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再生電力生產
(一)生物發電。匈牙利早在2005年就已經實現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3.6%的既定目標,這主要歸功于2003至2005年間一些大型電力生產商開利用生物質(主要是木材)與煤炭混合燃燒進行發電。匈利用生物發電的主要生產商有:
匈牙利伯格尼(Bakony)電力公司的生物發電廠。裝機容量為一臺3萬千瓦機組。
德國公司控股的馬特勞(Matra)混然電廠。
匈牙利潘農(Pannon)電力控股公司的綠色能源熱電廠。裝有一臺5萬千瓦發電機組。
美國艾伊斯(AES)公司波爾壽德(Borsod)和蒂薩鮑爾高尼(Tiszapalkonya)混然電廠。
(二)風力發電。2009年底,匈風電總裝機容量僅有20萬千瓦多一點,預計到2010年年底將提高到33萬千瓦,2015年達到74萬千瓦,2020年達到120萬千瓦。
匈牙利風力發電市場大部分為外國投資者控制。在匈風電市場排在前三位的外國投資公司是:西班牙伊貝爾多拉(Iberdrola)、奧地利的文德電力(Wind Power)和文斯德姆(Wienstorm)。2010年8月,西班牙伊貝爾多拉公司宣布,在位于匈牙利科馬隆(komarom)市北部地區新增19臺 加美薩(Gamesa)0.2千瓦風力發電機,以鞏固其在匈風電市場領軍地位。此外,伊貝爾多拉另外三個風力發電廠也正在建設之中,它們分別是:超茂二號 (Csoma)0.8萬千瓦、阿木森(Amundsen) 2.6萬千瓦和司格特(Scott) 3.6 萬千瓦風力發電廠。這些工程完工后,伊貝爾多拉在匈風力發電能力將達到15.8萬千瓦。目前在匈風電市場,丹麥維斯塔斯(Vestas)公司生產的風力發 電機占據41%的市場份額,西班牙加美薩(Gamesa)排名第二(37%),奧地利瑞帕沃(RePower)名列第三(12%)。
(三)太陽能發電。匈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850-2250小時,但太陽能的利用分散且有限。據統計,匈全國安裝太陽能電池板的總面積大約有15萬平方米,所產生的總電力約6萬千瓦。在匈牙利從事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企業主要有:
日本三洋(Sanyo)。生產能力為16.5萬千瓦,到2011年將擴產至31.5萬千瓦。
匈牙利杰尼西斯(Genisis)能源公司。生產能力10萬千瓦。
匈牙利海里奧?格雷德(Helio Grid)公司。生產能力為5萬千瓦。
布達太陽能(BudaSolar)公司。
(四)水利發電。受河流條件限制,匈牙利水利發電能力有限,匈境內僅有4座較大的水壩,根據匈牙利國家電力公司 統計數據,匈大小河流上約有40臺小型水輪機,總裝機容量約5-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億度(08年統計數據),占可再生電力的9%,總電力的0.5%。 據報道,2009年6月,匈“蘭溪”(Blue Stream)公司在匈境內主要河流上開始建設7座小型水電站,其中位于匈西南塞克塞爾德(Szekszard)附近西奧(Sio)河上的小電站已經投產,其額定發電能力為37千瓦,可以供應400人的小鎮用電,所發電力根據相關協議出售給意昂(E.on)公司。到2011年,該公司總裝機容量將達到 200千瓦。
二、可再生電力發展前景
根據歐盟規定,匈牙利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可再生能源消費提高到其能源總消耗的13%,將可再生電力從2006年的1630GW提高到2020年的9470GW(增長480%)。按此計算,從2009年到2020年,匈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需增長約250%。
匈在國家層面支持可再生電力生產的主要措施就是政府法定電力回購制度(Feed-in)以及歐盟結構基金投資贈款,具體額度或規模視地區發展狀況而有所區別。但總的來說,匈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還遠低于預期,其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以及政府行政管理對未來可再生電力之發展尚有諸多羈絆。譬如,風電入網時間長、費用高——入網平均時間為45個月,所需費用占到整個項目的10%。考慮到國家及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政府尚需協調與平衡化石能源發電商的利益,受財力限制,顧此失彼。利用除木材以外的新的生物質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發電,由于涉及技術、環境、農業等一些列問題,預期收益難以預控,投資商積極性不高。此外,電廠招投標、建設許可程序復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透明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