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鳳凰古城148元門票價格成為點燃商戶與縣政府矛盾的導火索,垃圾桶和免費公廁這兩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又一次擺在了副縣長蔡龍面前。
用酒吧老板陳樺的話說,鳳凰古城公共設施環境“很差”,“走上三四百米也看不見一個垃圾桶,找上十分鐘也不見一個免費公廁。”古城許多商戶常把免費公廁和垃圾桶作為政府“收了錢卻不作為”的典型案例,認為公共設施影響了游客的消費環境。
另一邊,蔡龍也很頭疼!皬娜ツ甑浇衲,縣里在古城裝了三次垃圾桶,加起來幾百個,可第一天裝上了,第二天就被商戶們拆了、扔了!辈听堈f。
湘西鳳凰縣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故鄉,曾有“中國最美的小城”之稱。當地厚重的人文底蘊和古色古香的街巷吸引了無數游客來此訪幽尋夢。
如今,在鳳凰古城0.93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區,有68家酒吧、600多家旅館客棧以及多如牛毛的旅游產品商店和小商販。政府人士說,垃圾桶裝在誰家門前,誰就說影響生意,不樂意就自個兒拆了。公廁也是同理,免費廁所多了,私人廁所這項收入就沒了,意見也很大。
垃圾桶和免費公廁,是“鳳凰困局”的一個縮影在這個現代商業化已經“武裝到牙齒”的“少數民族邊城”,處處有生意,樣樣要花錢。在復雜的商業利益關系交織中,一只垃圾桶、一個廁所都會打破此前微妙的平衡。
當公共設施的建設成為商戶牟利的“絆腳石”,商業化后的鳳凰,似乎進入了一個過度開發后的“死局”。
地方政府管理者們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日前公布的一份政府文件意見征求稿下發到家家戶戶,它鼓勵商戶外遷、轉移、轉型升級,鼓勵居民恢復真實生活狀態。
文件提出,將對鳳凰古城內不從事商業經營或經合法審批從事文化品位較高的商業經營掛牌保護的特色民居,給予每棟每年不超過5萬元的民居保護修繕費;對古城內依法建設和管理使用且不從事商業經營的普通民居,每棟每年給予500元的房屋維修補助。
據了解,鳳凰縣餐飲、娛樂、交通運輸等直接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2012年,與旅游相關的第三產業貢獻了鳳凰縣67.5%的GDP。在此背景下,意見征求稿在古城商戶中掀起不小風波。
鳳凰古城同福客棧的“掌柜”李女士就是反對者之一。2010年,李女士賣掉在河南的所有產業,舉家到鳳凰投資旅館,簽了三年租約,租金15萬一年。兩年多來,為了裝修客棧,她一共花掉近40萬,“政府突然要讓我們外遷、轉移,租約沒滿怎么辦?投出去的錢怎么辦?”
鳳凰本地居民似乎也有反對聲音。李女士說,她的房東就很不滿,如果文件正式實施,房租會大幅下降,“一年平白無故少了一二十萬,誰愿意?”
商戶和居民的反應在地方政府意料之中。蔡龍說,一方面,租金飆升讓本地居民“坐靠金山”嘗到甜頭,政府補貼遠低于此;另一方面,鳳凰古城超過三分之二的商戶來自外地,主要目的當然是投資賺錢。
鳳凰陷入的“商業化困局”并非孤例。此前,南京中山陵周邊別墅群不斷擴建引發爭議,大理、西塘、周莊等古城古鎮處處經商遭游客“吐槽”,更有名山被上市、寺廟被承包等新聞不斷爆出……有專家稱,在旅游開發和招商引資的名義之下,中國不少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逐漸“變味”。
在浙江大學旅游學院院長周玲強看來,“鳳凰困局”是中國旅游業的一份艱難樣本景區商業化潮流盛行多年愈演愈烈,文化保護岌岌可危,外來資本的強勢介入與長期駐扎,讓政府對整個旅游業態失去控制,導致“去商業化”的過程積重難返。
周玲強認為,“去商業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地方政府努力進行業態調整,不能讓商業文化驅逐原生態文化。地方政府在商業布局上,要建立很好的規劃,通過“看得見的手”去進行調節,其中包括資源調配與重新規劃,對經營活動梳理和規范,從而達到多方利益的“再平衡”。
在業態調整方面,鳳凰縣的管理者們已有嘗試。蔡龍說,縣里正通過擬定政策鼓勵部分商戶就地轉型升級,轉向原生態文化產業,“比如,從售賣劣質的潮人T恤,轉向賣以‘邊城’為主題的字畫,或者賣一些苗家銀飾、古城傳統的姜糖等!
“景區‘商業化’過程很快,但‘去商業化’一定非常漫長。對鳳凰來說,5年如果能完成,就是一個很大奇跡。文化得到傳承,風貌得到保護,古城氛圍不吵鬧也不冷清,這是理想化狀態。很難,但還是要做下去!辈听堈f。(記者 袁汝婷 劉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