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從前,有一只烏龜和一只兔子在互相爭辯誰跑得快。他們決定來一場比賽分高下,選定了路線,就此起跑。
兔子帶頭沖出,奔馳了一陣子,眼看它已遙遙領先烏龜,心想,它可以在樹下坐一會兒,放松一下,然后再繼續比賽。
兔子很快地在樹下就睡著了,而一路上笨手笨腳走來的烏龜則超越過它,不一會兒完成比賽,成為貨真價實的冠軍。等兔子一覺醒來,才發覺它輸了。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緩慢且持續的人會贏得比賽。這是從小伴隨我們長大的龜兔賽跑故事的版本。
但最近有人告訴了我一個更有趣的版本。故事這么連續下去。
兔子當然因輸了比賽而倍感失望,為此他做了些缺失預防工作(根本原因解析)。它很清楚,失敗是因它太有信心,大意,以及散漫。如果它不要自認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烏龜是不可能打敗它的。因此,它單挑烏龜再來另一場比賽,而烏龜也同意。這次,兔子全力以赴,從頭到尾,一口氣跑完,領先烏龜好幾公里。
這故事的有什么啟示?動作快且前后一致的人將可勝過緩慢且持續的人。
如果在你的工作單位有兩個人,一個緩慢,按部就班,且可靠,另一個則是動作快,且辦事還算牢靠,那么動作快且牢靠的人會在組織中一直往上爬,升遷的速度比那緩慢且按部就班辦事的人快。緩慢且持續固然很好,但動作快且牢靠則更勝一籌。
這故事還沒完沒了。這下輪到烏龜要好好檢討,它很清楚,照目前的比賽方法,它不可能擊敗兔子。它想了一會兒,然后單挑兔子再來另一場比賽,但是是在另一條稍許不同的路線上。兔子同意,然后兩者同時出發。為了確保自己立下的承諾-從頭到尾要一直快速前進,兔子飛馳而出,極速奔跑,直到碰到一條寬闊的河流。而比賽的終點就在幾公里外的河對面。兔子呆坐在那里,一時不知怎么辦。這時候,烏龜卻一路跚跚而來,撩入河里,游到對岸,繼續爬行,完成比賽。
這故事的有什么啟示?首先,辨識出你的核心競爭力,然后改變游戲場所以適應(發揮)你的核心競爭力。在你的工作單位,如果你是一個能言善道的人,一定要想法創造機會,好好表現自己,以便讓峰層注意到你。如果你的優勢是從事分析工作,那么你一定要做一些研究,寫一個報告,然后呈送上樓。依著自己的優勢(專長)來工作,不僅會讓上頭的人注意到你,也會創造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故事還沒結束。
這下子,兔子和烏龜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它們一起檢討,兩個都很清楚,在上一次的比賽中,它們可以表現得更好。所以,他們決定再賽一場,但這次是同隊合作。它們一起出發,這次可是兔子扛著烏龜,直到河邊。在那里,烏龜接手,背著兔子過河。到了河對岸,兔子再次扛著烏龜,兩個一起抵達終點。比起前次,它們都感受到一種更大的成就感。
這故事的有什么啟示?
