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上個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兩次相對集中的產業結構變遷給瑞士的經濟、政治乃至整個社會都造成了相當大的震感。為此,瑞士還專門出臺了相關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但收效甚微。為了搞清產業結構變遷的方式、原因、后果和劇烈程度等問題,瑞士聯邦經濟總局(seco)組織專家進行了專題研究,并以《瑞士的產業結構變遷和產業結構破裂》(Strukturwandel und Strukturbrüche in der Schweiz)為題將成果以專集的形式公開發表。該成果為重新制定區域發展政策提供了依據。
在中國,類似的問題一般被納入“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范疇,這兩個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經濟轉型時期”的印記。瑞士的經驗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研究此類問題的借鑒。
另一方面,了解瑞士產業結構的發展動向,對我們有的放矢地拓展貿易、投資和各類技術領域里的合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于上述考慮,本文試圖將《瑞士的產業結構變遷和產業結構破裂》客觀和概要性地譯成中文,供有關部門參考(原文可從網頁www.seco.admin.ch/publikationen/00477/里下載)。
一.瑞士所經歷的產業結構變遷
(一)近60年來的基本輪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瑞士經過持續數十年的經濟增長和全員就業,步入西方發達國家行列。進入70年代中期,鐘表和建筑業等突然陷入危機,10% 的就業人員失去工作,政府被迫著手考慮“促進區域發展的政策問題”。此次危機之后,瑞士的服務業成為吸納其他行業剩余勞動力的主體,總體經濟從一個較低的起點緩緩回升。進入90年代,瑞士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全面的自我調整,國民經濟波動不前。直到1997年以后,瑞士的經濟才又重新步入上升的軌道。
(二)上世紀90年代的產業結構變遷
一個相對集中的企業萎縮和倒閉浪潮在上個世紀90年代席卷了瑞士的幾乎所有行業和行政區域,就連那些業內的“大腕”,如Swissair, Ascom, Swiss Dairy Food等也未能幸免。在前后約10年的時間內餐飲業、建筑和農業等發生了明顯的消減,銀行、保險、能源和運輸等行業增長顯著(下表)。此期間的宏觀經濟總體表現為:國民經濟增長緩慢、外貿超常規發展和瑞郎升值。
表 1990-2001年瑞士各主要行業變化情況(%) | |||
行業名稱 |
變化幅度 |
行業名稱 |
變化幅度 |
農業 |
-18.7 |
銀行 |
66.6 |
工業 |
10.1 |
保險 |
66.7 |
能源 |
37.5 |
咨詢 |
12.8 |
建筑 |
-23.1 |
公共服務 |
20.4 |
貿易 |
-1.5 |
教育 |
2.1 |
餐飲住宿 |
-23.4 |
醫保 |
21.5 |
運輸/通訊 |
35.7 |
其他服務業 |
-34.0 |
采用定量分析模型(SiwssAGE),將技術進步、消費取向、就業狀況、關稅變化等多種因素對國內生產總值、進出口值、匯率變化等經濟指標以及對各主要行業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率進行定量模擬之后,得出如下結論:技術進步在促進經濟增長、對外貿易、私人消費等方面都起到了主導作用。盡管增長緩慢,但技術進步還是對國內生產總值做出了主要貢獻(達68%)。出口的主要動力也來自技術進步,強勁的出口帶動瑞郎升值,而瑞郎的升值又刺激了進口。銀行業的巨大發展也得益于技術進步(貢獻率接近50%)。由于第三產業的技術進步對資金的密度要求不是特別高,此期間的投資有所回落。
二.產業結構變遷的本質和形式
(一)產業結構變遷的本質
技術進步是產業結構變遷的根本動力。技術進步直接影響了產品、生產方式、效益和消費取向,當這種影響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產業結構就必須進行自我的適應性調整,以便最大限度地釋放技術進步所蘊含的潛能。在運作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產業結構的變遷和技術進步是同一本質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產業結構的變遷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標志。
(二)結構破裂是產業結構變遷的一種形式
