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國際原油延續前一日的漲勢,再度逼近年內高點,盤中,NYMEX原油期貨價格穩定在61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持穩67美元。
5月12日,國際大宗商品出現大幅走高,尤其是布倫特原油期貨錄得數周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最終,布倫特原油漲超3%,報每桶66.86美元。
“油價回升非穩定反彈”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原油價格近期走強主要因為三點原因,一方面,中國作為石油最大進口國降息刺激放緩經濟,其二是受歐洲債券市場暴跌、最后,美國加息預期延后,美元指數持續走低影響。
高盛近期則認為,原油供應的基本面沒有改善,近期油價回升并非穩定反彈。
一位原油方面的分析師稱,去年原油的一輪慘烈的暴跌主要是市場供需失衡。石油消費大國的中國經濟進入低速增長,而全球石油供給沒有減緩。這種因素決定未來石油價格難以發生格局性的改變。
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已經累計上漲接近40%。不過去年在100美元上方的國際油價,最大累計跌幅超過50%。目前國際油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仍有50%的距離。因此上述分析師稱,原油價格已經出現了反彈,但不屬于反轉,因此并不看好油價繼續走高。
業內稱油價上漲對消費品影響小
5月11日,國家發改委宣布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國內汽、柴油價格實現“三連漲”。而今年一月份以來,盡管國內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維持低位運行,但CPI(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已經出現連續的上漲,從今年一月份的0.8%,上漲至4月份的1.5%。
因此有市場人士擔心,如果油價繼續上漲,將會引發國內結構性通脹的壓力,尤其是農副產品、運輸價格等生活必需品將會出現上漲。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他表示,目前國內面臨通縮很大的風險,不存在任何的通脹和結構性通脹問題。
據牛犁介紹,首先,目前油價與去年同期仍有很大距離,中國進口的原油價格在低位。其次,目前國內PPI的降幅仍在擴大,因為能源、原材料價格最先影響的是工業用品,其次才是消費品,而且對于消費品影響權重較小。“至少從短期來看,不至于出現結構性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