個人表現優異與擁有堅強的核心競爭力固然不錯,但除非你能在一個團隊內(與別人)同心協力,并掌控彼此間的核心競爭力,否則你的表現將永遠在標準之下,因為總有一些狀況下,你是技不如人,而別人卻干得蠻好的。團隊合作主要就是有關情境(權變)領導這檔事,讓具備處理某一情境能力(核心競爭力)的人當家做主。
從這故事,我們可以學到更多
我們了解,在遭逢失敗后,兔子和烏龜都沒有就此放棄。兔子決定更拼,并且投入更多的努力。在盡了全力之后,烏龜則選擇改變策略。在人的一生中,當失敗臨頭時,有時我們需更加努力。有時則需改變策略,嘗試不同的抉擇。有時候,兩者都要一起來。兔子和烏龜也學到了最關鍵的一課。當我們不再與競爭對手較力,而開始逐鹿某一情境時,我們會表現得更好。
1980年代,當古茲維塔接掌可口可樂執行長時,他面對的是百事可樂的激烈競爭,可口可樂的市場成長正被它蠶食掉。古茲維塔手下的那些管理者,把焦點全灌注在百事可樂身上,一心一意只想著一次增長百分之零點一的市場占有率。古茲維塔決定停止與百事可樂的競爭,而改與百分之零點一的成長此一情境角逐。
他問起美國人一天的平均液態食品消耗量為多少?答案是十四盎斯。可口可樂在其中有多少?答案是兩盎斯。古茲維塔說,可口可樂需要在那塊市場做大占有率。我們的競爭對象不是百事可樂,要是占掉市場剩余十二盎司的水、茶、咖啡、牛奶及果汁。當大家想要喝一點什么時,應該是去找可口可樂。
為達此目的,可口可樂在每一街頭擺上販賣機,銷售量因此節節上升,百事可樂從此再也追趕不上。
結論:龜兔賽跑的故事啟發我們良多。最重要的是:動作快且前后一致的人總是勝過緩慢且持續的人;依著自己的優勢(專長)來工作;結合所有的資源且團隊合作的人,總是打敗單打獨斗者;面對失敗時,絕不輕言放棄;最后,與某一情境競爭,而不是限定某對手。
71、到處都不景氣,你的工作心情是否也染上了些許低迷呢?一大早,我跳上一部出租車,要去深圳郊區一企業做內訓。因正好是尖峰時刻,沒多久車子就卡在車陣中,此時前座的司機先生開始不耐煩地嘆起氣來。隨口和他聊了起來:“最近生意好嗎?”后照鏡的臉垮了下來,聲音臭臭的:“有什么好?到處都不景氣,你想我們出租車生意會好嗎?每天十幾個小時,也賺不到什么錢,真是氣人!”
顯然這不是個好話題,換個主題好了,我想。于是我說:“不過還好你的車很大很寬敞,即便是塞車,也讓人覺得很舒服……”他打斷了我的話,聲音激動了起來:“舒服個鬼!不信你來每天坐12個小時看看,看你還會不會覺得舒服!?”接著他的話匣子開了,抱怨****、車價還要下調,社會不公,所以人民無望。我只能安靜地聽,一點兒插嘴的機會也沒。
第二天同一時間,我再一次跳上了出租車,去郊區同一家企業做訓練,然而這一次,卻開啟了迥然不同的經驗。一上車,一張笑容可掬的臉龐轉了過來,伴隨的是輕快愉悅的聲音:“你好,請問要去哪里?”真是難得的親切,我心中有些訝異,隨即告訴了他目的地。他笑了笑:“好,沒問題!”然而走沒兩步,車子又在車陣中動彈不得了起來。前座的司機先生手握方向盤,開始輕松地吹起口哨哼起歌來,顯然今天心情不錯。于是我問:“看來你今天心情很好嘛!”
他笑得露出了牙齒:“我每天都是這樣啊,每天心情都很好。”“為什么呢?”我問:“大家不都說景氣差,工作時間長,收入都不理想嗎?”司機先生說:“沒錯,我也有家有小孩要養,所以開車時間也跟著拉長為12個小時。不過,日子還是很開心過的,我有個秘密……”他停頓了一下:“說出來先生你別笑我,好嗎?”
他說:“我總是換個角度來想事情。例如,我覺得出來開車,其實是客人付錢請我出來玩。像今天一早,我就碰到像你,花錢請我跟你到關外玩,這不是很好嗎?等到了關外,你去辦你的事,我就正好可以順道賞賞關外的景色,抽根煙再走啦!”他繼續說:“像前幾天我載一對情侶去東湖水庫看夕陽,他們下車后,我也下來喝碗魚丸湯,擠在他們旁邊看看夕陽才走,反正來都來了嘛,更何況還有人付錢呢?”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有多幸運,一早就有這份榮幸,跟前座的EQ高手同車出游,真是棒極了。又能坐車,心情又開心,這樣的服務有多難得,我決定跟這位司機先生要電話,以便以后有機會再聯系他。接過他名片的同時,他的手機鈴聲正好響起,有位老客人要去機場,原來喜歡他的不只我一位,相信這位EQ高手的工作態度,不但替他贏到了心情,也必定帶進許多生意。
經濟不景氣,心情就更要爭氣。心理學家發現,快樂其實是一種習慣,不管大環境怎么變,EQ高手的快樂決心是不會改變的。當我們能換一種心態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并帶著游戲般的愉快心情面對工作,你會發覺自己的內在能量強大許多,抗壓應變的功力也因此大為增進,而這,也正是貫徹快樂決心的漂亮做法。我自己就常覺得,工作其實是一種偽裝,讓我有很好的借口及機,能因著演講及各種活動,去認識許許多多有趣精彩的人,這不是很過癮嗎?(更何況,往往還有人付錢呢!)
