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地小人稠,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在這個彈丸之地,由于缺乏自然資源,在能源供應方面一直嚴重依賴進口。為了逐漸減少在能源方面對進口石油的依賴,降低未來因能源危機爆發對其社會、經濟的沖擊,也為了實現其在2004年加入歐盟時承諾的到201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到達其能源消費5%的目標,政府先后在2006年出臺了《馬耳他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及2008年《馬耳他能源效率行動方案》,列出了重點研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將采取的措施。
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安德瑞斯·皮巴格斯表示,停止完全依賴石油來滿足能源需求符合馬耳他利益,希望馬耳他能夠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太陽能和風能。馬耳他政府總理岡奇在布魯塞爾參加歐盟峰會時說,馬耳他政府重視可替代能源開發和利用,2009年預算中已包含建設一個近海風力發電站。政府同時出臺了更多能源政策細節,鼓勵公民使用環境友好型能源系統和設備,以鼓勵消費者對太陽能熱水器、光伏發電系統和家用風力電機的投入。此外,政府正在考慮對購買光伏發電系統的消費者給予更多補貼。能源效率是馬耳他未來能源政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為此提出一系列方案,如能源審計、信息運動、節能燈和新建筑能效規定等。在2020年以前馬必須將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歐盟為其設定的10%的目標。
一、馬耳他能源使用面臨的挑戰和能源政策
(一)馬耳他能源使用所面臨的挑戰
馬耳他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的礦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來滿足自身的能源需求。目前進口的一次能源(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能源)超過63%用于發電。其余部分的85%主要用于運輸,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其他目的(15%)。運輸燃料包括石油產品和150萬公升生物柴油(0.52%)。2006年馬耳他溫室氣體排放達320萬噸,預計2010年將達350萬噸。馬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83%)、甲烷(14%)、氟化物(2%)和一氧化二氮(1%),主要來自發電站(67%)、交通(16%)和廢棄物(12%)等領域。馬耳他2006年發電量為2.11億度,耗電量為1.96億度,排放二氧化碳為302萬噸。2007年馬每天消費1.9萬桶原油,而這些所消費的原油100%依靠進口 。天然氣和煤的儲量為零。馬2008年全年商、民用油料消耗為96.5萬噸,花費7.12億美元。(信息來源:國際能源組織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馬耳他人均能源消耗量是歐盟25國平均水平的70%,人均電力消耗量是歐盟平均水平的90%。由于經濟增長、生活品質的提高、住房增加和第三產業的高速發展,使得馬電力需求量大大增加。預計在未來10年內馬電力需求增長幅度都將大于經濟增幅。馬1981年—1990年發電年增長幅度為11%,而1991年—2000年年增長幅度為5.5%。馬三個有人居住的島嶼(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島)是由聯為一體的電網統一供電,而電力則來自于兩個礦物燃料發電廠,總裝機容量為571兆瓦。這兩個發電廠現在主要用含硫量1%的重油進行發電,1995年馬已停止用煤發電。根據統計,2005年馬每發一度電就會產生
馬耳他燃油消耗表
(單位:噸)
消耗能源產品 |
2001/02 |
2002/03 |
2003/04 |
2004/05 |
2005/06 |
柴油 |
92870 |
94383 |
94412 |
95533 |
95411 |
車用汽油 |
67999 |
66957 |
66594 |
66793 |
65168 |
煤油 |
11639 |
14185 |
16620 |
5447 |
2025 |
輕質燃油 |
9222 |
7875 |
7543 |
8355 |
7704 |
民用燃料油 |
3342 |
3129 |
4135 |
10545 |
8721 |
液化石油氣 |
16940 |
16992 |
16247 |
17169 |
19978 |
丙烷 |
253 |
232 |
282 |
176 |
371 |
生物柴油 |
- |
25 |
337 |
1256 |
1418 |
馬耳他電力消耗表
(單位:千度)
年度 |
2001/02 |
2002/03 |
2003/04 |
2004/05 |
2005/06 |
用電量 |
1612718 |
1712786 |
1721365 |
1794350 |
1757212 |
馬耳他能源消耗表
(單位:千度)
年度 |
2001/02 |
2002/03 |
2003/04 |
2004/05 |
2005/06 |
能源消耗量 |
4072320 |
4191265 |
4227873 |
4285710 |
4196542 |
(二)相關能源政策
