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萬多年前有人類在挪威居住開始,捕魚就變成為了一項重要的生產活動,漁業也因此成為了挪威最古老的傳統行業和重要的產業,并與農業、林業一起,為挪威的生存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挪威的漁業產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漁業領域的補貼已經取消,捕魚船隊的利潤大大增加,漁業產業已經整合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前景的價值創造的工業。當然,目前該產業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來自低成本國家的競爭。
捕魚和養殖對挪威沿岸的居民來說已經非常重要。許多人依靠以魚為資源的魚產品加工、船用設備、造船和修船、運輸和包裝等工作為生。2003年,挪威出口魚及魚產品262億克朗,這占挪威總出口的5.5%,這使得漁業成為挪威最大的出口產業之一。
挪威漁業的發展對國際環境的依賴性較強,首先,挪威許多的魚資源于其它國家共享,這就要求在魚資源的管理上與其它國家加強配合;其次,挪威捕撈的絕大部分魚用于出口,因此國際貿易政策的變化以及不同市場的發展對挪威影響很大。
一、挪威漁業基本情況
(一)挪威捕魚區域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為挪威提供了豐富的漁業資源。挪威的西部、北部和南部分部瀕臨挪威海、巴倫支海和北海,海岸線蜿蜒總長度達56000公里。北大西洋暖流使挪威的氣溫比同緯度的國家都要溫和的多,同時,挪威蜿蜒崎嶇的海岸線和眾多島嶼,為魚類的生存提供良好的棲息地。挪威大陸架寬闊,最寬處達250公里,其面積比挪威陸地大兩倍。挪威控制的海域面積是其陸地面積的6倍,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面積為21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格林蘭島的面積,挪威專屬經濟區包括:北緯62度北部的巴倫支海和挪威海,北緯62度以南的北海,斯瓦爾巴德島漁業保護區,延馬島漁業區,與俄羅斯共有的巴倫支海捕魚區。當然,挪威在歐盟捕魚區、格林蘭島捕魚區、冰島捕魚區、俄羅斯捕魚區、加拿大捕魚區等地都進行著捕魚業務。由于斯瓦爾巴德島漁業保護區和延馬兒島漁業區離陸地太遠,挪威陸地沿海200海里經濟區就成了挪威主要的捕魚區,其捕魚總量的70%來自該地區。歐盟捕魚區成為了挪威第二大捕魚來源地,捕魚量占總量的16.6%。
挪威2001、2002、2003年捕魚地區及捕魚數量
捕魚區域 捕撈數量 (單位萬噸) 占總比例
2001 2002 2003 3年平均
挪威200海里經濟區 192.76 197.05 174.61 188.14 70.8%
斯瓦爾巴德捕魚區 4.77 3.33 2.94 3.68 1.4%
延馬兒捕魚區 5.71 7.19 7.15 6.69 2.5%
歐盟捕魚區 33.32 42.75 56.09 44.05 16.6%
格林蘭捕魚區 1.03 0.9 1.08 1.01 0.4%
冰島捕魚區 5.19 5.54 0.19 3.64 1.4%
俄羅斯捕魚區 9.86 13.84 7.87 10.52 3.9%
加拿大捕魚區 1.29 1.31 2.15 1.58 0.6%
總數 268.63 274.07 254.65 265.77 99%
(二)挪威魚資源品種
挪威可捕撈的魚類和貝類品種共有20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毛鱗魚、鯖魚、鯡魚、鱈魚、黑線鱈、挪威鱈、藍牙鱈、鰈魚和紅蝦。其中毛鱗魚、鱈魚、鯡魚和藍牙鱈是主要捕撈品種。
2001、2002、2003年挪威主要捕魚品種數量及初級價值
品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數量
(噸) 價值
(百萬克朗) 數量
(噸) 價值
(百萬克朗) 數量
(噸) 價值
(百萬克朗)
鯡魚 581,202 2245.8 573,977 2039 559,565 1398.9
西鯡 12,421 23.4 2,609 11.9 3,113 14.8
鯖魚 180,751 1338.7 184,382 1363.4 163,414 1006.7
毛鱗魚 482,834 535.2 522,349 640.9 249,124 261.1
