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
召開這次高規格的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會議,是省政府基于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深入分析作出的重要安排,目的是認真總結我省招商引資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明確今年乃至"十一五"時期招商引資的任務和重點,動員全省上下進一步解放思想,認清形勢,加大力度,掀起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熱潮,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剛才,福順同志的報告對"十五"的招商引資工作做了總結,客觀查找了差距,并對今后招商引資工作做了安排,我都同意,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第一,認清形勢
全面、客觀、辯證地分析形勢,統一思想認識,是增強招商引資工作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危機意識和競爭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從"十五"時期的發展歷程看,我省經濟社會諸多領域的發展變化都有招商引資工作的重要貢獻。實踐證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對于培植新的發展優勢、增加全省經濟總量、轉變增長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發展市場主體、壯大骨干企業、增加就業崗位的重要手段,也是聚集資本、人才、技術、管理等先進生產要素的重要載體。
"十一五"時期,我省招商引資工作的地位更突出、責任更重大。這一時期,我們要在顯著降低能耗的前提下,保持生產總值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0億元,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無論是發展的數量還是發展的質量,實現這個目標任務都要比"十五"更艱巨,難度也更大。因為我們面臨的宏觀環境和內外部條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反映在項目和投資上,我省以國家投入為主導、以重大基礎設施和公益項目為依托的投資拉動效應逐步減弱,而以靠社會融資、市場推動為特征的工業發展步伐加快,開始成為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因此,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既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青海的重要目標,又是推動我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戰略選擇。
發展工業經濟的途徑無非有兩條:一是內涵擴大再生產;二是外延擴大再生產。目前我省企業數量少且實力不強,工業總量小且結構單一,現階段還處于以要素支撐、外延擴大再生產為主的發展階段。做大工業總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關鍵在于加大投入,開發新型工業項目,培育企業集群,做長產業鏈條,壯大和提升特色產業。但在銀根緊縮、國家技改投入有限、企業自主投資能力不強的情況下,工業資金短缺的瓶頸制約日趨突出。解決工業投入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招商引資,舍此別無選擇。所以說,抓住了招商引資就抓住了經濟工作的"牛鼻子",抓住了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關鍵,也就抓住了贏得未來競爭的主動權。
當前,新一輪大開放、大招商的熱潮正在興起,地區間的競爭不斷加劇,無論是東部沿海地區還是中西部地區,都把競爭的焦點放在了招商引資上,放在了開放水平的提高上。全國各地都在搶抓機遇,千方百計擴大招商引資,競相比政策、比環境,搶客商、爭項目,招商引資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我省招商引資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從我省周邊省區招商引資的情況看,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的社會資本吸收量都大大超過了我省。以寧夏為例,僅2005年,寧夏引進實施的招商項目達674個,實際到位資金153億元,比上年增長75%,數額接近我省"十五"期間實際引進資金總量的一半,其中實際到位資金在1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就有30個。在這種形勢下,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開放,擴大招商引資,既是大勢所趨,也是我們遏制與全國差距進一步拉大趨勢,在新的競爭中占據主動,實現又快又好發展的戰略舉措。因此,我們要從思想認識、項目準備、工作機制、投資環境等主觀方面認真查找差距和不足,看看都是那些因素在禁錮我們的思想,束縛我們的手腳,阻礙我們的行動,制約我們的招商。只有一條一條地查找問題、梳理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取得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
分析形勢的目的,不僅是看到差距和不足,增強緊迫感,更重要的是要振奮精神,尋找規律,堅定信心,提高搶抓機遇的水平。總體來看,我省招商引資工作也面臨良好機遇。當前,國際資本流動轉移趨勢加快,國內資本呈現南商北進、東資西移的態勢,我省吸引外資的軟硬環境都有明顯改善,在資源、土地、電力、供水、勞動力等要素供給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特別是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具有明顯的政策、資源"雙優勢",對投資者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擁有機遇并不等于抓住了機遇,機遇只給那些思想解放、勇于開拓的人,給那些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人,給那些踏踏實實、扎實苦干的人,一句話,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新時期招商引資工作的特征和規律,進一步堅定信心,創新機制,完善手段,扎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力爭實現今年招商90億、"十一五"招商750億的目標。
