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平方米
本報訊(記者 李杜)近日,市統計局發布長沙人口結構和住房需求問題研究報告,根據住宅經濟學相關理論,并以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為樣本數據,研究發現:長沙住房需求不僅與人口規模相關,而且與人口性別、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相關,并預測到2020年,住房需求仍將保持穩步增長,房地產市場將繼續成為拉動長沙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
研究顯示,2000年至2010年間,長沙市城市人口規模、總住房面積兩項指標呈現整體上揚增長趨勢。研究假設2010年人口規模為220萬人,人均居住面積為30.88㎡,按此測算的本年總住房面積,小于按2010年實際人口239.53萬人測算的本年總住房面積。這表明:在家庭戶規模(家庭人口數)不變情況下,一個地區人口的自然增長將帶來社會總戶數增加和住宅需求的增大。
性別結構
男女性別比越高,人均住房面積越小
【市民故事】
家住長沙廣濟橋附近某小區的海歸學子小江,5年前從英國回到長沙。出國前,他和父母三人居住在位于車站路的一套70多平方米的單位宿舍,人均面積大約24平方米。為讓孩子回國后有一個更寬敞的生活環境,父母在生活配套比較齊全的廣濟橋附近,購買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人均面積超過50平方米。小江媽媽告訴記者,老兩口過日子房子不在大,兒子回來后要結婚生子,房子可不能小。小江認為,自己結婚后肯定要另買房住,作為獨生子女,經常回家陪陪父母也是必須的,在周末、節假日時間充裕時,還可以在父母家住一住。
分析發現,長沙人均居住面積和總住房面積,都隨男女性別比增高而減小。譬如,2000年,男女性別比為107.1:100,長沙人均居住面積為18.23平方米;2006年,男女性別比為105:100,人均住房面積為21.4平方米;2010年,男女性別比為103.1:100,人均住房面積為30.88平方米。從相關數據來看,近十年來,長沙人口男女性別比穩定在107:100以下,并逐年下降。近五年來男女性別比低于全國105.20的同期平均水平,若長沙人口性別比一直穩定,性別結構對住房需求所能造成的影響將越來越小。
研究發現,若一個地區的男女比例過于失調,則有可能因為婚嫁等原因造****口的自然流動,從而削弱或提高該地區的潛在住房消費能力;或因男女比例倒掛引發諸如個人獨立購房而產生住房需求改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NBER中國經濟研究組負責人魏尚進甚至認為,男多女少,是中國房價飆升,導致住房剛性需求被壓制的重要原因。
教育程度
人均住宅面積以小學學歷戶主為最大
【市民故事】
家在望城的青年小蔡高中畢業后,沒有像其他許多同齡人一樣進城打工,而是留在村上養魚謀生。小伙子養魚手藝不錯,人也聰明勤快,人緣特好,承包的幾口魚塘每年能帶來二十幾萬元收益。成家后,為了方便當教師的妻子上班,他在鎮上買了套房子,面積有200多平方米。小蔡告訴記者,在漁場住慣了大平房,房子小了會感覺不舒服。在父母樂意的時候,他也會接老人過來住住。而在漁獵季節和妻子得閑的時候,一家老小又都住回父母的老平房,共享天倫。
但是,像小蔡這樣學歷不高卻能安居樂業的,卻是少數。特別是在城市,高中學歷找到高薪酬的工作很難,自立門戶就難上加難,很多人不得不生活在日益老去的父母羽翼之下。
針對住房需求與人口年齡和受教育程度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頗令人回味。
基于微觀家庭戶數據的實證研究發現,長沙居民住房需求與年齡高度相關:個人在20歲以后住房需求快速上升,到50歲以后開始逐步下降。
受教育程度與家庭住房面積的相關性研究則顯示,截至2010年,長沙戶主受教育程度與家庭住房面積呈現出微笑曲線,與小學學歷戶主對應的人均住宅面積為44.3平方米,為各學歷最高;初中為42.2平方米;高中為38.2平方米,為各學歷最低;大專為39.4平方米;本科為40.8平方米;研究生為40.9平方米。
年齡與家庭住房面積的相關性也有規律可循。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個人資本積累,長沙家庭住房面積也隨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