藍牙鱈 573,686 400.9 558,070 551.5 851,395 721.5
鱈魚 208,979 2905.5 228,102 2867.6 217,446 2334.6
紅魚 28,680 202 16,327 109.7 16,819 101,4
對蝦 65,215 871.4 70,112 834.8 67,213 818.2
海藻類 175,200 32.5 182,600 33.4 153,209 28
總計 2,861,588 11470 2,924,127 11199 2,698,918 890
(三)挪威漁民數量及分部
過去50年以來,由于捕魚的方式不斷改進及漁船上的捕魚工具不斷革新,挪威的漁民數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但到了近幾年,下降趨勢變緩慢了。1948年,挪威漁民總數是85500人,1960年至1975年,挪威漁民總數劇減,從61000人下降到了35000人。1995年漁民數量為24000人,2000年是20094人,2003年挪威在冊的漁民數量是17259人,其中13260人為專職漁民,3999人是兼職漁民;即2003年,挪威77%的在冊漁民是專職的。
挪威漁民數量、專職、兼職漁民比例演變
年份 總數(人) 專職人數 占總比 兼職人數 占總比
1948 85,5000 68,400 80.0% 17,100 20.0%
1960 60,900 45,200 74.2% 15,700 25.8%
1971 41,381 30,819 74.5% 10,562 25.5%
1975 35,262 25,388 72.0% 9,874 28.0%
1980 34,789 25,140 72.3% 9,649 27.7%
1995 23,653 17,160 72.5% 6,493 27.5%
2000 20,094 14,259 71.0% 5,835 29.0%
2003 17,259 13,260 76.8% 3,999 23.2%
挪威漁民地理分部特點是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區。截至2003年年底的具體分部是:東部地區575人,其中專職424人,兼職151人;南部地區3596人,其中專職2758人,兼職838人;西部地區5000人,其中專職3734人,兼職1266人;北部地區8088人,其中專職6344人,兼職1744人。
(四)漁船注冊
2003年年底,挪威共有9934艘捕魚船在冊,其中7568艘是封閉性捕魚船、2366艘為敞開式捕魚船。眾多的捕魚船中,只有一部分是全年捕魚性的,2003年全年工作的漁船數為2056艘。2003年在冊漁船中的5678艘的年捕魚收入超過了2.7萬克朗,其中的5143艘是封閉式船、535艘是敞開式漁船。
2003年,挪威當局出于協調現有魚資源和漁船數量的目的,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減少捕魚量,主要是目標就是提高捕魚能力、減少漁船數量。這其中的主要措施就是漁船許可證管理。2002年年底,挪威捕魚、獵海豹、捕鯨的727件執照頒發給了388艘漁船。這些執照主要包括鱈魚拖網漁船許可83個,大型漁網許可94個,47個藍牙鱈拖網,99深海對蝦拖網,116個北海工業拖網,130毛鱗魚等。以上執照的發放數量與1980年相比已經下降了很多。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深海捕魚船需要定期頒發執照,大部分的漁船和沿岸漁船只要進行年度捕魚許可就行了。
挪威捕魚執照頒發數量一覽表
1980 1990 1995 2000 2003
船舶數 執照數 船舶數 執照數 船舶數 執照數 船舶數 執照數 船舶數 執照數
996 1315 547 848 498 767 439 783 380 709
(五)挪威漁業養殖
過去10年中,挪威的漁業養殖為挪威沿海一帶提供了主要的就業模式。今天,大約有4600多人在魚和貝類的養殖場工作。可以這么說,越來越多的人依靠水產養殖工業的發展。目前,挪威總共有20000人從事于魚類養殖業和為該產業提供諸如魚飼料、設備、運輸和包裝等服務產業當中。
2003年,挪威養殖三文魚52萬噸、鱒魚7.1萬噸,價值110億克朗,占挪威魚產品出口總值的43%。同時,其它品種如鱈魚、藍貽貝、比目魚、牡蠣和扇貝等在挪威也有少量的養殖。
(六)挪威魚產品加工產業
