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加拿大統計局最新公布的評估外國跨國公司活動的報告,充分研究與分析了在加拿大經營的外國跨國公司在加投資、經營和發展的現狀,極具權威性和學術性,報告還詳盡分析了外資控股企業通過投資于創新、先進技術和熟練工人等領域,以及對知識創造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對加拿大經濟的影響。故摘其主要內容翻譯出來,供國內企業和學者參考:
由于外資控股企業與很多國內競爭對手相比往往擁有較高的生產率,在上述這些領域的投資通常能轉化為優異的市場業績。
過去三十年,相對于內資工廠而言,制造業領域中外資控股工廠的勞動生產率大幅增長。加拿大統計局分析了跨國公司對加拿大經濟的重要性,該報告揭示了加拿大統計局所做的大量分析研究的結果。 外國跨國公司對加經濟做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貢獻。與國內競爭對手相比,外資工廠不僅具有更高的生產率,而且更為資本密集型,支付更高薪酬,且雇用更多白領工人。
外資控股工廠具有更高的生產率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規模效應、行會成員、先進技術的應用、以及研發的投入。即使不考慮上述因素,內資公司與外國跨國公司業績表現還是有很大差距。盡管考慮到規模和行業的差異,跨國公司仍比內資公司具備業績上的優勢。
外國跨國公司與外向型的內資企業相差無幾 該報告也謹慎地反對就此得出結論:即外國跨國公司工廠“就是”比加拿大本地的競爭對手“更好”。
外向型的加拿大企業——在出口市場活躍的企業或在海外經營生產業務的企業――與外國跨國公司相比通常毫不遜色。報告中所描述的新的研究發現外資控股企業與母公司是國際性的加資企業幾乎無差異。這兩類企業每個工人的增加值和總產出、工資、熟練工人以及技術的使用情況都非常相似。在研發和創新方面,如果考慮企業規模,年齡和行業等因素,加拿大外向型企業比外國跨國公司的業績略勝一籌。
長期以來外國跨國公司在加拿大國內市場占有相當份量該報告中描述的幾項研究表明,從公司資產份額和收入來看,外國跨國公司長期以來在加拿大市場上占有很大份額。
研究注意到近幾十年來,在加跨國公司活動的改變程度與當地有關外商直接投資管理規定的重大轉變相吻合。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管制較為嚴格的時代,外資控股的非金融資產份額下降,隨后由于引入較寬松的管制環境,份額反彈。所以,目前跨國公司活動的水平基本和歷史水平持平。到2005年,非金融行業的外資控股水平最多維持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同等水平。
外資控股集中在經濟的非金融領域,如以營運收入衡量,更是如此,這部分是由于在金融和保險業,尤其是在銀行業對外資控股的規定較為嚴格。外國公司通常轉向能更加充分發揮自己競爭優勢的經濟領域,包括規模和資本密集帶來高回報的經濟領域,以及憑借新的創新技術贏得競爭的高科技領域。
自2000年以來,在非金融行業的營運收入中,外資控股企業的份額一直比較穩定,徘徊在30%左右。從資產方面看,2005年,外資控股企業在非金融行業的資產占27.2%, 自2001年以來,基本維持不變。但是,由于這些外企在過去三十年中對累計生產率增長所做出的總體貢獻,它們對于塑造加拿大的經濟業績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外資控股的跨國公司在三個方面對生產率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第一,與內資工廠相比,外資控股的企業生產率增長相對較快;第二,外資控股企業對內資企業存在生產率外溢(技術外溢);第三,與僅是本地企業的合并相比,有外國生產商參與的合并往往在生產率、工資、盈利能力或市場份額等方面獲益。過去二十年間,盡管外資控股企業在制造業領域的就業比重少于40%, 但三分之二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卻來自于這些企業。
外國跨國公司為總部就業增長做出貢獻
該報告還分析了外企總部近期就業趨勢所產生的影響。對于外資并購會在總體上導致產業空心化,報告幾乎沒有發現證據,證明跨國公司消減總部就業并移至國外。
1999年至2005年外資并購案件并沒有使駐加的企業總部數量或總部就業減少。同期,外資并購不僅沒有使總部減少,反而建立了更多新的總部,在總部的就業也與并購前同樣高。
從1999年到2007年,外資控股企業總部的總就業人數平均是內資企業總部總就業人數的一半。盡管如此,此間外企對總部就業增長的貢獻幾乎相當于內資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