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招商網訊:今年以來,咸陽市委在創先爭優活動中,以開展“三查三進三解”、“干部大培訓、能力大提升”、“比技能、比服務、比業績”等八項主題實踐活動為統攬,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關鍵,把抓好黨員干部隊伍作為核心,把推動經濟發展作為最大責任,把服務群眾作為根本宗旨,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各自領域、行業創先進,爭優秀,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
基層組織加強了,一切才能談起
各級決策部署再好,最終要靠千千萬萬個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來推動、落實,否則,什么都是空談!
咸陽市委審時度勢,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和重點性工程來抓。按照“抓支部,解決基層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的問題;抓隊伍,解決班子后繼乏人和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抓陣地,解決基層黨組織無活動場所或活動場所不達標的問題;抓制度,解決基層黨組織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抓保障,解決基層黨組織工作經費不足和基層干部待遇偏低的問題”的思路,區別情況、分類指導,抓兩頭、帶中間,全面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上半年,整頓村級班子148個,155個社區“三有一化”基本達標,整建企業黨組織27個。“跨村公選”村黨支部書記35名,選拔經濟能人7910名。采取“公推直選”、公開招聘方式,選配學校、醫院、企業等基層黨支部書記130名。培養黨員1382名,分級分層培訓基層干部6500余名。
工作抓手對頭,就會事半功倍
確保創先爭優深入推進,防止搞形式、走過場,強有力的工作抓手尤為重要。
年初,咸陽市委在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中開展以查思想、查作風、查效能,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解民困、解民憂、解民怨為主要內容的“三查三進三解”活動,全市3.8萬名黨員干部走訪群眾29.6萬戶,征求意見建議6.8萬條,幫助完善村級和企業發展規劃2364個,落實惠民措施660多項,解決實際問題6700多件,提供幫扶資金892萬元,給群眾辦實事好事830多件。
各縣市區和單位創新工作抓手,把矛盾與措施無縫對接。乾縣開展千名黨員干部幫扶千戶貧困戶、千名黨員教師幫扶千名留守兒童、千名醫護人員幫扶千名五保戶、貧困戶的“千幫千”活動,使黨員干部在基層實踐中轉變了作風,為群眾提供了最實在的服務;永壽縣社區發展服務中心建立“十分鐘服務圈”,以社區辦公地點為中心,以步行十分鐘為半徑,輻射轄區范圍,社區工作人員接到社區居民訴求后,以十分鐘為限趕到,為群眾提供衛生、文體、困難救助、再就業、平安等服務,使社區工作更加親民化、便捷化。
為了使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常態化,咸陽市委下發了《集中進、長期包、堅持派長效機制意見》,每年初集中干部、集中時間到村、社區、企業,解決基層迫切需要解決的急難問題;建立部門與村、社區、企業及市縣醫院、學校與基層醫院、學校長期包聯關系,包聯單位面貌不改變、幫扶群眾不增收,包聯工作不脫鉤;長年為包扶村、社區、企業選派1-2名干部,脫離單位,每期駐點時間不少于半年,固定包扶。
有了典型引領,等于有了目標方向
作為基層黨組織、共產黨員,在各自行業和崗位創先爭優,是彰顯黨的先進性的內在要求。
創先爭優活動中,咸陽市充分發揮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全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努力工作,爭創一流。
咸陽市電力局實行“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溝通零障礙、服務行為零投訴”責任制,組建國家電網張思德電力服務隊,精心設計服務流程,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便捷服務,同時對轄區內15戶生活困難的殘疾人、五保戶開展愛心服務,為窗口單位如何服務群眾樹立樣板。
王曉榮是西北一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細紗車間乙班趙夢桃小組組長,是紡織戰線上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2010年被評為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最近,又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工作二十多來,她既苦練技術,爭當技術能手,更注重做好傳幫帶。在任教練員期間,輪班操作技術成績始終排在四班之首,經她帶出的徒弟像張紅茹、劉佳、丁月紅、薛肖肖都是企業公認的技術尖子,其中薛肖肖還榮獲省紡織技術大賽“操作能手”稱號。
永壽縣寨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志春帶領群眾發展畜牧、加工運輸等產業,采取個人入股支部管理運作模式,成立加工運輸隊,僅此一項年創收入200多萬元。集中對本村的土糧油、土雞蛋、手工掛面等土特產品和景泰藍畫、刺繡、剪紙等手工藝品進行包裝、銷售。目前,銷售收入70萬元,參與制作的婦女月收入1200元左右,影響帶動周邊村子發展。
像這樣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在咸陽確實很多很多,他們為不同行業、領域樹立了學習趕超的榜樣。
把握發展基調,謀勢不謀一子
能否做到全局的創先爭優,認清形勢,科學決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是最終判斷標準。
上半年,咸陽市委把“創先爭優、推動發展”貫穿工作全過程,采取“抓項目、促投資,抓工業、保增長,抓消費、擴內需,抓招商、增后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經濟社會保持穩健發展。
農業豐則基礎強。我市實施五大增收工程,推進一產向二產融合、向三產延伸。夏糧總產102.7萬噸、增長8.4%;農業增加值完成70.9億元、增長6%。
強化工業主導。實施工業發展“1113”工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06.7億元、增長32.1%,子午輪胎、興化大化工、天宏多晶硅等重大工業項目建成投產。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戶,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035.3億元、增長31.7%。
突出項目支撐。健全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和招商引資政策體系,積極承接央企和東部產業轉移,加大政策資金爭取力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0億元、位居全省第三。招商引資共引進合同項目186個,合同引進資金1872.35億元,實現到位資金305.86億元。
改善民生為先。連續把新增財力80%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實施民生重大項目。843個民生項目完成投資30.7億元,新增城鎮就業3.06萬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1.1萬人。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新農合補助標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300元、250元。新開工保障性住房項目74個41418套(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