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宜春市政府召開第39次常務會議,會議研究討論并原則通過了《宜春市引進人才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人才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做好人才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堅定不移地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為推進全市趕超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持。《辦法》制定并下發后,市直各單位要按照自身對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重點引進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具有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高層次人才。
第一條 為加快推進人才強市戰略的實施,適應我市趕超式發展的現實需要,滿足市直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對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引進的對象是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的人才。重點引進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高層次人才。具體包括:(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二)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三)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四)海外留學歸國并獲得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人員、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五)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六)具有一技之長的高技能人才以及市直行政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急需的特殊人才。
第三條 人才引進工作堅持四項原則,即引進人才與留住人才并重、剛性引進與柔性引進并重、引進人才與引進項目相結合、政府政策支持與受益單位為主體相結合的原則。引進人才既可以辦理調動手續,也可以采取柔性引進的方式。
第四條 政府支持用人單位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引進,市委市政府每年根據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采取集中公開引進的方式進行。同時安排部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崗位面向社會公開選聘高層次人才。對為人才發揮作用創造良好環境的用人單位或個人,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第五條 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引進符合第二條第(一)、(二)、(三)項以及海外留學歸國并獲得碩士以上學位人員、正高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急需和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呈報市委人才辦核定后,可不占用人單位編制,由機構編制部門按在編人員集中管理。
第六條 引進人才的待遇(一)調入到市直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并與用人單位簽訂 3年以上工作協議的,除規定的工資、津補貼或績效工資等薪酬外,還提供以下優惠政策:
1、前三年享受以下補貼符合第二條第(一)項的給予一次性安家補助 50萬元,每月享受 2萬元生活補貼;
符合第二條第(二)項的給予一次性安家補助 20萬元,每月享受 1萬元生活補貼;
符合第二條第(三)項的給予一次性安家補助 10萬元,每月享受 3000元生活補貼;
海外留學歸國并獲得碩士以上學位人員、正高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給予一次性安家補助 10萬元,每月享受 1500元生活補貼。
補貼就高不就低,不重復疊加。
2、配偶隨遷上述引進人才的配偶隨遷,并幫助安排工作,由用人單位會同組織人事部門按“對口對應”的原則負責落實。戶口根據個人意愿隨時可予落戶。
3、子****先安排入托入學上述引進人才的未成年子女入托入學,可在本市內優先擇校,并免收除正常學雜費以外的各類費用,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落實。
4、醫療傾斜上述引進人才由市衛生局發放保健證,每年免費體檢一次,并建立健康檔案,實行預防保健跟蹤服務。在市內公立醫院就醫,免收普通門診和專家掛號費;所需醫療資金通過現行醫療保障制度解決,不足部分由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解決。
5、科研支持對上述引進人才的科研啟動經費給予支持,根據科研成果和貢獻率,采取一人一議的辦法確定,但最低不少于 5萬元。其他各類人才引進后的科研經費,可向有關部門申請立項和論證,并優先安排。對攜帶科技開發項目從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創辦領辦高新技術領域的合資合作或者獨資項目的人才,經有關部門認定后,通過科技、技改項目等渠道給予經費資助。
(二)柔性引進到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高層次人才薪酬待遇,一律采取一人一議、一事一策的辦法,由用人單位參照上述標準與引進人才具體商定,經市委人才辦審核并報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執行。柔性引進人才的培訓、考察、交流和職稱考評、出國(境)審批、配偶及子女就職、就學等享受引進人才同等待遇。
(三)政府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對引才工作做得較好的企業,將給予適當的獎勵。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待遇可參照上述標準與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協商確定。對企業引進的符合第二條第(一)、(二)、(三)項以及海外留學歸國并獲得碩士以上學位人員、正高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和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需按事業編制管理的,可向市委人才辦提出申請,經核準后,由機構編制部門按在職人員集中管理,其人事、工資關系可按事業單位人員保留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在為企業服務期間,其工資、福利等待遇由企業按約定的標準將資金劃入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工資專戶,由市人才交流中心統一發放。高層次人才在企業工作達到 8年且在我市退休的,退休時可按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辦理退休手續。
第七條按照“政策支持、市場運作、租售結合”的方式,建設高層次人才公寓,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政策性租賃房或定向銷售房。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選擇享受一次性安家補助自主安排住房,也可按優惠政策租住或按成本價購買人才公寓。
第八條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因特殊情況不能調轉人事關系的,工作一年后可以重新建立檔案,并核準其原有身份、學歷、工齡、技術職稱等。
第九條鼓勵高等院校、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爭取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博士后進站工作。工作站每招收 1名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兩年研究期內由受益財政給予10萬元的研究經費資助。對出站后留在本市工作的博士后,經辦理調入手續,可享受引進博士的安家補助等有關優惠政策。
第十條設立市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每年由市財政安排 150萬元,在市財政建立專戶,專項用于資助培養、引進高層次人才、獎勵突出貢獻人才等,今后根據人才工作需要增加,滾動使用,確保人才工作經費開支。本辦法涉及到的經費支出,黨政機關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由受益財政負擔;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由受益財政和用人單位按比例負擔;企業和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自行負擔。
第十一條各有關單位在實施上述政策時,要注意處理好本單位現有人才和引進人才的關系。要通過改革獎勵、津貼等辦法,逐步提高現有人才的待遇,對于其中確有顯著貢獻的可以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以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十二條市委組織部負責引進人才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管理。市委人才辦具體負責引進人才的日常工作。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及本市駐外機構等有關部門應積極配合,共同做好人才引進工作。
第十三條市委、市政府各有關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研究制定具體措施,認真落實本辦法。對不按照本辦法落實造成不良影響的,將追究有關負責人和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四條引進的人才在本市工作生活期間,如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屬于政治權利方面的,可向市委人才辦提出申訴;屬于工資福利待遇方面的,可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仲裁;屬于經濟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等民事商務糾紛的,可按國家有關法律辦理。
第十五條本辦法執行中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委人才辦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各縣(市、區)可以根據本辦法,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
第十七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市委、市政府及組織人事部門以前制定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