只要調整了心態,你的工作心情,就能拋開不景氣的陰影,自創一片格局。
72、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
“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73、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74、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只會讓自己吃虧,并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75、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76、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麼?”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iteasy,放輕松放輕松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77、一名員工做事情是不能靠主管在后面揮動鞭子的,要靠自己有一種尊嚴,讓追求"標準"變成一種原動力。
我坐在希爾頓飯店大堂喝咖啡,來了一對老夫婦訂房間,服務生查了一下電腦,保留的房間都訂完了,"先生,太太,我們附近還有幾家檔次不錯的飯店,跟我們都一樣的,要不要我幫你試試看。"服務生禮貌地說。他們先領老夫婦去喝杯咖啡,一會兒服務生過來說:"我們后面的喜來登大酒店還有一個房間,檔次跟我們是一樣的,還便宜20美金,要不要?"老夫婦高興地說"Whynot?"之后服務生又把老夫婦和他們的行李送上車。
希爾頓員工的這種行動根本不是在主管的監控下才去做的,這完全是一種尊嚴,一種標準,這已經變成一種原動力,不停地推動企業進步。
我們要強調標準,要做SOP,而且還有重要的四個字--細節量化。
78、在泰國曼谷,清晨酒店一開門,一名漂亮的泰國小姐微笑著和我打招呼:"早,余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們每一層的當班小姐要記住每一個房間客人的名字。"我心中很高興,乘電梯到了一樓,門一開,又一名泰國小姐站在那兒,"早,余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余,你也背了上面的名字,怎么可能呢?""余先生,上面打電話說你下來了。"原來她們腰上掛著對講機。
于是她帶我去吃早餐,餐廳的服務人員替我上菜,都盡量稱呼我余先生,這時來了一盤點心,點心的樣子很奇怪,我就問她"中間這個紅紅的是什么?"這時我注意到一個細節,那個小姐看了一下,就后退一步說那個紅紅的是什么,"那么旁邊這一圈黑黑的呢?"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說那黑黑的是什么。這個后退一步就是為了防止她的口水會濺到菜里。
我退房離開的時候,刷卡后他把信用卡還給我,然后再把我的收據折好放在信封里,還給我的時候說,"謝謝你,余先生,真希望第七次再看到你。"第七次再看到,原來那次我是第六次去。
3年過去了我再沒去過泰國。有一天我收到一張卡片,發現是他們酒店寄來的,"親愛的余先生,3年前的4月16號你離開以后,我們就沒有再看到你,公司全體上下都想念得很,下次經過泰國一定要來看看我們。下面寫的是祝你生日快樂。原來寫信的那天是我的生日。
這種優質的服務無疑贏得了一個顧客的心。
79、飛機起飛前,一位乘客請求空姐給他倒一杯水吃藥。空姐很有禮貌地喻:”先生,為了您的安全,請稍等片刻,等飛機進入平穩飛行后,我會立刻把水給您送過來,好嗎?”
15分鐘后,飛機早已進入了平穩飛行狀態。突然,乘客服務鈴急促地響了起來,空姐猛然意識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記給那位乘客倒水了!當空姐來到客艙,看見按響服務鈴的果然是剛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帶微笑地說:”先生,實在對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誤了您吃藥的時間,我感到非常抱歉。”這俠乘客抬起左手,指著手表說道:“怎么回事,有你這樣服務的嗎?”空姐手里端著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無論她怎么解釋,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諒她的疏忽。
接下來的飛行途中,為了補償自己的過失,每次去客艙給乘客服務時,空姐都會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帶微笑地詢問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別的什么幫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擺出一副不合作的樣子,并不理會空姐。
臨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給他送過去,很顯然,他要投訴這名空姐。此時空姐心里雖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職業道德,顯得非常有禮貌,而且面帶微笑地說道:”先生,請允許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誠的歉意,無論你提出什么意見,我都將欣然接受您的批評!”那位乘客臉色一緊,嘴巴準備說什么,可是卻沒有開口,他接過留言本,開始在本子上寫了起來。
等到飛機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陸續離開后,空姐本以為這下完了,沒想到,等她打開留言本,卻驚奇地發現,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寫下的并不是投訴信,相反,這是一封熱情洋溢的表揚信。
是什么使得這位挑剔的乘客最終放棄了投訴呢?在信中,空姐讀到這樣一句話:“在整個過程中,您表現出的真誠的歉意,特別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動了我,使我最終決定將投訴信寫成表揚信!你的服務質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機會,我還將乘坐你們的這趟航班!”