挪威魚產品加工業由許多中小型加工廠組成,分部在沿海一帶。2003年,挪威有558家的魚產品加工公司,雇傭員工13000人。許多公司在現代化設備、質量保證、技術提高和市場營銷等方面下大功夫進行了投資。但是近幾年來,高昂的勞動力成本、堅挺的挪威克朗以及苛刻的歐盟準入條件,使得挪威魚產品加工工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因此,這個產業中的產業鏈的結構發生了變化,許多部門將加工外遷到挪威以外勞動力成本的國家,而挪威逐漸變成了一個魚產品加工高品質原料的供應地。
挪威有關郡縣從事魚及魚產品加工業企業數量統計
郡縣名稱 魚類屠宰 傳統生產 扇貝貽貝 冷藏 罐裝 對蝦工業 初深加工 魚油加工 企業總數 就業
人數
Skagerak 10 1 2 2 22 1 38 670
Rogaland 1 10 4 5 1 17 4 42 950
Hordaland 8 7 2 2 1 29 1 50 1400
Sogn 8 10 1 10 1 4 2 36 1130
Romsdal 9 45 1 12 1 26 6 100 2460
Trondelag 6 8 5 1 1 15 3 39 1450
Nordland 15 79 1 16 2 1 16 9 139 2340
Troms 15 19 8 7 8 2 59 1300
Finnmark 9 26 3 11 3 3 55 1300
總數 71 214 17 66 8 11 140 31 558 13000
(七)挪威漁業工業以及出口
上個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全球的捕魚量每年遞增7%。1970年,全球捕魚量達到6000萬噸,從1975年到1990年,捕魚量激增,1989年達到了頂峰,包括淡水魚的捕撈,全球捕魚量達到1億噸。并且從1989年開始,全球捕魚量維持在這個水平。
2002年全球最大的產魚國家是中國,總捕撈量是1700萬噸;第二是秘魯,捕魚量是800萬噸。挪威是世界第10大捕撈國,總捕撈量為300萬噸。在漁業養殖方面,中國是第一大養殖國,養殖量是3400萬噸,印度漁業養殖量達到200萬噸,排世界第二位;挪威養殖量為50萬噸,列世界第10位。
挪威養殖及捕撈魚的90%用于出口,10%是國內市場消費。1992年至2003年期間,挪威魚及魚產品出口值呈現一個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1992年出口值為160億克朗,隨后逐年上升,到2000年達到頂峰為310億克朗,而2003年則為262億克朗。
2003年,挪威出口200萬噸的海產品,價值262億克朗;2004年挪威出口海產品價值282億克朗,是世界第三大海產品出口國。挪威海產品出口到145個國家,歐盟是其最大的市場,出口值達到150億克朗。其它的主要出口市場是丹麥、日本、法國,2003年挪威出口丹麥海產品31億克朗、日本25億克朗、法國23億克朗。主要出口的魚品種為鱈魚(45億克朗)、鯡魚(22億克朗)和鯖魚(21億克朗)。
由于在全球范圍內新的市場的建立,海產品養殖業對挪威經濟而言變得越來越重要。2003年,挪威養殖三文魚和鱒魚出口114億克朗。
2003年挪威主要魚及其產品出口國家和出口價值一覽
(價值單位:百萬克朗)
產品 全年
出口 歐盟
國 其中 中國 日本 俄羅斯
丹麥 瑞典 法國
新鮮魚片(三文魚鯡魚除外) 182 172 38 24 18 0 2 0
鮮魚
(三文魚鯡魚除外) 1515 1312 611 57 195 0 104 30
凍魚
(三文魚鯡魚除外) 1485 1177 58 133 265 2 21 2
凍魚片
(三文魚鯡魚除外) 4195 453 60 28 10 600 1446 437
罐裝魚
(三文魚鯡魚除外) 805 757 100 320 26 0 4 3
咸魚 (鯡魚除外) 910 838 7 2 9 0 0 0
新鮮及冷凍養殖三文魚和鱒魚 7774 5207 1402 298 1233 79 539 490
養殖三文魚(加工后) 2277 1417 92 247 379 2 302 23
新鮮及冷凍鯡魚 2059 467 139 7 32 3 41 775
對蝦 198 63 55 5 0 1 39 0
扇貝及貽貝 95 38 2 3 28 0 42 0
魚油 389 132 6 4 3 0 0 0
魚飼料 390 368 173 9 6 5 1 0
總出口 26238 14785 3066 1370 2291 696 2507 1915
二、有關協會組織
挪威漁民協會(NFL)。
