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深加工園區基本概況: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內蒙古自治區又好又快發展若干意見》打造國家級包頭鋼鐵基地、自治區打造沿黃河沿交通干線重點經濟產業帶超千億元工業園區、市委、市政府打造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冶金和鋼鐵深加工基地的指示精神,為更好的服務包鋼,2007年昆區區委、區政府依托原有資源和優勢,規劃建設了內蒙古包頭特鋼產業園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其中37平方公里在2011年8月10日得到自治區政府<內政字[2011]211號>文件批復,并將園區命名為內蒙古包頭金屬深加工園區,園區四至范圍為:東起昆都侖河,西到包頭南繞城公路,南至包蘭鐵路,北到大青山。
目前,園區已建成區1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鋼鐵、不銹鋼、稀土冶煉、物流四大優勢產業集群,截至2011年底,園區共有工業企業135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戶,累計合同引資額142億元,實際引資額121億元,工業總產值完成765億元(其中包鋼500億元,園區其余企業26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60.1億元(其中包鋼170億元,園區其余企業90.1億元)。
到“十二五”末期,金屬深加工園區將實現鋼鐵產量2150萬噸(其中包鋼1650萬噸,3家骨干企業500萬噸);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600億元(含包鋼),工業增加值預計達到520億元,銷售產值預計達到1550億元;利稅預計達到160億元,安排就業12萬人以上;實現包鋼產品就地轉化率30%以上。
園區已形成以鋼鐵、不銹鋼、稀土、物流、循環經濟為主導的五大產業功能區,同時同步建設了服務產業發展的生活配套功能區。具體情況如下:
鋼鐵深加工功能區,規劃面積11.43平方公里,建成區2.03平方公里(已引入項目建設資金36.5億元),在建區9.4平方公里,主要針對園區內以包鋼為龍頭的重點冶金企業的鋼鐵產品進行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深層次加工,延伸鋼鐵產品產業鏈,發展汽車用稀土鋼板材、核電用高壓管材、無縫管加工、裝備制造、電力及家電用板材、重型鋼結構等鋼鐵精深加工產業,不斷提高鋼鐵產品的就地轉化率,全力打造國家級鋼鐵深加工基地、我國西部機械加工制造基地和模具制造中心。該功能區建成后可實現汽車用稀土鋼板材550萬噸、鋼鐵精深加工產品200萬噸、特種鋼100萬噸、太陽能光伏建筑應用組件100萬套、特種鋼制品60萬噸、無縫管及熱處理50萬噸、大型鋼結構50萬噸、重型裝備制造10萬噸的生產能力,將實現工業總產值約350億元,實現利稅35億元,上繳稅金14億元。
稀土功能區,規劃面積9.43平方公里,已全部建成(即原九原工業園區北區)。其中,鋼鐵產業主要以吉宇200萬噸鋼鐵、大安100萬噸特鋼、100萬噸普碳鋼項目為龍頭,重點實施技改擴能,更新裝備和工藝,推動節能減排,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競爭力。稀土產業主要以稀土三廠、華美、京瑞、璽駿為龍頭,發展稀土原料加工產業。“十二五”期間,稀土產業在采用先進工藝發展壯大原材料加工產業的同時,將加快稀土應用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步伐,緊緊圍繞稀土磁性材料、儲氫材料、催化材料、發光材料、復合材料等高科技產品,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培育產業集群。“十二五”末,稀土功能區將打造成為我國稀土原材料加工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稀土研發生產應用基地,預計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其中園區鋼鐵實現200億元,稀土實現100億元)、利稅30億元,上繳稅金12億元。
不銹鋼功能區,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在建區3.4平方公里,以華業特鋼整體搬遷為龍頭帶動,“十二五”期間擬建設年產100萬噸200、300、400等系列的不銹鋼鋼坯、60萬噸工業用不銹鋼(板、管、線、棒)產品、40萬噸民用不銹鋼制品以及發展下游不銹鋼制品深加工的生產線。該區域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利稅20億元,上繳稅金8億元。
鋼鐵物流功能區,規劃面積9.5平方公里。目前,上述區域入駐了新奧蒙華、華蒙鋼鐵物流等2家大型物流企業。該功能區建成后將實現年吞吐鋼材2000萬噸、化工產品500余萬噸,可實現年交易額1000億元,實現增加值100億元,上繳稅金10億元。
循環經濟功能區,規劃面積3.49平方公里,以西北創業為龍頭,主要圍繞包鋼、大安、吉宇、一電廠等重點冶金行業的鋼渣、水渣及粉煤灰廢料進行再利用,發展鋼渣、水渣、粉煤灰制磚、鋼渣制纖維網、微粉水泥等產品。該區域建成后將確保園區“三廢”排放新增為零、存量遞減,形成具有年加工鋼渣、水渣520萬噸,年產礦渣微粉160萬噸,年產水泥熟料124萬噸,年產新型建材制品14萬立方米的生產能力,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利稅5億元,上繳稅金2億元。
除以上5個功能區外,園區規劃卜爾漢圖新農村集鎮5平方公里和華業特鋼舊址4平方公里土地作為主要承載未來園區12~15萬職工的生活、休閑等功能的生活配套服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