80、老師說:“人的一生如活八十歲,就由二十五億二千二百八十八萬秒的十位數組成。你知道在這十位數中提取了幾位數嗎?”
我是一個有些自負的人,在第一次參加的成功訓練中,有一個課程是“認識自己”,老師說:“我們很多的人知道這個世界,卻惟獨不認識自己……”我當即舉手,說:“老師,我認識我自己,我知道我想什么,要什么。”老師笑咪咪地看著我說:“你叫什么名字”“李藝林”我答。“你多大年紀”“5歲你別笑,訓練中講師要求我們放松自己,放掉身上所有的包袱和解除滿身的束縛,回到天真的童年——5歲年代。”我答。老師又輕輕的笑了:“很好那么你的血型”“O型。”我答。“O型血型有什么特質”我答不上來了。老師又再次輕聲笑著,示意我坐下,對全場幾百人說:“你不知道了,所以人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現在,我們做一個游戲——照鏡子。”
照鏡子的游戲是每人找一個褡襠,面對面,你當他的“鏡子”,他當你的“鏡子”,上半部讓我們真的像5歲小孩,一人做各種怪動作,另一人就模仿,每個人笑得很開心;余下來便甲乙兩個站好,互相找優點、缺點,以找優點為主,贊美對方,每個人也覺得很好玩,仍是笑;可到下半部,當在音樂、燈光和老師的引導下,閉著眼睛,每人腦子里都放了一次“電影”,找回了自己過去的種種不足,甚至開始懺悔以往的過錯和罪責,眼睛里便閃動著淚花、臉上便流淌著淚珠。我也哭了。我這一次是在沒有任何生理痛苦和心理苦楚時哭的。
奇怪嗎?
使我淚流不止的原因是,在閉著眼睛的過程中,我聽老師給我們仔細地算了這樣一筆賬。老師說,這賬其實是作家謝冰心80歲生日那天算的。他說:80×365=29000;29000×24=700800;700800×60=42048000;42048000×60=2522880000。
老師說:“人的一生如活八十歲,就由這十位數的秒組成,而現在你已經提取了許多時日,在你生命庫存中也許只剩下九位數、八位數,甚至更少!我不敢斷定你是否功成名就,但我敢說,在這里的每一位沒有像作家這樣給自己算過賬,沒有哪一位能準確無誤地把自己過了幾位數說出來,也就是說,沒有人真正認識自己;我還敢說,在這里的每一位,年齡最小的也有二十多歲,所以,你剩下的時間并不多,而你要做的事卻多得數也數不清……我們的很多人在買菜的時候,在消費的時候,在經營店鋪的時候,把賬算得很細,幾元幾角幾分,可人生也是經營,為什么我們不認真的算一算人生這筆賬呢?”
……那一年,我正在而立之年,如按“謝冰心原理”80歲計算的話,我應該是活了10950天、946080000秒而具體到我那天的時間10月14日,在10950天里,還要加上314天。這個時候,我心里非常恐懼,因為我發現我的生命的時日已提取了將近一半,而已提取的那將近一半是渾渾噩噩而過的,簡直就是浪費!如那種浪費可以判刑的話,我愿坐穿牢底來洗涮自己的罪過。可是,這不能,我只能努力使自己剩下的18050天不要浪費,立一個“把每一天當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的誓言。
時間過去了四年,如今,我也算是一個教人“照鏡子”的人。倒不是我如何成功,而是我有太多“照鏡子”的心得,何且,在我的臥室里總是擺著一塊很大的鏡子,時不時照照自己,特別是睡覺前會一個人靜靜地審視自己,一天做了些什么,從鏡子找自己是不是“每天進步一點點”。我盡管很擔心和害怕人家說我是孤芳自賞或罵我是“豬八戒照鏡子”,但我還是很理直氣壯的,且勸過和我交往過的所有的朋友:經常照照鏡子!到我那里去照鏡子!