第二,創新方式
招商引資是一項綜合、系統、復雜的工作。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要取得新的突破,必須不斷更新招商理念、創新招商方式。今年,要著力抓好三個方面:
一是發揮比較優勢,提升依托資源招商的水平和檔次。我省區位條件欠佳,人口少而且分散,自身市場狹小,又遠離國內主要市場。政策方面,除西藏以外,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對西部各省市區同等對待,我們自身制定更加優惠政策的空間有限。依靠市場機制吸引生產要素的難度明顯超過其他省區。因此,發揮比較優勢,打好資源招商牌,必然成為我們的第一選擇。要堅持綜合開發資源、循環利用資源的方向,按照延伸產業鏈的內在聯系,圍繞全面提升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有色金屬加工、煤炭資源深加工、高載能工業及下游聯動產業、農畜產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的目標,充分挖掘資源價值,增強資源招商的吸引力。對尚未配置的資源,要引入市場機制,比較、競爭、擇優,招好商、招強商,確保將資源配置給能夠攻克技術瓶頸、進行深度開發的企業。從現實情況看,我省經過詳勘的礦產資源大多已基本配置,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資源性企業,要對那些單純出售資源產品的企業提出明確要求,引導他們利用資源產品開展招商合作,興辦加工轉化項目;對沒有加工轉化的資源產品尤其是緊缺原材料,要研究制定必要的引導政策,優先出售給有能力、有條件加工轉化的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越是技術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循環利用好的企業,越要支持其優先獲得資源產品的購置權,優先獲得資源的配置權。對正在規劃勘探的資源,要堅持政府投入和鼓勵企業投入相結合、堅持誰探明的資源就優先配置給誰。通過資源的進一步有效配置,引進國內外一批有高新技術、規模大、實力強的企業和戰略投資者,提升新形勢下依托資源融資的水平和檔次。在利用礦產資源招商的同時,要做好利用其他資源招商的工作。我們有豐富的自然風光、旅游、生態、動植物資源,豐富的民俗民間文化也是招商引資的條件,要對這些資源內涵和外延深入挖掘,有機組合起來,形成招商引資的大氣勢。
二是加強項目建設,夯實招商引資的基礎。招商是主旋律,項目是生命線。要把項目庫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圍繞我省資源轉換戰略,以產業鏈延伸、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本結構調整以及資源利用為重點,結合國家陸續出臺的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把加快、優化和構建優勢支柱產業作為目標,集中力量規劃、論證、儲備和推介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目前,世界500強已有400多家在中國設立了企業,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也越來越向上下游延伸,我們要找準產業延伸趨向、要素流動方向和青海省情的結合點,積極儲備一批承接這些產業、要素轉移的配套項目。要加強項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實做細,讓客商清楚地看到我們推介的項目在青海投資所具有的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產業配套優勢、成本優勢和市場前景,使項目選得準、拿得出、客商感興趣。發改委要發揮好牽頭作用,要組織專門的力量來研究項目;重點地區和部門,也要整合力量,有人專門研究招商引資項目;經委、農牧、商務、建設、國土、旅游、文化等各部門,都要積極圍繞資源轉換、新農村建設、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等領域,規劃、論證、運作項目,促進項目有投產建設、有洽談推介、有論證儲備。
三是豐富招商載體,構建招商大平臺。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地處邊遠、經濟發展比較滯后的省份來說,增強招商引資實效的重要途徑在于加強載體和平臺建設。在招商方式上,不僅要"走出去"有重點地參加經貿活動招商,還要舉辦好我們自己的招商活動,"請進來"簽約。要著力培育專業化的招商隊伍,重點地區要建立一支專業化強、實行市場化運作的招商隊伍,確定幾個重點招商領域,按行業分工有針對性地開展主題鮮明的專業化招商,尤其是西寧、海東地區,要在這方面加大力度。同時,還要積極鼓勵委托招商、代理招商、中介招商、以商引商和網上招商,擴大招商資源。在招商區域上,既要瞄準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等發達地區,又要面向省外國外所有資本活躍的地區,尤其要力爭在吸收港澳臺、東南亞和美國、印度等國家、地區的大財團投資方面取得突破。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招商引資的主體。要把政府的組織、協調、引導和服務作用同企業招商引資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給企業壓擔子、給政策、提供服務,調動企業招商引資的積極性。要引導企業加強與招商部門、中介機構的溝通銜接。支持企業拿出好項目、好產品開展經濟協作,鼓勵企業在招商引資中深化改革,敢于讓外商參股、控股甚至整體收購,構建規模優勢,提升產業層次和競爭能力。中小企業包括民營企業,都要多渠道尋找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發展壯大,真正形成企業主體、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招商引資格局。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柴達木盆地循環經濟試驗區,是招商引資的主戰場。要堅持運用"一區多園、一園多制、企業化管理"的新體制新機制,加快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充分發揮園區在政策比較優惠、產業比較集中、功能比較完善等方面的集成優勢,有重點、有創意地籌劃運作園區招商活動。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要加快以電網、公路延伸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精心辦好項目推介會,力爭在產業招商上邁出實質性步伐。