2000年,馬耳他成立了國家可持續發展委員會(NCSD,National Commiss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并通過了《環境保護法》,其職能包括確保國家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存在的潛在問題并提出替代解決方案。 2002年委員會倡議并起草了《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為馬耳他發展列出了20個優先發展領域和目標,其中氣候變化和空氣質量是重中之重。
2006年8月,馬耳他《國家能源政策草案》出臺并印刷出版以征求公眾意見,該政策的三個立足點是:能源供應的安全性、競爭性定價和環境責任。由于馬耳他的國土面積和海島特質,馬耳他能源供應就是一個“小而封閉的系統”(small isolated system)。然而,這種情況現在卻可能發生變化,因為能源政策草案提出了將直流電纜連接到93公里以外的意大利西西里島,而馬耳他唯一的發電企業馬耳他能源公司(enemalta)已計劃增加100兆瓦的發電能力。幾乎同時,馬耳他《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也獲得出臺,這一政策的著眼點在于2010年及以后,主要側重于光電、風能轉換系統和廢棄物再利用發電。
能源效率是馬政府制訂能源政策的關鍵目標所在。如果能切實提高對能源的有效利用,將對能源本身的需求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可減少對燃油的需求,另外也可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大眾普遍認為降低能耗、提高使用效率的確有潛力可挖,但就如何尋找到一個最節能的領域作為優先項目加以投入就是政府和科研部門需要進行研究和論證的課題。馬政府經過多年研究,確定把風能、太陽能和利用垃圾的生物能作為其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方式。其他可再生能源方式,如水電、利用農作物產生生物能、潮汐、波浪和地熱能等,出于技術原因或不適合當地情況,馬政府決定不予采用。因此,在現階段馬主要將太陽能、風能、掩埋的固體垃圾、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人畜產生的垃圾和交通使用生物柴油等幾種方式作為使用可再生能源比較現實的潛在途徑。政府采取的眾多節能減排措施,有些不見得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能源基金的設立,但它對整個節能政策的成功推動和實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至于其他措施,例如普及節能產品、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等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來宣導和完成。
馬耳他能源政策制訂的宗旨是:確保國家能源供應的安全;確保公共部門(政府、醫院、學校等)能夠成為能源有效使用的榜樣;通過增強公眾節能減排意識提高能源消費效率;采取財政刺激手段確保向消費者提供更環保、更符合歐盟標準的產品;通過立法方式,例如為房屋建造設立能耗標準等實現降低能耗目標;開展提高能耗效率技術的研究及應用;馬耳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的具體目標為:過去5年年均消費能耗41.95億度電,2010年中期節能目標:3%,約為1.26億度電;2016年長期節能目標:9%,約為3.78億度電。
具體節能效用如下表所示:
提高能效措施 |
預計年節約能耗(百萬度電) | |
2010年 |
2016年 | |
使用節能家電退稅 |
5-12 |
5-12 |
推廣太陽能熱水器 |
13-14 |
31-37 |
推廣小型替代能源發電 |
1 |
3 |
為環保住宅提供補貼 |
<1 |
<1 |
推廣節能燈 |
25-37 |
- |
在政府及公共行業提高能效 |
42-43 |
42-43 |
支持生產行業及中小企業提高能效 |
12 |
42 |
公共照明 |
<1 |
4 |
推廣無紙辦公及遠程工作 |
<1 |
1-4 |
推廣電瓶車 |
<1 |
<1 |
智能計量系統 |
|
25-50 |
其他 |
- |
- |
共計可提供能效總量 |
116-138 |
198-239 |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現狀
為擺脫對進口能源的過度依賴,馬耳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以逐步增加替代能源的利用。具體措施包括:
(1)通過建造天然氣儲存裝置或建立海底電纜同歐洲電網相聯接。
(2)更多使用可替代能源;
(3)提高公眾增強能源使用效率的意識。
(4)通過立法要求新建房屋使用絕緣環保材料;
(5)對使用可替代能源和節能家電給予財政補貼。
(一)節能家電
馬耳他政府2007年預算報告中宣布將啟動為使用節能家電給予退稅的優惠政策,事實證明,這項措施確實有效,自實施以來,馬耳他資源管理局(malta resources authority)已接到4.5萬份申請,登記的節能家電進口商及分銷商已超過200家,能夠向馬民眾提供3100多種型號的節能家電。現在在市場上購買節能的洗碗機、冰箱、冰柜、洗衣機、空調等都可以享受58.23~116.48歐元的退稅優惠。
節能產品 |
申請數量 |
每年每臺節能千瓦時(度) |
2010年節約兆瓦時 (千度) |
冰箱冰柜 |
12000 |
300-500 |
2900-4800 |
洗衣機 |
22000 |
50-100 |
500-1100 |
洗碗機 |
2000 |
200 |
200 |
滾筒烘干機 |
50 |
100-200 |
5 |
空調 |
7000 |
200-600 |
1400-5800 |
共計 |
5005-11905 |