關于“照鏡子”,我又不得不提到日本,雖然我是如此的記恨國齒家仇不愿提他們,但人家就是厲害,“魔鬼訓練”是他們創造的,也就是說,“照鏡子”是他們的發明,可當我們的國人還在爭論“照鏡子”是不是太女人太“那個”、不愿站到鏡子前仔細審視自己、自認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的時候,人家“小日本”(其實小日本已經不小了,撇開經濟發展不說,平均身高已經超過了我們。中國人哪,得加把勁)的青年已經開始花上一筆錢去調查所或偵探社,委托別人專門調查自己,然后讓別人告訴自己是怎樣的人,以便真正把握和確認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或是讓情人和朋友了解自己。
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這就像中國老百姓常說的“忘了你姓什么啦”一樣,其實,這不僅是人們常常存在的一種誤區,而且往往也是人類難以超越的人性的弱點。一盞燈可以照亮周圍的空間,卻恰恰會留下燈下的黑暗。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先認識外部世界,然后才開始認識自身,個體的自我意識是青春期逐步確立和強化起來的。在此之前,他對自己即使不是渾然不知,也是懵懵懂懂,無怪乎早在古希臘時戴爾菲城的神廟大門上就鐫刻著“認識你自己”的警言。
正因人有此劣根性,就需要經常被提醒、點撥。日本青年請調查所給自己進行調查,不乏是聰明之舉,如請研究成功學、心理學或成功訓練導師給你“把脈”,同樣會獲益匪淺。
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負債累累、離開妻女到處流浪的流浪者。那人進門打招呼說:“我來這兒,是想見見這本書的作者。”說著,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本名為《自信心》的書,那是羅伯特許多年前寫的。流浪者繼續說:“一定是命運之神在昨天下午把這本書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為我當時決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殘生。我已經看破一切,認為一切已經絕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內)已經拋棄了我,但還好,我看到了這本書,使我產生新的看法,為我帶來了勇氣及希望,并支持我度過昨天晚上。我已下定決心,只要我能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他一定能協助我再度站起來。現在,我來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這樣的人做些什么。”
在他說話的時候,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流浪者,發現他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來天未刮的胡須以及緊張的神態,完全的向羅伯特顯示,他已經無可救藥了。但羅伯特不忍心對他這樣說。因此,請他坐下來,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說出來。
聽完流浪漢的故事,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并且協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剛說完,他立刻跳了起來,抓住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他會為了“老天爺的份上”而做此要求,顯示他心中仍然存在著一絲希望。所以,羅伯特拉著他的手,引導他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試驗室里,和他一起站在一塊看來像是掛在門口的窗簾布之前。羅伯特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面高大的鏡子,他可以從鏡子里看到他的全身。羅伯特指著鏡子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當作你從前并未認識他——否則,你只能跳密西根湖里,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于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里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鐘,然后后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一會兒后,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天后,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而他不再是一個流浪漢形象,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他說,他感謝羅伯特先生,讓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找到了工作。
后來,那個人真的東山再起,成為芝加哥的富翁。
如今,在每一場的成功訓練里,都有這樣一個“照鏡子”的課程。我想,哪位失敗的朋友和追求成功的朋友,進去“照一照”,定會與你以往出門前“一照”的效果大不一樣。
81、一個學生來訪,抱怨班里有某人特討厭,總喜歡跟他比,影響了他的學習。
我問這學生,你喜歡吃蘋果嗎,學生愕然,但還是回答“不喜歡,但喜歡吃雪梨。”
“你不喜歡吃蘋果?”
“對”
“那有沒有人喜歡吃蘋果”
“當然有!”
“那你不喜歡吃蘋果是蘋果的錯嗎?”
笑笑,“當然不是!”
“那你不喜歡他是他的錯嗎?”
……
“你喜歡吃雪梨?”
“對!”
“如果你的好友來了,你會請他吃嗎?”
“會啊!”
“你怎么知道他愛吃呢?”
“問唄!”
“那還好,但很多人就不是這樣,覺得自己喜歡就以為他人也喜歡。”
自己喜歡雪梨,以為魚也會喜歡,所以當魚餌放在釣鉤上去釣魚,魚兒總是不上鉤,于是就埋怨,這魚兒怎么回事?古人說,子非魚,安知魚乎?
82、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樣多只蒼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后將瓶子平放,讓瓶底朝著窗戶,會發生什么情況?
