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位于咸陽市區西半部,北枕蟒塬,南依渭水,因中國第一個多民族的封建王朝——秦在此建都而得名。轄2鎮9辦、125個行政村4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29平方公里,總人口43萬人。現為咸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咸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屬典型的城郊結合型地區,處于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一線兩帶”的核心區和西咸經濟一體化的結合部,具有承東啟西的發展優勢。秦都曾是后稷教民稼穡之地,有“沃野”、“膏腴”之美譽,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之美稱,是全國著名的帝王陵園游覽區。周、秦、漢、唐等11個封建王朝先后京畿于此,是古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驛站、歷代商賈云集之重地。區內文物薈萃,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秦風、秦韻、秦文化氛圍深厚,是咸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和魅力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秦都區位優越,與省會西安零距離相接,隴海鐵路、鄭西鐵路、咸銅鐵路在此交匯,312 國道、西寶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15公里,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是進出西北五省區的交通要道。
秦都工業基礎雄厚,全區規模醫藥企業數占全市的80%,紡織服裝業占全市的54%,電子信息產業占全市的65%。彩虹集團、偏轉集團、505集團、步長集團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西北國棉二廠、華潤集團位居全國紡織企業百家納稅大戶前列,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82戶,非公有制企業達到402戶,全區個體工商戶發展到6000多戶,超級市場和大型購物中心達到20家,北京國美、天津家樂、蘇寧電器、西安民生、深圳人人樂等一批大型連鎖商貿服務企業先后在秦投資興業,市區14家三星級以上賓館中9家在秦都,中宏時代廣場、福園廣場、義烏商貿城、時代王朝大酒店、國貿大酒店已成為咸陽亮麗的風景線。農業突出蔬菜、苗木花卉和畜禽三大主導產業,擁有西北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咸陽新陽光西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良好基礎。
秦都是國家星火計劃技術密集區和科技進步先進縣區,有近百個科研項目被列入星火計劃。轄區內云集著陜西科技大學、陜西中醫學院、陜西國際商貿學院、陜西服裝藝術學院、新型紡織配件研究所、陜西中藥研究所等全國重點院校和科研機構35所,擁有各類科技人才4200多名,每年產出科技成果數百項。積極實施“政府上網”工程,在全市第一個建立了政府網站,在全省各縣區第一家實現了辦公自動化,提高了政府信息化水平。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固定電話、移動通訊、特快專遞頗具規模,互聯網覆蓋全區。電力供應充足,生產、生活用電由西北大電網供給,電裝機總容量140萬千瓦。地下管網遍布城鎮,排污便利。金融、教育、醫療、娛樂等服務設施完善。
秦都屬亞 熱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渭河東西橫貫,北塬南川,形成以渭河淤積平原為主和黃土臺塬兩種類型的地形,土地平坦肥沃,地勢開闊。渭河水系的灃、新、沙等支流在我區境內長達39.87公里,水利條件較好,是陜西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光熱資源充沛,年平均氣溫13.1℃,降水量549.5毫米,無霜期218天,日照時數2175小時,氣候溫和。地熱資源豐富,大部分在我區境內的“咸陽地熱田”東西長近100公里,南北平均寬約8公里,出水溫度高達90℃—120℃,已鉆探成的十余口地熱井初始自流出水量都在300立方米/小時左右,極具開發價值,是療養、洗浴的最佳場所。隨著渭河、灃河防洪與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的全面建設,我區將成為“大綠、大水、大氣”的生態區,是理想的人居之地。
秦都是西(安)咸(陽)一體化的第一承接地,咸陽城市南擴新城區——灃河新區全部位于我區,世紀大道橫貫東西,陽光大道、咸宋路、灃京路、里仁路縱橫交錯,基礎設施完善。秦都作為咸陽的首善之區,多年來始終秉承“企業家功高,納稅人至上”的發展理念,為客商投資、企業生產提供讓利生稅的政策環境,快捷高效的服務環境,安全有序的法制環境。隨著灃河新區的開發,以及紡織工業基地、裝配制造業基地、秦都科技產業基地、灃河生態景觀區的建成,將為企業搭建起新的廣闊的發展平臺,秦都將成為陜西省乃至西北地區投資環境最佳、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