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開發區招商引資網:為了加快旅游經濟發展,推動旅游核心服務區建設步伐,實現現代農業與旅游業有機結合,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張家界市人民政府、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共同創辦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園區建設目標是建成國內一流的生態農業觀光休閑旅游基地,省內一流的城郊生態農業和高科技農業示范基地,帶動全市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一、歷史沿革
經過充分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2001年6月,張家界市永定區委、區政府做出了“關于建設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的決定”,開始籌建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2001年12月完成《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總體規劃》編制,2002年1月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批準《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規劃》,2002年7月,湖南省計委批準建立市級生態旅游農業開發區;2003年9月成立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管理委員會,2003年12月,經張家界市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實行“市區共辦、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由張家界人民政府與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政府共同開辦,2004年12月,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批準《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控制性詳細規劃》,2008年12月張家界生態農業觀光園納入張家界市旅游休閑度假區。
二、領導關懷
2001年7月,省委書記、人大主任楊正午同志視察園區;2001年9月,原省委書記熊清泉同志園區調研,2002年11月,副省長龐道沐同志園區調研,2003年7月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于幼軍同志園區調研,2004年6月,省科技廳領導園區調研,2004年6月市委書記劉力偉同志園區調研,2004年7月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于幼軍同志園區調研,2005年9月,全國人大烏云其木格副委員長視察園區,2006年5月全國人大何魯麗副委員長視察園區;2007年8月,省委書記人大主任張春賢同志視察園區,2008年8月,省委副書記、省長周強同志視察園區,2011年1月張家界市委書記胡伯俊同志園區調研。
三、園區概況
1、地理位置:園區座落在張家界市永定區沙堤鄉、新橋鎮境內,覆蓋2個鄉鎮13個行政村4315戶15995人,位于市城區至風景區旅游黃金通道——張清公路兩側,南起永定區沙堤鄉高橋渡槽,至市城區3公里,北抵武陵源區老木峪隧道,距核心風景區7公里;園區南北長12公里;園區規劃面積1733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28公頃,一期計劃投資1.79億元,建設期10年(2001-2011),二期計劃投資18億元,建設期9年(2012-2020年)。
2、產業結構:園區建成4大類群產業,布局較合理。第一類是生態水果,面積8750畝,其中無核葡萄600畝、黃金梨1000畝、枇杷1150畝、菊花心柚1000畝、臍橙800畝、椪柑4000畝、其他200畝。2006年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5000畝,園區主產的無核葡萄、大果枇杷、菊花心柚是市場暢銷果品,黃金梨果品獲2006年農博會金獎。第二類是時鮮瓜菜,面積800畝,園區生產的支架西瓜、小蓮藕等瓜菜成為市場暢銷產品;第三類為園林苗木花卉,面積2500畝,主產地方特色苗木花卉、盆景等。第四類為旅游服務,已建成觀光果園、觀光瓜菜園、觀光園林花卉和休閑垂釣園等23處,建成大中型旅游服務項目6個,其中土特產購物3處,特色餐飲3處,建成農家樂25家。園區現有省五星級休閑農莊3家,全國鄉村旅游點一個,省鄉村五星級旅游點一個。2005-2007年,綠色大地連續三年被評為省十佳休閑農莊,2010年名流山莊被評為全省十佳休閑農莊,2010年土家刺繡產品獲農博會金獎。
3、科技支撐
①健全組織體系,堅持科技立園,以科技創新為抓手,促進園區科技進步,為園區發展穩定提供科技支撐。園區管委會設置技術推廣部,配備科技人員6名,其中高級職稱2人,21家企業共配設科研小組,現有科技人員89人,其中中高級職稱19人,園區13個行政村配設科技小組,配設農民技術員130人;園區設有各類科技示范基地150公頃。
②有序開展科研推廣工作。2001年以來,園區共承擔科研推廣項目10項,其中市科技項目3項,區科技項目2項,湖南省外國專家局引進外國智力成果項目3項,國家農業部國際合作項目2項。2005年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荷蘭農業培訓項目示范基地,2006年張家界市外國專家局授予引智示范基地,2010年湖南省外國專家局授予引智示范基地。
③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園區落實科技興園各項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增加了科技含量,極大地提高了園區科技水平。通過引進新品種——超藤葡萄,實施無核化栽培,生產出無核葡萄市場暢銷,孵化成立了張家界天門葡萄生產合作社,成為引領張家界葡萄產業發展的明星企業。建園以來,共獲得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市級獎2項,區級獎2項。
4、投資效益
①經濟效益。園區按照“政府引導、部門帶頭、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模式建設,共引進投資企業21家,其中省龍頭企業3家,市龍頭企業6家;市、區政府及部門共投入基礎設施資金1650萬元,投資主體共投入資金2.8億元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園各類項目。園區提供就業崗位4586個,其中長期崗982個,臨時崗位3604個;2010年園區產值20140萬元,其中農業產值7765萬元,旅游產值12375萬元,實現稅收2159萬元。
②社會效益。園區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園內農民通過提供勞務、產品等方式,2010年農民人均增收1335元,園內民居新房林立,呈現出繁榮景色。郝坪村被評為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龔家垴村、老木峪村成為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園區被市、區政府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片。
③生態效益。經過9年建設,園區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荒山荒坡全部綠化,張清公路“十米綠化帶”已建成,全長14.7公里無事溪兩岸綠化呈現成效,高橋渡槽至老木峪隧道全長12公里的旅游黃金通道現已綠樹成蔭,景色麗人,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改善了核心風景區外圍生態環境,極大地促進了張家界旅游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