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招商網訊:八月的洞庭,氣蒸云夢,波撼岳陽。然而,讓我們折服的不止是這壯美的風景,繁榮發展的岳陽更讓我們為之感嘆。
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速普遍放慢;而岳陽工業激流勇進,逆勢而上,增速逐步回升,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510億元,占全省規模工業的12.6%,總量居全省第二;工業累計增速保持1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規模工業增加值總額、工業投資總額、工業招商引資總額等主要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上半年新型工業化考核中,岳陽排名第二。工業經濟的持續向好發展,為岳陽經濟穩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挑 大 梁
吹響“增長”進軍號
在岳陽這片熱土上,科學發展的交響樂每天都在奏響。推進新型工業化無疑是最壯麗的樂章!
作為我省第二大工業重鎮,岳陽的經濟發展速度直接影響著全省的發展速度。在今年全省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毅然向岳陽市下達了“突出重點,全力加速,能快則快”的要求。
軍令如山!岳陽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進中求強”的總基調,始終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不動搖,緊緊抓住“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的戰略主線,推進“四化兩型”、建設“五市一極”,重點實施“四三六”工程;全市干部職工負重前行,將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任務落實到行動中。
工業是岳陽經濟發展的支柱。在岳陽市實施“四三六”工程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促進會上,岳陽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穩工業就是為穩增長挑大梁的思想”。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開展聯手幫扶、加強監測調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等舉措,有力穩定了全市工業經濟發展,三大關鍵經濟指標逐步回穩
工業增速逐步回穩。上半年,岳陽規模工業增加值當月增速在5月跌至9.4%后,6月份環比上升7.3個百分點,7月份增速繼續保持回升態勢;實現工業稅收80.82億元,增長27.1%。
工業投資逐步回穩。上半年,全市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90億元,增長21.4%,比1-5月份回升6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二。
工業用電逐步回穩。工業用電經歷4月當月同比下降2.6%后,5月環比增長10%,6月環比增長6.9%。上半年,全市工業用電量累計增幅由5月份的4.7%回升到5.4%。
植 大 樹
鑄就經濟“核動力”
工業增速的突進,來自投資的積累。岳陽市工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堅持擴大招商引資,以項目投資支撐經濟增長。
洞庭波涌,長江浪急,一場全員參與的項目引進和項目建設的賽馬壯劇在岳陽上演。走馬岳陽,處處是項目開工建設的火熱場景,無論是產業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大的配套建設,都在全力以赴搶工期,項目建設成為各級政府和干部的“賽馬場”和“試金石”。
打活招商牌,引來金鳳凰。今年,岳陽市政府下達了“2113”工程目標(引進2家世界500強企業、10家國內500強企業、10家央企,全市內聯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大招商、招大商”的工作理念,通過定位招商、定向招商、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以商招商、節會招商等形式,成功引進首鋼控股、同方股份、中化化肥、臺灣潤泰等國內500強企業7家,其中3家屬世界500強企業,3家屬央企;成功簽約中石化云溪催化劑二期、中石化殼牌煤氣化生產線、北斗導航塞拉維電動汽車等一批品牌企業、龍頭企業。在第七屆“中博會”期間,共引進投資項目39個,投資金額129億元。8月31日,在該市舉行的重大招商項目簽約儀式上,創造了一天簽下30個投資過億元產業項目的奇跡。上半年,岳陽共實施工業內聯引資項目385個,到位資金112.85億元,居全省第二。岳陽招商引資工作呈現出從未有過的聲勢和力度,實現了質和量的雙重飛躍。
項目引進來,發展靠軟件。岳陽市委書記黃蘭香告誡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企業不強難增長,企業不多慢增長”的理念,越是在企業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加大企業的幫扶力度。
岳陽市經信委主任文春方介紹,該委連續4年牽頭組織在全市開展聯手幫扶企業和產業發展升級行動,每年遴選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重點幫扶,今年共遴選100個重大產業項目進行幫扶,堅持實行企業困難和問題“掛號銷號”制度,每季度召開由市級領導組織的項目促建例會,著力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近3年,通過聯手幫扶行動共解決各類問題5000多個,有力推動了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市100個重點幫扶項目已有80個項目開工。全國最大規模的特種熱塑橡膠裝置、全國最大的煉油催化劑生產基地等重大項目竣工投產。
一浪高過一浪的項目建設熱潮,讓人感受到岳陽經濟發展的勃勃生機。上半年,全市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25億元,同比增長20.8%;實施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03個,同比多增73個。
唱 大 戲
打出轉型“組合拳”
