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七寶教寺始建于五代十國后晉天福年間(936-946年),初名福壽院,在陸寶山,本為松江陸機、陸云香火祠,俗稱陸寶庵。后遷至吳淞江一帶。吳越王時賜金字藏經《妙法蓮花經》,并稱“此亦一寶也”。遂改名為七寶寺。因吳淞江潮水損壞寺基,三度搬遷,最終移到了七寶鎮。宋代初年,七寶里人張澤舍宅拓寺,寺僧僧信合力重建。后數百年間逐漸毀圮。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有里人徐三重籌資重建,山門正對北大街。后寺僧承業又募修了大殿和東、西、中3座香花橋。就此,教寺占地達到40余畝,另有寺河約6畝,各種建筑千余間。寺內有荷花池、竹林、梅園及五代檜、羅漢松等名貴樹木。在這里,“往來息節必趨,歲時期報必赴,公私會議必集,朔望鐘鼓必聞”。由嘉靖年間進士王會撰寫的《重修七寶教寺記》,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當時寺內寶殿、僧人精舍、畫轎石徑、花堤煙柳的壯觀景象。此時,是七寶教寺最繁盛的時期,也使七寶鎮區得以迅猛發展,成為地方重鎮。此后,七寶寺屢遭兵禍,逐漸衰落。尤其是1860至1862年間,七寶地區發生多次太平軍與清兵及洋槍隊的惡戰,眾多勝跡被毀。至抗日戰爭結束時,損毀得只剩一座山門和蓮涌堂及庭中的梓樹。1946年起,這里被改建為私立南洋模范中學七寶分校。