NFL是一個獨立的全國性的組織,是漁民通過他們的郡縣協會以及團體機構自愿組織而成。NFL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協會大會,它是由郡縣協會和團體機構選舉出的70名成員組成。協會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會議間隔期間,由國家委員會具體負責相關業務。國家委員會有11名成員,由協會大會選舉產生。
NFL與政府當局聯系密切并緊密配合,比如1964年開始實施的漁業產業基本協議,就授予NFL代表漁業界與政府就產業經濟環境等事宜進行談判。基于漁業產業對沿海地區非常重要,NFL的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促進這些地區社會的發展。
漁民魚產品銷售組織根據1951年12月實施的挪威《生魚法》,所有魚及貝類產品(養殖魚除外)的銷售必須通過漁民銷售組織進行。目前,挪威有6個這樣的組織,他們從考慮地理分部以及具體魚品種的角度出發,擁有合法的保護鮮魚銷售的權力。
漁民銷售組織由漁民協會的非直接會員、做為直接會員的漁民個人以及直接或非直接會員的組合三個部分組成。銷售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有組織的銷售,保證鮮魚具有好的、穩定的出售價格和可接受的付款方式。鮮魚銷售組織的行政開支通過對所有第一手出售的鮮魚進行征稅來彌補。鮮魚出售的最低價格由銷售組織與買方機構經過談判達成。如果,買賣雙方不能達成協議,那《生魚法》授予銷售組織自行確定鮮魚出售的最低價格。2003年,挪威第一手出售的鮮魚共有270萬噸,價值89億克朗。
(三)魚產品加工組織及營銷組織
挪威海產品協會(FHL)下屬于挪威工商聯(NHO),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擁有600個成員企業,雇員超過10000人,它由產業及出口分會、養殖分會、魚飼料分會和魚飼養分會組成。FHL的重要工作宗旨是:1、與政府當局、國家及國際研究機構、社會組織接觸,保護和促進會員企業的共同利益;2、為會員企業提供增強競爭力、創造安全及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的合理的工作框架環境;3、保證有效率的產業推介;4、加強產業領域內技術水平的發展;5、為會員企業之間創造良好的環境;6、保護和促進會員企業在挪威工商聯中的利益。
三、挪威漁業的政府行政管理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個設立獨立漁業部門的國家,1900年,挪威挪威漁業局就已經設立了。漁業部成立于1946年,2004年更名為挪威漁業及海岸事務部。漁業部的職能是依據法律及有關法規對挪威的漁業領域進行管理,負責挪威漁業產業發展、魚的健康和福利、食品安全和質量以及碼頭、燈塔、電子導航和控制污染,其工作宗旨是保證捕魚業及養殖業獲取利潤和可持續的發展。由于預見到漁業產業在幾十年后會有成倍的發展,因此挪威漁業部將目標訂在提高海運業的競爭力、保證海洋運輸安全和將海水污染降到最低。
由于魚群具有在不同經濟區和海域的流動性,因此加強國際合作對于加強現有魚群的管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挪威與歐盟、俄羅斯、冰島等國簽署有捕魚協定。每年,由挪威政府代表、挪威海事專家和挪威漁業產業代表組成的談判代表團,將與這些國家將就確定不同魚種的捕撈配額和如何管理漁民進行談判。同時,每年不同魚種的捕撈配額將會在國家海域勘探理事會(ICES)提供的評估報告和建議基礎上確定。
挪威政府加入了許多地域性的漁業組織,如東北大西洋漁業委員會(NEAFC)、西北大西洋漁業組織(NWAFC)、北大西洋哺乳動物委員會(NAMMCO),以及一些國際性組織,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國際鯨魚委員會(IWC)、東南大西洋漁業組織(SEAFO)、保護大西洋金槍魚國際委員會(ICCAT)等。
在挪威,許多的研究機構或行政機構都為漁業部提供有關的技術和專業的支持。如位于Alesund的、擁有5個辦公室的挪威海岸事務局是挪威漁業部位于碼頭的地方管理單位,負責管理碼頭、領航、燈塔服務的工作;位于卑爾根的挪威漁業局是漁業捕撈和養殖的具體行政部門,他由7個地區辦公室組成,職能是咨詢和監督漁業行為,并從事會同其它部門頒發養殖場證書以及頒發捕魚證的工作;位于挪威北部的特隆姆瑟的海產品出口理事會(EFF),在世界主要市場都派有代表,負責國際營銷戰略;同時負責魚產品在國內的銷售。