除了政府招商、企業招商外,還要全社會招商。各個地區、各個部門在各自領域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同時,還要在各種場合積極主動招商,形成全社會招商的熱潮。
第三,優化環境
環境建設永無止境。青海只有創造比外地更為優越的投資環境,才有可能形成投資熱潮。我們必須堅持不懈、與時俱進地抓好環境建設。
"硬"環境方面,要突出抓好資源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路、電、水、汽、熱、網建設,提高水平,搞好配套。要特別重視培育和發展貨運、倉儲、配送、交易、信息交流一體化的工業物流體系,使投資者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得所需的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能夠通暢無阻地連接國內外大市場,拓寬銷售領域。近年來,我省水、電、土地價格逐步上升,有可能對招商引資帶來一定影響。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市場形成價格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相對靈活的政策,給予水、電、土地、配套設施收費等方面一定限度的優惠政策,降低投資者的經營成本,提高對經營者的吸引力。
"軟"環境方面,要繼續深入開展"投資環境治理年活動",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千方百計營造和優化讓各類投資者動心的政策環境、放心的法制環境、順心的體制環境和舒心的工作生活環境,形成親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圍。在體制環境方面,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行政處罰和行政監管行為,精簡企業年檢事項。在政策環境方面,要繼續完善和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凡是省外有的優惠政策,我們都要研究如何結合青海實際借鑒;凡是政府給投資者的承諾,只要符合政策法規,就要信守承諾、認真兌現。在政務環境方面,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服務承諾、失職追究、首問負責和限時辦結制度,實行一條龍服務,一站式審批,一票式收費,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在法治環境方面,要著力解決"吃、拿、卡、要、報"等問題,加快省、地兩級"外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建設,及時處理投資者的投訴,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在社會環境方面,要積極推進"平安青海、和諧青海"建設,在全社會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形成團結、安定、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四,完善機制
招商引資是一項戰略性、長期性的工作,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各項機制,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持續健康有序地進行。
一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政策的約束導向和激勵作用至關重要。招商引資工作要按照"十一五"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利用優勢資源,符合規劃和產業政策的,要鼓勵和支持,反之,就要限制和約束。要加大制定激勵政策的力度,出臺配套獎勵措施,支持重點區域、部門和產業園區發揮主導作用,鼓勵現代農牧業、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招商引資。對產業招商、民企招商、異地招商、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以及重要戰略投資者的有功人員要給予獎勵。
二要健全利益補償機制。招商引資的前提是實現"共贏"。要建立合理的利益機制來協調招商引資工作中的利益關系。在合作形式上,要以合資合作、利益共享為目的,既要避免省內開發、省外納稅的現象,又要適當考慮引入地的利益,可以通過有效的補償形式,吸引省外地區在青海投資項目。要制定靈活的產值、稅收、利益分成政策,鼓勵異地招商,引導邊遠地區的招商項目向重點區域、重點地區聚集。
三要強化協調機制。進一步明確職能,樹立全省"一盤棋"的思想,強化合作精神,相互間多溝通、多支持、多協調,形成整體合力,步調一致地開展好各項招商引資活動。各地、各部門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切實履行在招商引資中的職責,主動到位,積極配合,對涉及自己工作范圍內的事,不人為設置障礙,不推諉、不拖沓。對招商引資中涉及多個部門的問題,牽頭部門和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相互銜接,及時解決。要進一步加強對基層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做到抓重點、抓扶持、抓落實。
四要落實目標責任制。各地、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招商引資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本地本單位的招商引資工作負總責,親自部署、親自調度、親自協調、親自督促。對具有牽動和支撐作用的大項目,一把手要親自抓招商,分管領導要全力以赴,盡心盡責,抓出成效。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年終考核領導干部的重要內容,嚴格兌現獎懲,對超額完成任務、成績突出的單位和有功人員要給予重獎。通過強化責任落實,促進招商引資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實。
同志們,今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資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希望大家認清形勢,創新思路,振奮精神,真抓實干,為我省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為青海開放型經濟的新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