岳陽作為中南重化工業基地,工業能耗高、排污壓力大、產業結構欠優等問題影響著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市長盛榮華明確指出,要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不動搖,一手抓加快發展,一手抓加快轉型,做到“兩手抓,兩手硬”。
轉型升級路在何方?岳陽市委副書記李志堅給出了答案:岳陽要加快推進工業經濟向信息化、集群化、低碳化、高新化、外向化發展。在工業經濟發展中,該市始終堅持增長與轉型并舉,既推進總量擴張,又注重質量提升,做到在穩增長中促轉型,在促轉型中謀發展。
舉措一: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5月30日,岳陽市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評選出2011年度市級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2項、科技進步獎25項,獎金總額達104萬元。這樣高規格的獎勵大會,足以證明科技創新在該市的地位。近年來,通過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該市產學研結合創新加速推進,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成果轉化步伐明顯加快,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壯大。僅今年上半年,該市新認定的省級高新技術(產品)企業就有35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58億元,產業規模躍居全省第二。
舉措二:做大園區,推進集約發展。園區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岳陽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科學、前瞻地謀劃布局一批特色產業,打造了一批特色園區。國家級岳陽經開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近3年,該區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工業產值年均增長達40.5%,高出全區工業增長10個百分點;云溪區加快推進千億石化產業園區建設;中國首個黃茶產業園、洞庭湖綠色食品產業園在君山區落地;汨羅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平江、湘陰對接長株潭大力發展裝備制造產業。石化產業已成為岳陽第一個、湖南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食品產業正加速成長為該市第二個千億產業集群。值得關注的是,該市正在舉全市之力,規劃建設“湖南岳陽綠色化學工業園”,規劃近中期開發面積約70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間,岳陽石化產業總產值將達2000億元,中部地區石化產業航母呼之欲出。
舉措三:節能減排,提高生態水平。面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相對偏重、節能降耗壓力增大等不利形勢,岳陽將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攻堅納入“四三六”工程“三大攻堅”之一,以壯士斷腕之心關閉了54家“十五小”企業、拆除了35條落后生產線。大力實施中心城區重點排污企業“退二進三”,首批6家“退二進三”企業扎實推進,其中總投資8億元的中南科倫藥業新上項目生產車間主體工程已竣工,投產可完成年產值10億元,年創稅1億元;有著55年歷史的岳陽空氣質量“頭號殺手” 湖南韶峰岳陽建材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被徹底爆破拆除,僅這一家企業每年就減少排放粉塵120噸、煙塵59噸、二氧化硫353噸、氮氧化物119噸。上半年,該市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達12.01%。
開 大 船
做活開放新篇章
襟洞庭,濱長江,岳陽境內163公里的長江岸線勾勒出一條遠瀕重洋的通道。
中部“水城”岳陽,承載著550萬人民的藍色夢想!門戶城市岳陽,肩負著湖南對外開放“橋頭堡”的使命!8月27日上午,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城陵磯港區發展時指出,城陵磯港區是全省的公共資源,是我省水運交通體系的關鍵節點,直接影響到鋼鐵、有色、石化、裝備制造等支柱產業和骨干企業的發展,要把城陵磯港區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大事、要事來辦。
“以港區為依托,建設沿江經濟帶。”岳陽市委書記黃蘭香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這一戰略構想,開啟了該市構筑大平臺加快推進沿江大開發的新篇章。
城陵磯新港建設乃開卷之作。城陵磯新港一期工程于2007年5月開始建設,2009年6月投運,集裝箱年吞吐能力30萬標箱,為城陵磯老港區的4倍。新港建成帶動了現代航運物流業迅猛發展,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由2005年的1767萬噸增加到2011年的9000萬噸,增長5.09倍,列湖南第一、全國內河港口第七;集裝箱吞吐量由2005年的6.58萬標箱增加到16萬標箱,增長2.43倍。先后開通了海輪航道、日韓和港澳直達航線,實現常態化經營。上半年,該市港口貨運吞吐量4597萬噸,增長17.2%。城陵磯港開辟了一條湖南對外開放的大通道。
臨港產業新區成為生花之筆。自2009年12月正式成立臨港產業新區黨工委和管委會以來,新區建設正以超常的速度加快推進。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0多億元,“三縱三橫”骨干道路全面成型,標準化廠房、公共服務區、熱力管線、鐵路專用線等10大重點工程建設扎實推進,累計簽約項目63個,合同引資300多億元,開工項目28個,建成投產項目13個,深港高科技成果轉化岳陽基地進駐,與美國休斯頓國際經濟合作區締結經貿友好合作交流區。今年4月,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岳陽工業經濟一個新的增長極已經形成。
臨港產業新區的建設,推動了岳陽開放型經濟發展全面提速,上半年該市完成進出口總額3.3億美元,增長110%,增幅居全省第二,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