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在20世紀30年代,要論上海的現代化、標準化、設施完備的劇場,首推蘭心戲院,它座落在蒲石路邁而西愛路口(令長樂路茂名南路), 1931年建成。當時這是一座高貴的娛樂場所,晚場常有西方劇團演出或是音樂會,座上客多洋人,紳士淑女,濟濟一堂。紳士們身穿燕尾服,女士則穿曳地長裙,如今只有在某些影片中尚可看到這種場面。在此以前,蘭心是在上圓明園路(初名諾門路,令圓明園路,下圓明園路后改名博物院路,今虎丘路)。1850年,一部分愛好戲劇的英國僑民,組成“浪子”、“好漢”劇社,經常找一些空著的貨棧臨時搭臺演出。1866年兩社合并,組成愛美者劇社,英文縮寫為ADC,即大英劇社。后由上海運動事業基金董事會出資,在上圓明園路造了一座木結構的簡陋劇場, 1867年舉行首次演出,不久劇場就毀于火災。劇社又通過納稅西人會,撥一筆基金,在博物院路(令虎丘路)附近買下一塊地皮,用耐火磚又建造了一座磚木結構的蘭心戲院,直到1928年,ADC劇社只在這里演出過37場。出資者在1929年1月將這劇場以17.5萬元代價,賣給了一個中國人,以后輾轉易主,翻造為廣學會大樓。劇社又在法租界蒲石路找到一塊地皮建造戲院,由哈沙德洋行委托戴維思和勃羅克設計,1931年初竣工,2月5日由蘭心的董事、英國駐滬領事白利南主持,舉行了簡單的啟門典禮。但此后新蘭心戲劇演出仍不多,從12月8日起,兼營電影,首場是美國派拉蒙制片公司出品,由凱弗蘭茜絲主演的《女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