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力竭倒斃或餓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鐘之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事實上,正是由于蜜蜂對光亮的喜愛,由于它們的智力,蜜蜂才滅亡了。
蜜蜂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它們不停地重復著這種合乎邏輯的行動。對蜜蜂來說,玻璃是一種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們在自然界中從沒遇到過這種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氣層;而它們的智力越高,這種奇怪的障礙就越顯得無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蒼蠅則對事物的邏輯毫不留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下亂飛,結果誤打誤撞地碰上了好運氣;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因此,蒼蠅得以最終發現那個正中下懷的出口,并因此獲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所講的故事并非寓言,而是美國密執安大學教授卡爾•韋克轉述的一個絕妙的實驗。韋克是一個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著有《組織的社會心理學》等書。
韋克總結到:"這件事說明,實驗、堅持不懈、試錯、冒險、即興發揮、最佳途徑、迂回前進、混亂、刻板和隨機應變,所有這些都有助于應付變化。"
他進一步說:"我從大企業中所認識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當每人都遵循規則時,創造力便會窒息。"這里的規則也就是瓶中蜜蜂所堅守的"邏輯",而堅守的結局是死亡。已有不止一家大企業到IDEO取經。它們迫切想知道,怎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富活力、更有創造性?
這樣的問題之所以急迫,是因為管理模糊性、管理不確定性、管理變革,業已成為當今企業面臨的頭號任務。不確定性已經并將長期成為折磨企業的一種"慢性疾病":比如,許多公司已停止印發組織結構圖了,因為它幾乎剛剛出來就會變得過時。在高科技企業,人人都知道,哪怕只預測幾個月后的技術趨勢都是一件浪費時間的徒勞之舉。如果你對混沌理論有一點點認識的話,你會懂得世界既不可知,也不可預測。過去的企業好像一條悠哉游哉的豪華游輪,而現在的企業則好像波浪滔天的大海里的一只獨木舟。
但這樣說也不是要鼓勵我們對世界的悲觀看法。韋克的觀點是,對付不確定性的辦法,是在瞬變時刻賦予事物以合理性,就像上述實驗中的蒼蠅一樣。這意味著,面對趨于復雜的世界,如果你想使之成理(sensemaking),就必須擁有隨機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條式的智慧,如本刊2001年9月號社論《走向"測不準"的管理中》所述的布拉多印第安人,他們通過炙烤鹿骨來決定狩獵的走向,如此方可稱為真正的智慧。
為什么這樣講?由于狩獵是布拉多印第安人千百次進行的一項活動,他們得以積累豐富的有關獵物、追蹤、天氣和地形的經驗。通常情況下,他們會依靠狩獵隊伍中經驗豐富的獵手的知識和智力進行判斷;然而在外界環境的變數加大或遭遇其他特殊情況時,布拉多印第安人便會把經驗擱置一旁,轉而求助于非邏輯性的"魔法"。從現代的理性人的觀念來看,這樣做簡直荒唐可笑,但布拉多印第安人的魔法卻帶來了一些超出經驗的新事物,使狩獵最終得以成功。魔法為其固定的狩獵模式引入了一個隨機的變數,狩獵的戰術因此不會墨守成規,避免了由于一味遵從經驗而可能造成的無效追逐,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以往的成功經驗而導致的失敗"。智者如蜜蜂往往正是因經驗而陷入死地。
企業生存的環境可能突然從正常狀態變得不可預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業中的"蜜蜂"們隨時會撞上無法理喻的"玻璃之墻"。領導者的工作就是賦予這種變化以合理性,并找出帶領企業走出危機的辦法。組織(organize)的本意是穩定自身的直接環境,從混亂中理出秩序;但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里,混亂的行動也比有序的停滯好得多。
83、兩個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了一個河叉分了手,因為一個人認為阿肯色河可以掏到更多的金子,一個人認為去俄亥俄河發財的機會更大。
十年后,入俄亥俄河的人果然發了財,在那兒他不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碼頭,修了公路,還使他落腳的地方成了一個大集鎮。現在俄亥俄河岸邊的匹茲堡市商業繁榮,工業發達,無不起因與他的拓荒和早期開發。
進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沒有那么幸運,自分手后就沒了音訊。有的說已經葬身魚腹,有的說已經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后,一個重2、7公斤的自然金塊在匹茲堡引起轟動,人們才知道他的一些情況。當時,匹茲堡《新聞周刊》的一位記者曾對這塊金子進行跟蹤,他寫道:“這顆全美最大的金塊來源與阿肯色,是一位年輕人在他屋后的魚塘里見撿到的,從他祖父留下的日記看,這塊金子是他的祖父仍進去的。