(二)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在馬普及速度驚人,過去的一年中,由于增收電費和燃油附加費,使得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增加了40%。原來馬消費者大多使用電熱水器,現在則轉向太陽能熱水器。為了進一步鼓勵使用太陽能取暖,政府采取了一次性為首次購房者提供上限為230歐元的補助,據估計,如果馬75%的家庭安裝了太陽能采暖系統,這將節省5%的發電量。下一步馬將在供熱系統的使用大戶如旅游業和工業區等部門推廣太陽能加熱系統。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最多可獲得售價20%(高限為232.94歐元)的補貼,在新建住房中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將免收安裝費。預計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器,到2010年,將節省0.13~0.15兆瓦能源。目標是除了2007年底已安裝的1萬套太陽能熱水器外,還將新安裝2.7萬套太陽能熱水器,總的年度節約能耗可達到1.3兆瓦。
(三)可再生能源發電
幾年前,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所占比重一直為零。近幾年出現了一些變化,主要歸因于小型太陽能光伏發電(光伏)系統的安裝使用,但所占的百分比仍低于供電總量的0.001 %。值得指出的是,隨著這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民眾接受程度的提高,太陽能光伏發電比例未來將有望達到供電總量的9%。政府為使用這一技術的民眾提供財政補貼,上限為2329歐元。但由于太陽能發電前期投入較大,除非價格出現大幅度下降,否則2016年以前利用太陽能發電所節約能源不會超過7百萬度電。
風力發電在馬耳他也是潛力可觀的,估計未來發電量可達總供電量的9%。該草案當時提出建造大型陸上風力發電場由于設計及環保等各種影響而最終被否決。馬政府傾向于先在陸地建造中等規模的風力發電渦輪機組(20kw至500kw)以滿足當地電力需求,而微型風力發電機(額定小于20kw)也被認為具有潛在的發展,住戶如安裝小型風能發電裝置,將可從政府獲取上限為232.94歐元補助。在海上建造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計劃正在規劃中。而廢棄物利用發電項目2008年已開始在圣安丁固體廢物處理廠(Sant’ Antin solid waste treatment plant)進行,2010年發電量將占發電總量的0.24%,潛在發電量有望占總發電量的5.6%。
(四)運輸部門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每兩個馬耳他人就擁有一輛私家車。汽車燃料的消費正在不斷上升,因此更多的污染是來自于運輸。近年來,無鉛汽油已取代了含鉛汽油。盡管作了很多努力,但公共交通效能不佳的現象依然沒有改觀,雖然價格較便宜,但馬民眾并不滿意。而其他交通方式如自行車現在主要是用于休閑娛樂,并沒有成為出行的主要工具。而摩托車則因為安全因素沒有成為交通工具的主流。現在由于生物柴油的使用已使得公共交通造成的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逐步減少,但成本較高始終是制約進一步提高能效的重要因素。為減少污染,降低能源消耗,馬從
(六)推廣節能燈
政府將推廣節能燈并為民眾發放100萬只節能燈管。
(七)節能的成功范例
水在馬耳他是一種稀缺資源,由于人口密度大,以及典型的地中海半干旱氣候,使得當地現有水資源異常的緊張。為滿足馬民眾及每年逾百萬的游客,水的來源主要有兩個: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設施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使用,當時是為了緩解日益短缺的水資源。今天馬耳他60%的飲用水來自于海水淡化,其他部分依靠地下水。但海水淡化需要大量電力支撐,發電又需要進口足夠數量的燃料,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電力供應緊張。現在馬電力供應中的7%用于海水淡化。但由于采取了新的海水淡化設備和工藝技術,每立方米海水淡化耗電量已從4.5度電降低到3.6度電。僅這項技術的運用就為馬耳他每年節省13萬度電。
(八)爭議
2007年馬耳他能源公司成立30周年,公司主席曾宣稱計劃在2012年前將馬耳他電網與西西里電網相聯接,同時改原油發電為天然氣發電,馬電網與西西里聯接后,可為馬能源供應提供更多保障。但今年3月,馬能源公司工程師聯合會經過仔細踏勘以后表示,反對利用海底電纜方式將馬與西西里聯接起來,并認為將國家能源安全寄托在海底電纜是不切合實際的,一旦發生故障,整個馬耳他將陷入黑暗和混亂,對馬政治、經濟、社會造成重大沖擊,同時修復海底電纜也存在著許多技術難題。
風力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并非所有地區都適合風力發電,風力渦輪機的安裝對地形要求嚴格,占地面積大,對于馬耳他這樣國土面積狹小而又以旅游作為支柱產業的國家而言還存在破壞景觀的問題,如按照馬方預想在海上建造風力發電平臺,則價格更為昂貴。
我國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利用上具有獨特的優勢,研發已有較長的時間。在一些領域如太陽能熱水器、光伏發電、水能發電方面的商業開發已具備較成熟的市場化運作和比較強的競爭力,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上下游體系基本完備,如果能結合馬耳他擴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歷史性機遇,相信這將為我企業發展提供新的機遇,也會成為中馬雙方合作的一個新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