥思苦想的功夫,于是照本宣科。其四,少數領導干部知識、經驗有限,功底、能力不夠,提不出自己的觀點,講不出自己的話來,只得請“秘書代筆”。
一篇講話能否客觀地分析形勢,能否正確地估價工作中的成績和問題,能否對解決涉及千百萬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出真知灼見,這是對一個領導干部的思想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駕馭語言文字能力的綜合檢驗。領導講話依賴于“秘書代筆”,無論是對個人素質的提高、執政能力的提升,還是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經濟社會的進步,都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