產業結構的變遷并不總是以連續和漸變的方式實現的。當結構變遷以始料未及的、強烈而快速的方式發生時,就可能使經濟的“正常”適應機能不堪重負,此種現象被定義為產業結構破裂。結構破裂也可進一步分為正面的和反面的兩種。從統計角度看,至少有半數是正面的,如擴大就業和促進經濟發展。然而,負面的結構破裂往往更能引起社會的關注,因為它至少在短期內對國民經濟的效率和分布都會產生不利影響,使人力和物力的投資失去價值、大批企業關閉和員工失業。
在1983年至2003年期間,瑞士發生結構破裂的概率為4%,明顯低于周邊的可比經濟區域,如奧地利(4.5%)、德國巴伐利亞州(6.1%)和巴登符騰堡州(7.3%)。主要原因在于:瑞士擁有較為靈活的勞動力市場,允許企業很快地適應新的突發狀態。這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為經濟結構的持續變遷提供了便利條件,而持續的變遷本身就起到了阻止經濟結殼的作用。只要經濟結殼的狀況不嚴重,發生結構性破裂的強度和概率就會很小。
三.產業結構破裂的后果和預測
(一)產業結構破裂的后果
通常,結構破裂可在短期內對相關區域和行業造成整體上的傷害,使其連續數年落后于整體經濟和整個行業的平均水平。只有當結構破裂與國際化現象(企業整體或部分遷往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地方)交織在一起,而且當釋放出來的大批勞動力沒有立刻再就業的可能時,才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社會和政治張力。
在過去的25 年內,結構斷裂即沒有對整個瑞士國民經濟造成真正的嚴重影響,也沒有對某行業或某地區的發展前景造成突然的或持續性的影響。 結構性斷裂對經濟和社會不構成特別的問題。
(二)產業結構破裂的預測和相關爭議
多數人認為,那些受國家控制和保護的行業,如郵電、農業、書店、航空、電力、醫療保健、教育等,面臨結構破裂的風險較大,而且這種風險還在增加。這是因為,國家的調控和保護都會削弱企業的市場機能,造成效率低下和消費者的不滿,難以面對國外競爭對手的壓力。而這些內外壓力的聚集最終將迫使國家放棄調控和保護。一旦失去國家保護而突然面對市場現實,這些行業就可能陷入危機狀態。總之,國家調控和保護得越多,就越遠離市場,對市場的適應能力就越。灰坏┌l生破裂,其強度也就越大。
也有人認為,對公共(國有)企業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具體分析。比如,瑞士的國有鐵路運轉良好,而私有化的英國鐵路就很不理想。大型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改革有可能導致低效率的私營壟斷和不必要的高價格,如德國的電力市場。
預示結構破裂的先兆有二個:一是,結構結殼在行業內部有個積累的過程,多表現為生產的發展低于平均水平;二是,結構破裂的發生在世界范圍內有一定的同步性,而在瑞士往往發生得更早一點。
由于技術進步具有廣泛的滲透性,消費取向的變化也具有不確定性,對瑞士這個強烈依賴世界市場的小國而言,不可能對中遠期的產業結構破裂作出準確的預測。
四.政府的作用
(一)國家干預的嘗試
在70年代,第一波結構破裂浪潮的沖擊下,瑞士聯邦通過了《波尼決議》(Bonny-Beschluss)。根據此決議,一些州可以實施對投資的補貼和減稅政策。然而,20余年之后,當人們重新審視該決議所起的作用時發現:對結構危機進行干預(執行優惠政策)的州并不比沒有干預的州發展得更快;受到政府特別資助的電子工業躊躇不前,而完全靠企業自身力量克服危機的鐘表業卻得以騰飛。目前,瑞士正在考慮用一個新的、以挖掘區域發展潛能為目的的區域經濟政策來取代《波尼決議》。
(二)基本認識和策略
產業結構變遷是市場經濟特有的產物,它在增加勞動生產率的同時,還可以創造新的就業崗位,提高國民收入。
結構破裂是結構變遷的一種形式。經濟政策的優先目標不在于阻止或克服危機,而是盡量使結構變遷不產生破裂。經濟政策不可專門用來應對結構破裂,否則就會適得其反,使變遷的壓力聚集,導致更強烈的破裂,最終減慢經濟適應過程。
活躍的勞動力市場和靈活的就業機制使企業在結構破裂時得以迅速招收勞動力并使行業盡快得以恢復(提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進而保證了瑞士經濟能靈活地適應結構變遷。
結構變遷與知識的更新關系密切,要求從業人員具備新的技能。經濟政策應在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上有所體現,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要比實行行業保護更有意義。
政府制定政策的基本目標應該是: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空間,使資源能夠在不付出較高的代價的情況下,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領域。
在制定政策時應該把握的分寸是:政策應該僅僅局限于創造好的環境、開放行業邊界,而不是主動地影響結構變遷。
(編譯:江安東 博士)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