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烏克蘭交通安全部門按照總統的命令對營運中的客車進行了大規模的檢測。結果顯示,有近半數的公交車該淘汰出局。這對在烏克蘭聲明鵲起的中國汽車制造業無疑又是一個喜訊,……。
05年12月19日烏克蘭總統尤先科發布了一項關于“立即采取措施,確保道路交通安全”的總統令。根據這項命令去年底今年初烏克蘭交通部門對公交車技術性能實施了大檢查,共檢測在各線路上運營的客車75300輛,對在山區線路上運營的客車全部進行了檢測,檢測重點是汽車的方向系統、剎車系統、汽車輪胎和安全門,檢測的結果是,5500輛客車被勒令停運,除1200多車主受到行政處罰外還有近5000輛車被摘牌。據估計這項措施造成承運人損失近五百萬格里夫那(1美元≈5.04格里夫那)。
應該指出的是這次檢測僅僅是開始,類似的檢查還有,如06年1月10日烏政府頒布的“保障冬季旅客運輸交通安全”法令要求,長途客運汽車需加裝專門儀器,監督駕駛員避免疲勞駕駛。上述法令還限定了客運汽車行駛里程最高不得超過20萬公里。
但是烏克蘭客運汽車的現狀是有超過一半的車輛使用期超過了10年,或是行駛里程雙倍于限定里程。
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的街頭奔跑著一種黃色公交車,每天清晨有將近一半的基輔人乘坐這種公共汽車去上班,這是烏克蘭“巴格坦”公司制造的公交車。該公司是烏克蘭公共汽車制造業的龍頭老大,去年公交車產量為烏克蘭第一。產品為組裝小公共A-068,中型旅游客車A-100。此外公司旗下的工廠還組裝“起亞”、“現代”“鈴木”等車型的轎車。
按照前蘇聯的工業格局,許多種工業產品是需要不同的加盟共和國分工合作制造的,盡管烏克蘭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基地,但在蘇聯的解體之后,這種特別的工業企業布局對其工業的負面影響很大。目前烏克蘭的機械制造業中顯現出的生產企業門類不全的問題十分突出,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在缺少許多配套企業通力合作的情況下,很難生產出高質量產品。按照烏克蘭汽車制造業現在的狀況,烏克蘭企業獨立造車在其國內市場上缺乏競爭能力。
“巴格坦”公司計劃投資1.5億格里夫那(1美元≈5.04格里夫那)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產品質量。
近幾年來我國的汽車制造業蓬勃發展,但應該說還處于“初級階段”,還不能與德日等國的同行相媲美。但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與像烏克蘭這樣有一定工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的國家更“談得攏”。我們的汽車生產企業應該考慮得更遠一些,抓住契機,不僅把車賣到烏克蘭,還要加強與烏克蘭汽車制造企業的深層合作,使中烏雙方的企業都得以發展壯大,實現雙贏。
撰 稿: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