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歷史悠久、人文昌達。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始設縣治,因“南臨樂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1992年9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屬江西省計劃單列市。全市共有國土面積1973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1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1個大型水庫管理局;城區面積達15平方公里,人口15萬人;全市總人口80萬人。千百年來,悠悠樂安水孕育了樂平燦爛的史前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寶貴的革命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尤以“洪公氣節,馬氏文章”著稱于世。這里誕生了與《通志》、《通典》合稱“三通”的《文獻通考》這部流芳千古的巨大史書,以及毛澤東同志一生珍愛的《容齋隨筆》這一垂范后世的歷史佳作;源發了得到周恩來同志以“美、秀、嬌、甜”高度評價的贛劇饒河戲;保留了400余座融建筑、雕塑、工藝、繪畫、文學于一體被稱為“中華一絕”的古戲臺;培育了“一王二侯三駙馬,四位左右一品相,五位狀元、榜眼和探花,三百多位進士郎”;記載了方志敏、紅十軍等革命先輩留下的光輝足跡。
樂平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這里地處“南昌—九江—景德鎮”金三角區域,人口眾多,市場發達,商貿繁榮,物流便捷,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境內現有206國道和樂上、樂弋、田樂線3條省道與外界相連,南與鷹潭相距只有幾十公里,北離景德鎮機場只有40公里,景鷹高速途經我市并開設互通立交。
樂平環境優美,風光旖旎。這里有藍浸綠染的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翠平湖”、鬼斧神工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洪巖仙境”、稀世奇幻絕景“淚灘雙月”、巧奪天工的“文山石林”、避暑勝地“歷居寺”以及饒派風格古民居建筑群等一批特色自然人文景觀。
樂平資源豐贍,物產富饒。這里是全國四大產錳基地和江西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亞洲最大的膨潤土儲藏地、江西省唯一的海泡石產地,還是全國商品糧基地、江西重點產棉區、全國優良豬種繁育基地、江西最大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和全國有名的“江南菜鄉”,素有贛東北“聚寶盆”之美稱。
樂平生機勃勃、蓄勢待發。樂平人民風質樸,尚文崇武,勤勞智慧,千百年來,樂平人以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創造了一方文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在歷屆班子的扎實工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樂平發展很快,變化也很大,從一個農業大市躋身到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十強縣(市),2004年,被評為“全省工業三年翻番全面先進單位”和“全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市)”。同時,支撐樂平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多年積累的能量正在釋放出來,形成了“強項在工業、特色在農業、活力在民營、后勁在園區、潛力在資源”的綜合優勢。尤其是在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大背景下,后發優勢更加明顯,主要集中在寶貴的土地和資源開發利用上,其中樂平經濟技術開發區已獲江西省政府審批的土地有4平方公里,還有年供電量24億度的贛東北供電局樞紐座落在樂平,另外,總投資1.8億元的三峽輸變電500千伏樂平變電站2006年可投入運行,年采煤90萬噸的機井明年也可竣工投產,日產5000噸的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一期工程已經竣工投產,二期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可以說,未來3至5年,將是樂平的高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