隨后,《新聞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記。其中一篇是這樣的:昨天,我在溪水里又發現了一塊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塊更大,進城賣掉它嗎?那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擁向這兒,我和妻子親手用一根根圓木搭建的棚屋,揮灑汗水開墾的菜園和屋后的池塘,還有傍晚的火堆,忠誠的獵狗,美味的燉肉山雀,樹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贈給我們的珍貴的靜逸和自由都將不復存在。我寧愿看到它被扔進魚塘時蕩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睜睜地望著這一切從我眼前消失。
18世紀60年代正是美國開始創造百萬富翁的年代,每個人都在瘋狂地追求金錢。可是,這位淘金者卻把淘到的金子扔掉了,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直到現在還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可是我始終認為它是真的。因為在我的心目中,這位淘金者是一位真正淘到金子的人。
84、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一位六歲的男孩在小河里玩耍,周圍空無一人。當他正玩得高興時,災難即將發生在他身上,他還渾然不覺,原來一條蟒蛇正向他游來。當蟒蛇把他纏起來時,他在驚慌之中用手掐住它的要害。蟒蛇很大,雖然被掐住要害,但還知道要把小孩纏死,好在小孩身材瘦小,蟒蛇無法把他纏緊。小孩就這樣一直用力掐住要害,只到他暈過去。后來當人們發現小孩時,發現他的手還在緊緊掐住蟒蛇,而蟒蛇早已死掉。
這個故事說明:人在恐懼時可以激發潛能。
85、阿東明天就要參加小學畢業典禮了,怎么也得精神點把這一美好時光留在記憶之中,于是他高高興興上街買了條褲子,可惜褲子長了兩寸。吃晚飯的時候,趁奶奶、媽媽和嫂子都在場,阿東把褲子長兩寸的問題說了一下,飯桌上大家都沒有反應。飯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沒有再被提起。
媽媽睡得比較晚,臨睡前想起兒子明天要穿的褲子還長兩寸,于是就悄悄地一個人把褲子剪好疊好放回原處。
半夜里,狂風大作,窗戶“哐”的一聲關上把嫂子驚醒,猛然醒悟到小叔子褲子長兩寸,自己輩分最小,怎么得也是自己去做了,于是披衣起床將褲子處理好才又安然入睡。
老奶奶覺輕,每天一大早醒來給小孫子做早飯上學,趁水未開的時候也想起孫子的褲子長兩寸,馬上快刀斬亂麻。
最后阿東只好穿著短四寸的褲子去參加畢業典禮了。
點評:1、一個團隊僅有良好的愿望和熱情是不夠的,要積極引導并靠明確的規則來分工協作,這樣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管理一個項目如此,管理一個部門也是如此。
2、團隊協作需要默契,但這種習慣是靠長期的日積月累來達成的,在協作初創起,還是要靠明確的約束和激勵來養成,沒有規則,不成方圓,沖天的干勁引導不好就欲速不達。
86、愛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時受雇于一家超級市場,開始時大家都一樣,從最底層干起。可不久愛若受到總經理的青睞,一再被提升,從領班直到部門經理。布若卻像被人遺忘了一般,還在最底層混。終于有一天布若忍無可忍,向總經理提出辭呈,并痛斥總經理用人不公平。總經理耐心地聽著,他了解這個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點什么,缺什么呢?……
他忽然有了個主意。“布若先生,”總經理說:“請您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賣的。”布若很快從集市回來說,剛才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賣。“一車大約有多少袋,多少斤?”總經理問。布若又跑去,回來說有10袋。“價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總經理望著跑得氣喘吁吁的他說:“請休息一會吧,你可以看看愛若是怎么做的。”
說完叫來愛若對他說:“愛若先生,請你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賣的。”愛若很快從集市回來了,匯報說到現在為止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有10袋,價格適中,質量很好,他帶回幾個讓經理看。這個農民過一會兒還將弄幾筐西紅柿上市,據他看價格還公道,可以進一些貨。這種價格的西紅柿總經理可能會要,所以他不僅帶回了幾個西紅柿作樣品,而且還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面等回話呢。
總經理看了一眼經了臉的布若,說:“請他進來。”愛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幾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點評:1、人與人的差距,更多體現在思想方法上,雖然初始時就那么一點點,但日積月累就越拉越大,所以發現差距及時總結,方能迎頭趕上。