挪威國防部下屬的海岸護衛隊負責挪威海域的本國及外國漁船的捕撈活動。同時,漁業局下屬的一些地方行政單位也參與執法工作,例如,對挪威南部和西部沿海的監控,就由漁業局的地區辦公室與警方配合進行。
魚產品從捕撈、加工到消費整個產業鏈的衛生安全工作,由挪威漁業部、農業部和衛生部共同管理的食品安全署負責。
四、挪威漁業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漁業研究涉及很寬泛的領域,例如海事資源、魚類健康、養魚技術、捕撈技術、產業發展、營養學和商業經營等等。在挪威,有一些著名的從事漁業領域的研究機構。例如:1、卑爾根海事研究院負責海域生物資源、沿海環境、漁業養殖、海域經營的研究和監督工作。2、挪威漁業及水產養殖研究院,位于挪威北部的特隆姆瑟,從事漁業生產發展、營銷和養殖領域的研究。3、挪威研究理事會,在漁業部的指導下,從事部分的漁業研究工作。4、挪威國家營養和海產品研究院,就野生魚、飼養魚和其它海洋生物的營養價值進行研究,就營養及相關研究向政府部門提供咨詢。5、挪威海事研究院,主要工作集中在海岸及海洋環境、魚群及其它海洋生物的調查,同時也負責水產養殖業和海洋經營的研究。
挪威的海事教育也相對普及,沿海地區的高中學校里,都進行對捕撈、海洋養殖、營銷以及海岸工業等內容的教育和培訓。
五、中挪漁業合作發展及現狀
(一)“北斗”項目。
1980年,挪威首相Oddvar Nordli訪問中國時,為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幫助中國漁業發展的現代化,挪方決定中國提供一艘先進的漁業科考船,用于近海的漁業考察和研究。
1984年10月,挪威提供的名為“北斗”號的科考船到達了中國青島并更換成中國國旗,隨后立即投入到了黃海的漁業考察中。從此,中挪在漁業領域的科研合作就圍繞“北斗”號科考船展開了。兩國科學家通過舉辦研討會、學術交流等形式,在魚產品加工和遠洋捕撈技術等方面的漁業研究領域進行的密切合作。
同時,為配合該項目更好的開展,部分中國學生也前往挪威卑爾根大學的漁業和海洋生物系進行深造并獲得了學位,1996年,來自黃海漁業研究院的一名科學家在挪威卑爾根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
(二)研究機構和學院合作
挪威與中國的許多研究機構和學院也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交流與合作。
1、2000年-2002年,挪威研究理事會資助了中挪關于魚類健康和海洋生物的研究,來自挪威的挪威漁業大學、卑爾根大學、挪威漁業科學院、挪威農業大學和挪威獸醫科學學校以及來自中國的海洋學院和黃海漁業研究院進行了研討和互訪。
2、2002年,11家挪威研究機構訪問了中國,期間,除了與中方舉辦研討會外,挪方訪問了青島的研究機構、位于北京的科學院和中國漁業局。
3、挪威漁業科學學院與中國大連漁業大學、上海漁業大學就海洋生物研究正進行合作。
4、2004年4月,中挪合作建立的漁業營養實驗室在浙江舟山設立。挪威農業大學和水產養殖蛋白中心參與了該項目。
5、2004年,挪威獸醫科學學校和中國黃海研究院就海藻毒素的研究展開了合作。
6、2005年3月,中挪海產品工業合作國際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中國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寧波大學、青島海洋大學、上海漁業大學以及挪威科技大學、特隆姆瑟大學和卑爾根大學參加了研討會。
同時,挪威與中國的相關大學還確定了學生互派項目。
(三)中挪政府漁業合作協議
2002年,中國農業部與挪威漁業部簽署了《中挪漁業合作協定》。協定簽署的目的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加強兩國友好關系,進一步發展兩國在漁業領域的合作。協議簽署后,協議下的幾個合作項目已經開始執行,聯合委員會也定期召開會議。目前,中挪兩國已經在檢驗檢疫領域開始合作。
(四)挪威海產品對華出口
上世紀90年代,挪威的海產品開始向中國大規模的出口,到1998年向中國出口超過2萬噸,達到一個高潮,但隨后的兩年出現一定的下滑,之后再次呈現旺盛的勢頭。2004年,挪威海產品總共出口中國超過8萬噸,價值超過8.5億克朗。中國已經成為挪威海產品的一個重要的海外市場。
注:本文有關數據來自以下單位:
挪威漁業及海岸事務部
挪威漁業局
挪威海產品出口理事會(EFF)
挪威海產品協會(FHL)
挪威中央統計局(S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