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魯科爾沁旗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赤峰市東北部,地處西拉沐淪河北岸,大興安嶺南端東麓。東與通遼市扎魯特旗為鄰,南以西拉沐淪河、臺河的老河身與翁牛特旗、通遼市開魯縣相望。西與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毗鄰,北與錫盟西烏珠穆沁旗接壤。全旗南北狹長,最長達232公里,東西最寬約114.4公里,總面積為14277平方公里。有大小河流12條,流域面積8819.4公頃,均屬西遼河水系。有大小湖泊51處,水面2707公頃。地下水總儲量428億立方米。地勢西北高,南東低,北部為山區(qū),中部為丘陵區(qū),南部為科爾沁草原沙土波狀平原。平均海拔430米,最高1540米,最低266米。地下礦藏豐富,已探明的金屬、非金屬、燃料等礦床、礦點128處,金、銀、銅、錫、鐵、鉛、煤、石油、天然氣、石灰、大理石等礦38種,本旗屬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所平均氣溫5.5℃,無霜期95—140天,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
全旗現(xiàn)轄23個鄉(xiāng)(蘇木)、鎮(zhèn),245個村(嘎查),總人口29. 6萬人,共有13個民族,蒙族人口11. 3萬人,漢族人口17. 6萬人,形成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shù),以牧為主,農牧結合多種經(jīng)濟兼營的蒙古民族聚居的農牧業(yè)地區(qū)。全旗有效灌溉面積41.5萬畝,主要農作物以糧豆為主,玉米播種面積41萬畝,谷子37萬畝,綠豆106萬畝,全旗大小畜存欄179萬頭(只)。
阿魯科爾沁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和文物佐證的就有5000余年,生活在這一熱土的各代人民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史。扎嘎斯臺鎮(zhèn)境內發(fā)現(xiàn)幾處有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的遺址。夏商時期,阿魯科爾沁先民為竹、商。春秋戰(zhàn)國至秦時期,為東胡活動地域。漢至晉時期,是烏恒發(fā)祥地。隋唐時期,為契丹游牧地。遼代為上京道烏州。金代,為泰州屬北京路。元朝,為遼王封地。明代,初為潢水兀良哈地泰寧衛(wèi)領轄,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游牧于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呼倫貝爾湖一帶的阿魯科爾沁部昆都倫岱青率部遷居,始名阿魯科爾沁,意即北方弓箭手。明嘉靖四十三年至崇禎三年(1546~~~1630年),隸屬于“北元”察哈爾部。于后金天聰四年(1630年)歸順后金,天聰八年(1634年),阿魯科爾沁部設前后兩旗,崇德元年并為一旗,稱阿魯科爾沁旗。崇德四年(1639年),隸屬于昭烏達盟,由熱河都統(tǒng)節(jié)制。民國前期,隸屬熱河省。民國22年(1933年)7月,阿魯科爾沁旗淪陷,劃歸偽滿興安西省。1942年,隸屬偽滿興安總省。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戰(zhàn)敗投降,8月16日,阿魯科爾沁旗得到解放,結束了長達12年之久的日本侵略者殘酷統(tǒng)治。1945年10月,阿魯科爾沁旗人民政府成立,隸屬熱河省。1946年6月10日,中共阿魯科爾沁旗委員會成立。1949年5月20日,阿魯科爾沁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1969年8月1日,隨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1979年7月1日,劃歸內蒙古自治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