2、人要善于觀察、學習、思考和總結,僅僅靠一味地苦干奮斗,埋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結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舊重復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3、成功的規則未必那么明顯,需要很高的悟性與洞察力,面對差距和挑戰,及時調整心態,增強自己的獨立思考、多謀善斷、隨機應變的能力。
87、臨街的陽臺,站著一位妙齡女郎,引得路人禁不住抬頭看上兩眼。一位紳士途經此處,他被女郎的美貌深深的吸引,便與她搭訕,向她表明愛意,女郎高傲地說:“如果你真的愛我,請在陽臺底下呆上100天,我自會下樓會你。”
紳士二話不說,就地坐了下來。
99天過去了,再有一天就要到期,女郎輕挑簾攏,偷窺那三個月都紋絲不動的紳士,突然女郎驚呆了,只見那個"忠誠的騎士"緩緩地直起身,夾起椅子,若無其事地走了。女郎頓時暈倒。
99天!紳士欠缺的不是耐心,他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自己的深情,又恰如其分地保留了自己的尊嚴。
88、兩個不如意的年輕人,一起去拜望師父:“師父,我們在辦公室被欺負,太痛苦了,求你開示,我們是不是該辭掉工作?”兩個人一起問。
師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就揮揮手,示意年輕人退下了。
才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種田,另一個什么也沒動。
日子真快,轉眼十年過去了。回家種田的以現代方法經營,加上品種改良,居然成了農業專家。另一個留在公司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漸漸受到器重,成了經理。
有一天兩個人遇到了。
奇怪,師父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么難過?何必硬巴在公司?所以辭職,農業專家問另一個人:“你當時為何沒聽師父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經理笑道:“師父說‘不過一碗飯’,多受氣,多受累,我只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老板說什么是什么,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師父不是這個意思嗎?”
兩個人又去拜望師父,師父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答了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后揮揮手……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很多事,真的是一念之間啊,所以在決定什么事時,要多想想哦。
89、告訴你一宗意外。這是一個早上,媽媽正在廚房清洗早餐的碗碟。她有一個四歲的小孩子,自得其樂地在沙發上玩耍。
不久之后,媽媽聽到孩子的哭啼聲。究竟發生什么事呢?媽媽還沒有將手抹干,就沖出去客廳看看孩子去了哪里。
原來,孩子仍坐在沙發上;但是,他的手卻插進了放在茶幾上的花樽里。花樽是上窄下闊的一款,所以,他的手伸了入去,但伸不出來。母親用了不同的辦法,把卡著了的手拿出來,但都不得要領。
媽媽開始焦急,她稍為用力一點,小孩子就痛得叫苦連天。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媽媽想了一個下策,就是把花樽打碎。可是她稍有猶豫,因為這個花樽不是普通的花樽,而是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不過,為了兒子的手能夠拔出,這是唯一的辦法。結果,她忍痛將花樽打破了。
雖然損失不菲,但兒子平平安安,媽媽也就不太計較了。她叫兒子將手伸給她看看有沒有損傷。雖然孩子完全沒有任何皮外傷,但他的拳頭仍是緊握住似的無法張開。是不是抽筋呢?媽媽又再驚惶失措。
原來,小孩子的手不是抽筋。他的拳頭張不開,是因為他緊捉著一個十元硬幣。他是為了拾這一個硬幣,所以令手卡在花樽的口內。小孩子的手伸不出來,其實,不是因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為他不肯放手。
感情的事,很多時候都是盲目的。
你曾為他做的事,當日,你是多么的覺得天經地義;今天,你卻感到荒謬到極。盲目是幸福的,只要盲目能維持一生一世。問題是,有一天,我和你都會像小孩子一樣,發現自己被感情問題卡住了,動彈不得。
問題出現了,你煩得天都要倒下來。你希望尋求方法解脫,但全都徒勞。別人說:「問題不是你所想的復雜,只是你肯放手就解決了。」你卻偏偏不肯放手。
這時,你不會想:“這樣值不值?”你只會自問:“我還愛不愛?”只要是愛,你覺得再沒有甚么要猶豫。你會很努力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你一直守下去,你不會放手。
其實,放手就立刻解決問題,只是大家都逃避這個事實。你寧愿受著牢籠,都不愿解脫。「這段感情值得這樣磨下去嗎?」你的朋友會勸你放棄。
你不相信,這份愛,只是一枚十元硬幣。你忍痛執著這份感情,不惜代價,消耗了許多眼淚,虛度了不少的歲月,粉碎了很多機會。
放手,帶來更大的釋放。為了區區十元,打碎了一個古董花樽,小孩子當時不會了解,也不會后悔,因為那時信息全。他不了解他執著那個硬幣的機會成本是那么大。他長大了之后,才會了解花樽的價值,才會明白自己昔日的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